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润城完小 李艳阳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运用分析、图解和列表等多种方法解决比赛场次问题。
2. 尝试数学与体育等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发现、推理等综合实践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育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解决小组比赛中4支球队,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单循环比赛)的比赛场次。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每人4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中国、瑞典、阿根廷、加拿大。
教学设想:
“比赛场次”一课,我选择“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的情境,提出整节课的中心问题,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足球所在小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把问题作为教
1
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先估计或猜想,再让学生用摆卡片、连线、列表等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计算单循环赛制下的比赛场次,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中我注重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亲身去经历、去感受、去实践,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吗? 生:记得。
师:在奥运会上我们国家取得了金牌榜第一的好成绩。奥运健儿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在精彩的体育比赛中蕴含着许多让我们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体育中的数学,去探索比赛场次的奥秘。(板书课题: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场次吗? 生:场次是指比赛的次数。
师:计算、统计比赛的场次是要有方法和技巧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赛场次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特别精彩的体育比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师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体育比赛。
师: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足球赛的比赛现场,
2
中国队比赛的小组共有4支球队,分别是:(课件出示:4个国家的国旗)中国、瑞典、阿根廷、加拿大。根据比赛规则:小组赛实行单循环比赛,也就是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
2、师:根据这个比赛规则中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
生:3场。
师:说得非常正确,是3场,那分别是哪3场? 生:中国和瑞典、中国和阿根廷、中国和加拿大。 师:瑞典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
生:3场。瑞典和中国、瑞典和阿根廷、瑞典和加拿大。 师:那阿根廷呢?加拿大呢?
学生分别说出阿根廷、加拿大在小组赛中的比赛场次。 3、师:大家猜测一下,整个小组要赛多少场? 学生猜测整个小组要赛多少场。
4、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那我们猜测的对吗?在小组中验证验证。
学生分组利用卡片或者其他的方法解决“整个小组要赛多少场?”的问题。
5、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小组派代表汇报并在实物展台上演示: 组1:我们这一组用的是摆卡片的方法。
组2:我们这一组是在本子上写上四个国家的名称,然后用连线的方法。
组3:我们这一组用字母A、B、C、D分别代表四个国家,然后再连线。
3
组4:我们这一组也是连线法,但和他们连得方法不同。 组5:我们这一组是用列表的方法。
组6:我们这一组用的是计算的方法:3+2+1=6(场)。 组7:我们这一组用的也是计算的方法:4×3÷2=6(场)。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逐一出示课件。
6、师:大家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你能找出最简便的方法吗?
小组交流、汇报。
7、师小结:计算是最简便的方法。 方法一:3+2+1=6(场) 方法二:4×3÷2=6(场) 三、拓展应用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精彩的足球比赛,现在再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体育馆,来到奥运会女排的比赛现场。(播放课件)北京奥运会女排项目比赛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女排所在的小组有6支球队分别为:中国、委内瑞拉、波兰、古巴、美国、日本。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赛多少场?
1、学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解决。 2、集体订正。
方法一:5+4+3+2+1=15(场) 方法二:6×5÷2=15(场)
四、学生设计比赛方案,统计比赛场次。
1、师:同学们在体育比赛中,合理设计比赛场次是非常重要的。2009年4月28日,世界乒乓球单项锦标赛将在日本横滨打响,世乒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盛会。为迎战世乒赛的到
4
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决定让男乒八虎进行单循环比赛,看谁胜得多。(课件出示男乒八虎图像)
师:要求是这样的:(课件出示要求)
要求: (1)首先进行分组。(分几个小组,每组几人。) (2)计算出其中一个小组的比赛场次。 (3)最后计算出总比赛场次。
2、师:心动不如行动,小组开始协作吧!把你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计算比赛场次,并填写在表格中。 3、学生分组汇报。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们解决了体育中的比赛场次问题。在体育比赛中还有许多学问,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关注、研究。
教学反思:
“比赛场次”这一课是“体育中的数学”第二课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反思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了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分析、图解和列表等多种方法解决比赛场次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5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中,我创设了“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重温那精彩的体育赛事,从而提出整节课的中心问题,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足球所在小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练习环节中,我又创设了“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和“男乒八虎进行乒乓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了练习、提高,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知识。
2、重视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小组交流与合作。 在解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足球所在小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的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估计或猜想,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和时间,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归纳一般的公式。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阐述自己的策略。同时,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时,提醒学生注意不重复不遗漏,进而强调了单循环赛制的概念。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在教学第一个环节小组交流汇报时,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量不多。
2、在让学生说说瑞典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时,有一位学生说只进行2场,因为前面数过了重复。我之前没曾想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发生,所以心理有点乱,当时一句带过。如果我说:“那它和中国队比赛吗?它和中国也比赛,那么瑞典队在小组中也要进行3场比赛”。那这节课就上得更亮了。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