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第十八中学文体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文体活动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十八中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目标
从今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在巩固提高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质量,健全课外、社区文体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能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体艺“2+1项目”),以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深化课改,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是主体,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引导、激
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参与和磨练,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松阳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教学相长,师生同步发展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 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要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律,把体艺育人与校园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安全周到的关怀。
四、活动内容及组织实施 (一)、小学部
1、庆“六·一”文体活动。 负责实施:小学政教处、少先队。
组织人员:张洪涛、李淑云、任银飞、杨二正、付俊红、罗桂香、各班班主任。 2、体育运动会 活动项目:
负责实施:小学政教处、体音美组。
组织人员:张洪涛、张伟成、桂光明、王强、钞仍、各班班主任。 3、庆“六·一”书法、绘画展 负责实施:小学教导处、体音美组。
组织人员:杨德华、王强、张伟成、桂光明、任有、庞金玲、王满、王玉亭、各班班主任。 (二)、中学部
1、1、庆“五·四”文体活动。 负责实施:中学政教处、团支部。
组织人员:杨二正、王青莲、苏营水、屈文凯、付俊红、各班班主任。 2、体育运动会 活动项目:
负责实施:中学政教处、体音美组。 组织人员:屈文凯、丁素红、各班班主任。 3、师生书法、绘画展
负责实施:中学教导处、体音美组。 组织人员:曹正军、余新正、胡秋莲。 五、奖项设置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