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岳麓版)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岳麓版)

来源:九壹网
【课程标准】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课标解读】

应该掌握新中国外交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方针和基本原则;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多角度分析恢复的原因;掌握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表现和历史意义;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史实和影响以及中国为促进世界发展而采取的措施。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认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的前提,同时高明的外交手段、正确的外交策略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同时认识到现代中国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是以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考试大纲】 1.“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 【知识梳理】

一.我国五十年代外交成就 1.原因:

(1)政治基础:领导新民主主义胜利,自主的新中国诞生,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2)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3)直接原因:中国提出的自主外交和平外交原则 2.方针、

①方针:奉行 外交方针。 ②建国初三大外交

2.成就:

(1)1949年10月,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底,签订《 》,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 、 、 、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 的方针,促成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请思考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原则与就中国有什么不同?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

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70年代,美国 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 的作用大为加强,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 、 上取得的成就,说明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上通过了 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使美国孤立中国的破产,使中国外交的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会更大作用;表明联合国中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 2.中美正式建交 (1)原因:

①美国:美国国际地位的衰落;守势;遏制中国破产。

②中国: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苏联威胁;问题。

(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 》,在经历了多年的 和 后,终于重新走到了 的起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发表《 》,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背景: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冲击

(2)过程: 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访华,签订中日《 》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

中美、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许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请思考2: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席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三、20世纪十年代外交调整: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四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 ,并按照“ 、 、 、 ”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 。 2.表现:

①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同“七十七国集团”的合作关系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②2001年,正式加入 ;

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④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坚定不移的反对 (2)我国注意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与 . . . 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3)维护地区(中亚)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六国在上海签订《 》,正式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4)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 《 》《 》。

请思考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外交工作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历史意义?

【思维拓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①特点:“一边倒”。②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①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80年代起:①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②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家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1)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2)他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家争霸,争端的有效途径; (3)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4)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调整后的对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1)原因: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 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变化:

①由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②奉行不结盟。

③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⑤坚持对外开放的。 【走进高考】 例1.(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2)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日内瓦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掌握,在日内瓦会议的第二阶段,参加国家达成了协议,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取得了一致,这正是体现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与原则。 例2.(08年广东单科,14)1974年,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例3.(08江苏,1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

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 b.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与席位

3.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 a.不承认国民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4.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国际会议 b.日内瓦国际会议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其关键因素是

a.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6.新中国外交史上下列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⑤中美签订上海公报 7.尼克松在其对华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8.2005年为某次会议召开50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这次会议应该是 9.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包括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邦交正常化 10.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的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③中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盟区 ④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1.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反针,其根本目的是 a.和美国展开对抗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2.20世纪50年代,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的是①日内瓦会议②亚非国际会议③中美关系改善④中日邦交

13.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③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④会议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14.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对华关系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遵循的原则有①平等互利②形式多样③互不侵犯④和平共处⑤讲求实效⑥共同发展

16.中国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交流的表现有 17.关于上海合作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中亚六国在上海签署成立 b.成立于2000年

d.它标志着我国自主外交的丰富和完善 18.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1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a.提出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有①不结盟②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③“一边倒” ④对外开放 二、非选择题

21.(08四川延考)(32分)阅读材科,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不大可能对中因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报告(1970年2月)

材料二 “文化大”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在一年多时间里,与我国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有近三十个国家同我国发生外交纠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国方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这就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劳动节,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闻的来往中断了 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的美国对华。(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1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中美双方为打开“友好来往的大门”,经过了哪些“共同努力”?(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1月2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 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九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材料三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 (6分) (2)材料二“中国侵略朝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6分)

(3)材料三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如何理解?(6分)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参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参:(32分)

(1)敌视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封锁和军事遏制的;朝鲜战争爆发后,入侵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2)中国:纠正“”初期在外交方面的极左;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面临严重威胁;解决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扩大和改善国际交往,提高国际战略地位。

美国:陷于侵越战争泥潭,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遏制中国失败;不得不承认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中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

(3)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4)国家利益。 22.

(1)新中国成立后,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提出驱除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要求。美国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讨论新中国的提案。(6分) (2)“中国侵略朝鲜”是美国对中国的污蔑。抗美援朝是为了打击美国对朝鲜的侵略并保卫中国。(6分)

(3)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等国家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已经不是少数西方国家一统天下的时代了。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的地位 受到动摇。因此,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转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