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件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盛百硕科技有限公司防护性和装饰性电镀件。
本标准规定了以钢铁、铝和铝合金、塑料为基体的电镀件的一般标准。 引用标准:
GB 1238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 58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
GB 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
GB 61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GB 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12610 GB/T 12611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GB 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GB 979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GB 9799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锌电镀层》 GB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1、名词术语: 1.1、电镀
利用电解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1.2、塑料电镀
在塑料制件上沉积金属镀层的过程。 1.3、泛点
1
在镀层表面出现的斑点或污点。 1.4、麻点
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1.5、保护等级:覆盖层对底材腐蚀的保护能力。
1.6、外观等级:试样经试验后所有外观缺陷的评定级数。
1.7、主要表面:指零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这些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起着主要作用。
1.8、闪镀:通电时间极短的薄层电镀。 2、镀层分级号的表示规则:
2.1、化学符号,表示基体金属或合金基体中的主要金属或塑料制品,符号后接一斜线。 Fe/……表示基体为钢铁 Al/……表示基体为铝或铝合金 PL/……表示基体为塑料
2.2、如果用铜或含铜量超过50%的铜合金作为底镀层,那么用化学符号Cu表示; 2.3、Cu后的数字代表铜镀层的最小厚度,μm;
2.4、Ni后的数字代表镍镀层的最小厚度,μm;数字后的小写字母,表示镍镀层的类型。 2.5、b表示是在全光亮的电镀规范下沉积的镍层。 2.6、Crr 表示常规铬,最小厚度为0.3μm。 3、基体为金属的电镀层厚度表示方法: 3.1镀锌:( GB 9799) 使用环境 一般室内环境 一般室外环境
2
分级号 Fe/Zn12 Fe/Zn25
最小局部厚度(μm) 12 25
3.2镀镍:( GB 9798) 3.2.1、钢铁上镍镀层 使用环境 分级号 最小局部厚度(μm) 室内干燥环境 Fe/Ni10b 10 室内潮湿环境 Fe/Ni20b 20 一般室外环境 Fe/Ni30b
30
3.2.2、铝或铝合金上的镍镀层 使用环境 分级号 最小局部厚度(μm) 室内干燥环境 Al/Ni10b 10 室内潮湿环境 Al /Ni20b 20 一般室外环境 Al /Ni30b
30
3.3镀铬:( GB 9797) 3.3.1、钢铁上镍+铬镀层 使用环境 分级号 室内干燥环境 Fe/Ni10bCrr 室内潮湿环境 Fe/Ni20bCrr 一般室外环境 Fe/Ni40bCrr
3.3.2、钢铁上铜+镍+铬镀层 使用环境 分级号
室内干燥环境
Fe/Cu10Ni5bCrr 3
室内潮湿环境 Fe/Cu20Ni10bCrr
一般室外环境 Fe/Cu20Ni30bCrr
3.3.3、铝或铝合金上镍+铬镀层 使用环境 室内干燥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 一般室外环境
4、基体为塑料的电镀层:( GB 12600) 使用环境 室内干燥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
分级号
PL/Cu20Ni5bCrr PL/Cu20Ni10bCrr
一般室外环境
PL/Cu20Ni20bCrr
5、基体为金属的电镀层的技术要求: 5.1、外观
用肉眼观察,主要表面上应有光亮的或有光泽的,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孔隙、粗糙、起泡、剥落、裂纹、污迹及不良颜色。 5.2、结合强度 (形式试验)
4
分级号 Al/Ni10bCrr Al/Ni20bCrr Al/Ni35bCrr
按GB5270试验,试验后镀层不应与基体有任何形式的分离,镀层的各层之间也不应有任何形式的分离。 5.3、耐蚀性能(形式试验)
按 GB 58试验,试验时间为16小时,保护等级≥9级;
外观等级,试样经试验后所有外观缺陷的评定级数应是“很轻微的”。 6、基体为塑料的电镀层的技术要求: 6.1、外观
用肉眼观察,主要表面上应有光亮的或有光泽的,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孔隙、粗糙、起泡、剥落、裂纹、污迹及不良颜色。 6.2、结合强度-(形式试验)
按GB/T12610试验,温度范围:上限温度75±2°C,下限温度-20±2°C。试验后镀层不应与基体有任何形式的分离,镀层的各层之间也不应有任何形式的分离。 6.3、耐蚀性能 -(形式试验)
按GB58试验,试验时间为16小时,试验后不应出现铜层腐蚀、塑料基体露出、镀层起泡等缺陷。
7、合金电镀--表面彩色效果(参考) 表面镀层
工艺要求或条件
最小局部镀层厚度(μm)
铜锌合金(黄铜)
铜的质量分数为70%~80%,在光亮镍镀层上闪镀
铜锡合金(青铜)
锡的质量分数为5%~15%
室内环境15;粉红色 0.3
光亮的近乎金色的外观表面色彩
锡的质量分数为15%~40%室内环境25。金黄色 锡的质量分数为40%~50%
锡镍合金
银白色
锡的质量分数为72%~75%室内环境15;带有黑光的灰色(色)
5
室内环境25。
铜锡锌三元合金
20
从带红色调到带白色调的金色,酷似真金
锡镍铜三元合金
20
稍带红色的黑色镀层
电镀层的其它技术要求参见本标准5、6章的规定。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运输和贮存
产品包装足以防止在运输和贮存中零件的碰、跌、擦等损伤。 8.2、质检证明书
每箱产品中应附有质检证明书,内容应包括: 1)供方名称 2)产品型号和规格 3)检查结果 4)件数、日期 9、其它
需方如对产品有其它要求,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