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
术>的基本知识,、完整地设计一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并培养设计软件应用和仿真等综合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三、设计要求:
㈠基本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可容纳四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
抢答时使用,且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
2)在主持人将系统复位并发出抢答指令后,用数码管显示第一抢答组别且该组别对应指示灯亮,同时电路应具有自锁功能,使别的抢答开关不起作用。
3)设置计分(含加分与扣分)电路。 ㈡扩展要求:
4)对提前抢答和超时作答的组别鸣喇叭示警,并由组别电路显示出犯规组别。
四、设计思路:
要设计一个四人组的数字式竞赛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抢答时使用,且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首先就要用到四个供选手抢答的开关和四个D边沿触发器,故要用到一个集成芯片74LS175D来实现。而要用数码管显示第一抢答组别且该组别对应指示灯亮,则要用到四个LED灯和一个数码管显示器,要想显示器显示出对应组数,需要用到编码器74LS148D和译码器74LS48D。要对提前抢答和超时作答的组别鸣喇叭示警,就要用到另一译码器74LS48D和显示器,且要一个十进制加/减计数器来实现倒计时功能,鸣喇叭则要用到蜂鸣器和芯片SN74121N来实现。最后就是时钟信号用方波信号,这可以用555定时器制成多谐振荡器来实现。
五、电路框图:
选手抢答开关 D触发器 编码器 译码器 数码显示器 主持人控制开关 喇叭示警 计数器 数码显示器
六、总逻辑电路
2
七、分立电路分析:
(1)四人抢答电路
这部分主要的器件为D触发器,其特征方程为Qn+1=D,即输入高电平,输出也为高电平,反之则为低电平。当没有选手抢答时,D触发器输入端D1、D2、D3、D4输入为“0”,故输出端Q1、Q2、Q3、Q4也为0,LED灯不亮,而它们的非端输出为“1”,经两次反相后仍为“1”,再与一脉冲信号与非后输入到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当有选手抢答时,如第二组的选手抢答,Q2输出为“1”,其对应的LED灯亮,而其他组的输出依然为“0”,它们与非再反相后变为“0”,再与脉冲信号与非后变为“1”接入到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此时时钟信号保持为“1”,从而将所有的D触发器锁定,使其他选手再抢答时无效,实现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当主持人按下清零开关时,D触发器重新开始工作。
(2)显示组别的显示器:
3
因为编码器74LS148是低电平输入有效,故若第三组抢答时,Q3输出的“1”需经反相器反相后变“0”再输入D2端才能有效。信号经编码后变为
“011”,再经两次反相后输入到显示译码器74LS48中,经其译码后输入显示器中从而显示出来。
(3)倒计时部分:
我们知道,十进制计数器74LS190中,当RD'=1、LD'=0时,电路工作在同步预置数状态,且当U'/D=1时为减法计数(以脉冲的上升沿计数)。故当置数端LOAD输入“0”且得到一个上升沿信号时计数器置入数“1001”,经译码器
74LS48译码后显示器显示数字“9”,进位输出端RCO输出“1”再与脉冲信号与非后接入计数器的时钟信号端,此后置数端输入“1”,而计数器每接收到一个上升沿信号减一,并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倒计时功能。当到“0”时,进位端RCO输出“0”,使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保持为“1”,不再产生上升沿从而也就不再计数。节目主持人通过按复位键来进行抢答倒计时,并且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由秒脉冲电路555提供。
(4)喇叭鸣警部分:
4
由74LS121和蜂鸣器构成的报警电路。其中74LS121的脉冲输入端是由复位信号和Q非的与信号和借位信号与在一起来提供的。当其中一个信号为低电平时,使得它得到一个下降沿脉冲,从而使其Q端输出一个宽度为一秒的高电平,那么蜂鸣器就会响一秒。反之,电路停振,蜂鸣器不响。从而实现喇叭鸣警功能。
(5)555多谐振荡器:
本次设计用555定时器接成多谐振荡器来产生方波信号,其周期为T=(R4+2R2)*C2ln2,频率为ω=1/T=1kHz,另一时钟信号频率为1Hz。
八、所需元件:
元件
5
个数
开关 500Ω电阻 40Ω电阻 1kΩ电阻 5kΩ电阻 20kΩ电阻 100nF电容 5.6uF电容 LED灯 74LS175 74LS20 74LS00 74LS04 74LS148 74LS48 NE555 74LS121 数码显示器 蜂鸣器 5 5 1 5 2 2 4 1 4 1 1 1 2 1 2 2 1 2 1
九、本次设计的不足:
本次设计出的电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电路还可以再简略一些以此来节省元件,如与LED灯串联的四个电阻可以只用一个再接地。而且仿真时,电路不够稳定,有时仿真到一半会出现软件停止运行的情况。还有就是设计要求的计分加分功能未能实现。而在电路排版时也不是很好,从而导致接线有点混乱,容易出错。这些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十、设计总结:
本次是第一次做课程设计,所以难免会在设计中出现许多问题,但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本次课程设计之前,我只对很少一部分的元件芯片熟识,但经过这次的设计实践之后,我对元件芯片的认识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通过设计,我学会了如何去根据实际需要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学会了焊接电路板,更熟悉使用虚拟电子室软件仿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平时生活学习中很难学到的。说心里一句,看着自己亲手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实物,真的特别有自豪感,而且我还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这次的作出的抢答器实物开始时并不成功,第一次测试时竟然一个功能都没有实现,这着实令人伤心。当我们并不丧气,而是积极去寻找失败的原因。经过我们两人的仔细分析观察后,终于发现了一个很弱智的错误,我们所有的芯片竟然都未有接电源和地,这不失败才怪。于是我们赶紧把所有的芯片都接上电源和地。再测试,还是有点问题——LED灯不按开关也会亮。为什么呢?又经过几番努力,终于知道还要在开关的一端接上地才能保
6
证在不按开关时电路的输入端保持在低电平。最后,我们终于成功了,真的还开心。因为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我坚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十一、主要参考书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 3、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十二、实物照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