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小学备课参考样表
教学内容 《美术的节奏》 计划课时 2课时 复备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花边作为切人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熟悉的媒材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意识。本课体现了“美术·人文”教学内容分析 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教材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对花边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花边在形状、排列上的艺术特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欣赏不同排列方法的花边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其装饰美化环境的功能。对生活中不同美感的花边进行欣赏,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造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和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美术的节奏 教 知识与技能 学 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 目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情感态度 标 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示范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教程 (环节)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复备 教师活动 1课时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学生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欣赏作品,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感受节奏 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作业要求: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提出要求: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美术的节奏 美?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 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学生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表现节奏 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学生们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交流感受 学生们小组相互交流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 教学 板书 2课时 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1、 作业要求: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 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 课堂创作阶段 学生自主创作 作品展示 教师指导评价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美术的节奏 教学 板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