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_201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2013_201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来源:九壹网


2013——201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A、夔门(kuí) 镢头(jué) 炫目(xuān) 璀璨(cuǐ) .... B、热忱(chén)籼稻(xiān) 娴熟(xián) 参差(cēn) .... C、圩堤 (wéi)矜持(jīn) 逶迤(yǐ) 篝火(gōu) ....D、谛听(dì) 深湛(zhàn) 恬雅(tián) 安谧(n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A、风度翩翩 虚无缥渺 超尘脱凡 梦寐以求 B、矢志不移 娓娓动听 烩炙人口 以讹传讹 C、劫后余生 稍纵即逝 潸然泪下 大相径庭 D、循规蹈矩 分道扬飙 古褐苍苍 小心翼翼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4、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1)黑色的土地,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大豆„„多么美丽.多么 的关东原野啊!

(2)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 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3)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 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A.丰硕 B.丰茂 C.丰饶

(1)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5、古诗文默写(8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过故人庄》中借助由近及远的手法描写农家幽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4)、《游山西村》中有两句诗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 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6、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 、 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7、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3月5日,兰州市“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东方红广场举行。学校就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对志愿者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志愿者的采访记录,请你说出甲、乙、丙三名志愿者各自对雷锋精神的理解。(3分)

志愿者甲:学习雷锋不只说说而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 志愿者乙:雷锋形象对中国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他是社会善的象征。否定雷锋的形象,否定雷锋曾经的付出,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志愿者丙:学习雷锋还要学习他对职业的态度。不管做什么职业,在何种岗位,他都把现在的岗位作为自己最大的职业梦想,而且一定要在这个岗位上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2分)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 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团队名: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有下面一则消息。请你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近一段时间来,兰州这座西北内陆城市在主要媒体开辞“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专栏,讲述发生在人们旁边的“凡人善举”: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凡十年坚持志愿服务的普通教师田种山„„这些报道见诸报端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8——12题。(12分) (甲)①人生什幺事最苦呢?②贫吗?③不是。④失意吗?⑤不是。⑥老吗?⑦死吗? ⑧都不是。⑨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⑩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幺苦。 ⑾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⑿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⒀为什幺呢?⒁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乙)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幺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8.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痛苦是想逃也没处逃 B。对于知足的人来说,贫困不算最苦;对于安分的人来说,失意也不算最苦

c.个人之间的责任没有解除,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便会受到良心的责备

D.“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这句话运用比喻说明该做的事未做所受的痛苦之大

9.文段(甲)中提出的“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作者在文段(乙)中作了举例论证,请用横线画出对应语句。(2分) 10.对文段(甲)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2分) ’ A.①一⑧/⑨一⑾/⑿一⒁ B.①/②一⑩/⑾一⒁ C.①一⑩/⑾一⑿/⒀一⒁ 。 D.①一⑨/⑩/⑾一⒁ 11.两个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梁启超先生的见解,你有什幺看法?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7题)(14分)

(二)赎回灵魂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睁大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

是我给他的。她坚持说。

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幺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13.文中“她”看见贼时,为什幺不叫喊?(3分) 14.文中“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是什幺意思?(3分)

15.文章题目叫“赎回灵魂”。“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文中的“她”用什幺赎回了少年的灵魂?(3分)

16.文中小偷偷了东西,女主人公反而救他,这种行为可用一个成语来说: (2分)

17.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幺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7—20题(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以其境过清 清: ...1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1.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22—23题(共4分)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2.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23.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1分),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1分)

四、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地名、校名、人名。

2、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