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来源:九壹网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点

一、胆道系统的解剖(一般了解)

二、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般了解)

(一)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

• 胆汁的成分:水(97%)、胆汁酸(盐)、胆固醇、磷酯酰胆碱(卵磷脂)、胆色素、

脂肪酸、氨基酸、酶类、无机盐、刺激因子等。

• 胆汁的生成:肝细胞、胆管。

• 胆汁分泌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

• 胆汁的代谢:胆汁酸(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酰胆碱最有意义。

• 肠肝循环

(二)胆囊管、胆管的生理功能: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胆管还可分泌胆汁。

(三)胆囊的生理功能: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分泌功能。

第二节 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及护理

知识点

一、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 B超检查: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重点掌握)

(1)适应证:

o

诊断胆道结石

o

鉴别黄疸原因

o

诊断其它胆道疾病

o

手术中B超检查

(2)注意事项

• 空腹8小时以上,前一天晚宜进清淡素食。

• 超声检查应在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前或钡餐检查3日后进行。

• 肠道气体多者事先可服缓泻剂或灌肠排便后检查,以减少气体干扰。

• 检查过程中的体位:左侧位、半坐位、膝胸位等。

• 放射学检查

• 腹部X线平片(一般了解)

• 口服法胆囊造影(OC)(重点掌握)

注意事项:

o

造影前2~3天少食产气食物。

o

造影前1日午餐进高脂肪餐,以排空胆囊内胆汁,晚餐以无脂饮食为宜。

o

造影前1日晚8时起服碘番酸片1片,以后每5分钟服1片,共服6片,服

药后除少量饮水外禁食。

o

服造影剂后12小时开始摄第一张片,14小时后摄第二张片,根据需要进食脂

肪餐后30~60分钟摄第三张片。

o

准备及检查过程中禁服泻剂,以免防碍造影剂的吸收和显影。

• 静脉法胆道造影(IVC)(重点掌握)

注意事项

o

检查前少进产气食物,前一日午餐进脂肪餐(胆囊切除者进普食)。

o

检查前晚服缓泻剂。

o

检查日晨禁食。

o

检查前作碘过敏试验。

•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重点掌握)

注意事项

o

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o

有出血倾向者,注射维生素K1,纠正出血倾向后再检查。

o

检查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及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o

检查前3天全身应用抗菌素。

o

术前晚服缓泻剂,术日晨禁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重点掌握)

• 目的:

o

诊断胆道及胰腺疾病

o

取活体组织

o

收集十二指肠液

o

胆汁和胰液作理化及细胞学检查

o

取除胆道结石

• 适应证

• 胆道疾病伴黄疸

• 十二指肠及乳头部的病变

• 疑为胆源性胰腺炎、胆胰或壶腹部肿瘤

• 胆胰先天性异常

• 可经内镜治疗的胆管及胰腺疾病

• 护理

o

病人准备:内镜检查前常规准备,术前15分钟常规注射安定5~10mg,东莨

菪碱20mg。

o

造影后2小时方可进食。

o

注意观察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

o

遵医嘱给予抗菌素。

• 术中及术后胆管造影(一般了解)

• CT、MRI(一般了解)

• 核素扫描(一般了解)

(二)其它检查(一般了解)

• 术中胆道镜

• 术后胆道镜

第三节 胆石病和胆道感染

知识点

一、概述(一般了解)

(一)胆石的分类

1.按其成分不同可分为:

• 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

• 胆色素结石:含胆色素为主。

• 混合性结石:由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

2.按结石形成的部位可分为

• 胆囊结石

• 胆管结石

3.按形成原因分

• 原发性胆管结石

• 继发性胆管结石

4.按形成部位分

• 肝外胆管结石

• 肝内胆管结石

(二)胆石的成因

• 胆道感染

• 代谢异常

二、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

(一)病因(重点掌握)

• 胆囊管梗阻

• 细菌感染

• 创伤、化学性刺激

(二)病理改变(一般了解)

• 胆囊积液——白胆汁

•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 化脓性胆囊炎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 胆囊穿孔

(三)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 腹痛(胆绞痛):典型表现。进食油腻食物诱发,阵发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

心、呕吐和发热。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墨菲征阳性。

• 消化道症状

• Mirizzi综合征:较大结石长时间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或颈部,尤其胆囊管与胆总

管平行时,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阻塞性黄疸。

• 中毒症状:全身感染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

(四)诊断(一般了解)

• 症状

• 体征

•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的异常

• B超:胆囊增大,囊壁增厚(甚至有双边征),胆囊结石影像。

(五)治疗(重点掌握)

1.手术治疗

(1)胆囊切除术(或同时行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

A.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

• 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

• 结石直径超过2~3cm;

• 全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

• 老年人和心肺功能障碍者。

• 发病在48~72小时内;

• 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发展的;

• 伴急性并发症(胆囊坏疽或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

腺炎等)

B.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的指征

• 术前证实或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结石,包括有阻塞性黄疸、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胰腺炎

