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在急诊患者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超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
张 超
湖南沙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 在对临床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时,影像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所以对医学影像科具有更高的要求,医学影像技术直接影响着急诊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对在急诊患者进行处理时,要求医学影像科利用现有的影像技术,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影像信息,医生可将临床症状与医学影像相结合,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进行相关治疗。利用影像技术处理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应正确使用影像技术,科学规避风险,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完善每个操作步骤,以便能够向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资料,使对急诊患者的治疗更为顺利。
[关键词] 影像技术;影像学检查;急诊;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2(a)-0197-0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多,交通工具以及道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诊病人也明显增多。为了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需借助各类仪器进行辅助诊断,由此各种辅助仪器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其中较为突出的辅助诊疗手段就是影像技术,通过影像技术可以对病人某个或多个部位进行检查。但目前,利用影像技术对急诊患者进行治疗并没有确立相关的制度和明确的规定[1]。本文通过对相关急诊患者的治疗和调查,研究总结出影像技术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技术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1 影像技术的优缺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也随之增多,现有的影像技术主要是数字X线检查、CT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成像等。其中CT还包括螺旋CT、电子束CT等。由于急诊患者大多处于病情危急的状态,尤其是头、四肢、躯干以及颈部,只有选择准确的影像技术,才能及时、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在选择影像手法
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影像技术的特点进行选择。下面就几种影像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
1.1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影像检查技术中最简单、常用的技术,是临床检查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包括透视、摄影和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心以及大血管的一些疾病,同时还能进行一些生理功能的研究。选择摄影条件受基本因素和可变因素的影响[2]。但是,由于有些病灶可能重叠在骨骼下或结构较为复杂,X线一般很难显示或显示不清;X线成像技术较为单一,一般没有比较性,故一般对于泌尿、消化系统的检查不选择X线检查方法[3]。
1.2 CT检查
CT检查主要包括平扫CT、增强CT以及脑池造影CT。CT检查分辨率较高,能够检查到X线无法检查到的部位;检查较为方便、快速、健康,对急诊患者能够快速做出诊断,争取治疗的时间;图像较为清晰,病变显示较好,能够对病灶做出准确诊断。CT检查一般时间较长,并受一些脏器生理活动的影响,对于胃肠系统或呼吸道系统的检查易受消化液或气体的影响,使检查结果不够准确。对于较小的病灶已发生漏诊,并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
1.3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是影像技术的一项革新技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以及神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具有对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力;具有多种成像,有利于对病灶的观察,使医疗诊断更准确;可根据检查的需要自由选取剖面;对人体没有电磁损伤等特点。核磁共振的主要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为昂贵,由于磁场较强,会引起一些特殊病人的不适。
2 检查方法的选择
由于急诊患者情况较为危急,应根据患者的特点以及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影像诊断方法。检查方法选择的原则为在保证病人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安全、高效、便捷、便宜、准确的检查方法[4]。
2.1 头部及五官
急诊中,较为容易出现的患者多为颅内出现、脑血栓、脑栓塞、颅脑外伤等,较为合适的检查手段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和CT检查。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时间较长,所以在急诊中多选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对于眼外伤或喉外伤等患者,利用CT检查仍旧具有诊断价值。
2.2 胸腹部
由于胸腹部内多为实质性脏器,所以在对胸腹部疾病的急诊患者进行检查时,首选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于胃、肾、脾、肝等器官进行检查时,应首先进行超声检查,若需对患者病灶进行进一步观察,则应选择CT检查。当出现体内大血管损伤时,应选择CT检查手法,对血管进行检查。大部分的重伤员无法采取站立位完成检查,平卧位的胸片极大地降低了胸腔积液的检出率,可以选择CT平扫加三维重建成像,排除液气胸、气管损伤、纵隔气肿和心肺钝挫伤的同时,还可以了解胸壁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和肋骨骨折情况[5]。急诊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首选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ocused assessment of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检测腹腔、胸腔、心包有无液,由于不要求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因此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判断有无腔内出血和脏器损伤,较CT更为快捷、方便[6]。也有学者认为,超声诊断气胸、积液,具有便捷、可靠、无辐射低成本的优点[7]。
2.3 颈椎与关节
对于骨外伤的急诊患者一般采取X线或检查,由于这种方法的检查时间较短,为患者的治疗节省时间。对于骨外伤,也可选取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检查方法,能够发现隐匿骨折,对多处骨折部位能够清晰扫描,对患者的体位没有具体要求[8]。
3 急诊中影响技术的合理使用
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影像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并提高了急诊患者的抢救率和诊断的准确率。但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治疗不同的患者。对于胸腹部内脏受损的患者应首先选有B超进行检查,而且可以直接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环境要求较低。对于急性颅内出血以及空腔脏器受损的患者应首选CT检查技术,能够对受损部位的观察更加清
晰。美国Hopkins医院急诊科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表明,急诊入院患者常规进行CT和MRI检查从1998年的6%升到2007年的15%[10]。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用来检查脑、脊髓以及软骨组织的损伤情况,但对于颅内出血和颅内骨折的检查相对于CT检查略显不足。
对于急诊患者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患者的鉴定都应该与临床相结合,根据医生的初步诊断以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技术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和鉴定。应持有对病人负责的心态选择相关检测方法,本着科学、人文、负责、合理的标准,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基础上降低影像技术检测对患者所造成的副作用以及相关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顾基伟,陈小启,周双联,等.多部位影像学检查在急诊外伤中的合理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09,8(2):57.
[2] Kharita MH,Khedr MS,Wannus KM.A comparative study of quality control in diagnostic radiology.Radiat Prot Dosimetry,2008,130(4):447-451.
[3] 钱澍,白亚妮,龚军,等.X线摄影技术在创伤急诊中的妙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378-379.
[4] 赵长江,闻斌.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检查方法的选择[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9,6(7):449.
[5] Cardinale L , CataldiA,Giardino R,eta1.Delayed presentation of a huge mediastinal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 with extrapericardial cardiac tamponade;a multiphase-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nade;a multiphase -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J]. J Trauma,2010,69(4):996.
[6] 丁武,杨俭新,张茂.超声诊断气胸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7):778-780.
[7] 白顺军.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临床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171-173.
[8] 贺斌,聂勤,谭隆旺.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几点体会[J].西南军医,2009(2):2.
[9] Korley FK,Pham JC,Kirsch TD.Use of advanced radiology during visits to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of injury-relatedconditions,1998-2007[J].JAMA,2010,304(13):1465-1471.
(收稿日期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