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而不言,喜而不语,这才是人生的豁达和智慧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这才是人生的旷达和才智
文/木舟
1
做人最高的境地是什么?做人的最高境地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诉苦,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
少诉苦是因为没有人喜爱听你的诉苦。面临磨难时,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磨难,苦而不言才是咱们最好的挑选。
八百里分麾下炙 的辛弃疾,二十岁便收支行伍,曾在万军中俘虏敌军大将,屡立战功;二十五岁执笔上言平戎十论,有霍去病卫青的气魄,指点江山豪气干云。
但不久一贬再贬,英豪流浪为田舍菜翁,其间幽忿落寞之情,有谁共识?
写下 当今识尽愁滋味 的辛稼轩,不想诉苦吗?
他不是不想,而是理解诉苦无用,爽性就不诉苦了。他把他的一腔孤愤化为词中沟壑,那怨气肝火,不平之气酿成了他青史留名的底气。
1 / 3
苦而不言,是不做无意义的诉苦,是让咱们静静地蜕变,待到时运际遇,一鸣而全国惊。
2
喜而不语是不夸耀。花宜半开,酒宜微醉,做人最宜消沉收敛,韬光养晦。
喜而不语,不是说快乐不能共享,而是不能为了自己快乐,而让他人不爽快。
《菜根谭》中说: 恬淡之士,多为浓妆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猖狂者所忌。正人处此,固不行少变其操履,亦不行太露其矛头。
喜而不语,说的更是不张狂自傲。
3
三国时期的荀攸,他自谦避祸,很留意掩蔽矛头。
他自从授命军师之职,随曹操征战疆场,谋划军机,旗开得胜,立下了丰功伟绩,曹营中很多谋臣策士之中,他的位置数一数二。后来,曹操做了魏公,更是录用他为尚书令,可谓恩宠之极。
但他历来都懂得功高不行震主,矛头不行凌人。他凭借着自己超人的才智和策略,执政二十余年,可以沉着自如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端严酷的人事排挤中,一直位置安稳,立于不败之地。
2 / 3
原因为何?
盖因他对内对外,对仇视己,截然不同,判假设鸿沟。
参加军机,他才智过人,迭出妙策;但对曹操,对同僚,却留意不露矛头,不争上下,把才干,才智,劳绩尽量地掩藏起来,表达得总是很谦卑,文弱,弛禁,怯弱。
反观杨修,虽思想灵敏,甚有才华,但一点点不看场合,不剖析他人的好恶,只管做作自己的小聪明,后来更是搅和到曹操的家事傍边,遭到曹操的猜疑,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凡做人不能太张狂、太矛头毕露。
苦而不言,静待机遇,是一种旷达;喜而不语,消沉沉敛,是一种才智。
日子历来都是才智的比赛,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名贵的财富是才智。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