病史者。

• 术中造影发现胆管结石、胆道梗阻或胆管扩张。

• 手术中探查发现胆总管内结石、蛔虫或肿块,胆总管显著扩张,胆囊内为细小结石;

有胰头肿大伴胆总管扩张;或胆管穿刺抽出脓液、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C.T管引流的目的

o

引流胆汁

o

引流残余结石

o

支撑胆道

D.手术种类

• 经腹切口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胆囊造口术:3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2.非手术治疗

• 禁食、胃肠减压

• 补液、记录出入量

• 控制感染

• 解痉止痛

• 中药溶石疗法

三、慢性胆囊炎

(一)病理(一般了解)

胆囊炎症反复发作,胆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失去收缩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并与周围组织粘连。

(二)临床表现(一般了解)

• 症状不典型;

• 多数病人有典型的胆绞痛史;

• 厌油腻食物、腹胀、嗳气、消化不良症状;

• 右上腹和肩背部隐痛。

(三)诊断(一般了解)

• 病史、临床表现

• B超:胆囊壁厚,胆囊腔缩小,排空功能减弱或消失,可有结石影;

• 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淡或不显影;

• 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鉴别(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

(四)治疗(一般了解)

• 症状明显且伴结石者:胆囊切除术

• 症状轻而无结石者:先非手术治疗,控制感染,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

•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油腻饮食,服用消炎、利胆、解

痉药物或中草药及针刺疗法等。

四、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

(一)胆管结石分类(一般了解)

1.依据病因分类

• 原发性胆管结石

• 继发性胆管结石

2.依据结石所在部位分类

• 肝外胆管结石

• 肝内胆管结石

(二)病理变化(一般了解)1.肝外胆管结石的病理变化

• 胆管梗阻

• 继发性感染

• 肝细胞损害

• 胆源性胰腺炎

2.肝内胆管结石的病理变化

• 多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

• 肝内胆管狭窄

• 胆管炎或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

(三)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1.肝外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感染:Charcot三联症

• 腹痛:剑突下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刀割样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可

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 寒颤、高热:呈持张热。

• 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变化。

2.肝内胆管结石感染表现:除Charcot三联症外,可并发胆源性肝脓肿、胆管支气管瘘;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胆管癌。

(四)诊断(重点掌握)

• 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表现

• 体征:压痛、叩击痛、有触痛的肿大胆囊等。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粪胆原降低或消失。

(五)治疗

1.手术治疗(重点掌握)

• 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 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 Oddi括约肌成形术

• 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2.非手术治疗(重点掌握)

• 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记出入量、抗感染、解痉止痛等。

• 取石、溶石:术后残留结石者,经T管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取石或经T管灌

注药物溶石。

•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一)概念:是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并发胆道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亦称急性重症型胆管炎。(重点掌握)

(二)病因(重点掌握)

• 胆道结石

• 胆道蛔虫

• 胆管狭窄

• 胆管、壶腹部肿瘤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胆肠吻合术后

• 经T管造影或PTC术后

(三)病理(一般了解)

• 胆管完全梗阻:可肝外或肝内胆管。梗阻以上胆管扩张,胆管壁充血、水肿、增厚,

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粘膜溃疡;肝脏充血肿大,肝细胞肿胀变性,肝内小管内胆汁淤积。

• 胆管内化脓性感染:胆汁淤积,细菌繁殖,胆道内压增高,胆管内细菌和毒素进入肝

窦,经肝静脉而进入体循环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可致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甚至MODS。

(四)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Reynolds五联症

• Charcot三联症

o

腹痛: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部胀痛或绞痛。

o

寒颤、高热

o

黄疸

• 休克

• 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

(五)诊断(重点掌握)

• Reynolds五联症

• 血常规:WBC>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计

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影像学检查:B超、PTC、ERCP检查等。

(六)治疗(重点掌握)

原则:紧急解除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 非手术治疗: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

o

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o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o

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纠正休克。

o

对症治疗

• 非手术方法置管减压引流:PTCD、经胃镜鼻胆管引流术(ENAD)

• 手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减压、取石、T管引流术。

第四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点

一、术前护理评估(一般了解)

• 健康史:一般资料、既往史、家族史

• 身体状况

o

局部

o

全身

o

辅助检查

•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后护理评估(一般了解)

• 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术式、术中经过、引流管的位置和数量。

• 身体状况:生命体征、引流管、引流液情况、手术切口、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并发

症的发生情况等。

• 心理和社会认知情况:康复知识、预后、社会支持情况等。

三、术前护理措施(重点掌握)

• 病情观察

• 缓解疼痛

• 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

• 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

• 心理护理

四、术后护理措施(重点掌握)

•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和胆汁渗出情况、休克、腹痛、黄疸等。

• T管引流的护理

o

妥善固定

o

保持有效引流

o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和量的变化

o

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o

拔管:术后2周,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

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黄疸、出血、胆瘘。

• 心理护理

五、健康教育内容(一般了解)

• 饮食指导: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食物及饱餐。肥胖者

应适当减肥等。

• 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有病情变化时随诊。

• 带T管出院的病人应做好卫生宣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