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成都秋季房交会黯然落幕

2011年成都秋季房交会黯然落幕

来源:九壹网
热两重天

人群逾半为员工 顾客当天返程忙 秋交会开幕当天,冷热已见分晓。

10月2日上午,秋交会展附近路段车行畅通。展馆外开阔的临时停车场占用不到一半。看房者三三两两步入会展中心。展馆外200米范围被传单发放人员占据。门口的清洁工不停更换垃圾袋,而垃圾桶很快又被广告堆满。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这些广告所指,还只是不能进展会派发传单的问题楼盘,多来自郫县、温江、都江堰等郊县。

展馆里面人头攒动,各展位播放的广告震耳欲聋。据记者观察,7万平米的展区,至少一半为参展方工作与兼职人员。每个参展项目的工作人员与兼职人员一般都有几十人。5天里,一直举着楼盘广告牌,来回穿梭在几大展馆之间的兼职学生和模特队伍,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秋交会的后三天,看房者寥寥可数,人气全靠开发商自己哄抬。

为了能够充分吸引人气,动漫、穿越、热舞、内衣秀轮番登场。机器人、喜洋洋、大熊猫、蜡像铜人都成为了开发商们吸引参观者的法宝,二号馆的某开发商更是将法拉利开到了现场。而美女促销更是成为了本次房交会的亮点:黑桃皇后、金发女郎、蝴蝶妹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在三号馆内,某楼盘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5位身着比基尼、带着天使翅膀的模特成为了本楼盘的最大看点,无数的闪光灯对着5位“比基尼天使”狂闪…… 没有做好美女、热舞准备的开发商,则干脆现场通过发放指甲刀、购物袋等小礼物的方式招揽人气。每遇长长的队伍,询问之下皆是为领取礼品,排队者甚至连项目的名字都不知道,可能更不知道礼品只是精美的广告包装袋里的一小包纸巾。

2日下午2点至4点半,停车场驶出的几趟免费看房直通车,每趟不足十人。11路、61路、109路等路线公交车已在频繁接送返程逛展者,趟趟挤满,车外队伍排起二三十米。 降价成基调

全场“打折”牌 最高优惠18%

此次房交会会场,最抢眼的字眼为“折扣”、“赠送”、“优惠”,最难得的是购房意向。 在某本地房企参展楼盘展区前,展区外醒目的地方摆放着“每平方米5686元”的广告牌,在其展区领取的宣传资料上甚至还印着“每平方米6300元入住市中心”的字样,今春成都房交会上,该楼盘的报价是每平方米7000多元。该楼盘的售楼人员介绍,在这次房交会上,特别给出了5个点的优惠,也就是定价的95折。即便这样的广告也没能吸引多少目光。

实力雄厚的外地房企折扣优惠更大:最大可享受到5万抵20万的优惠,一次性付款累计优惠10%,秋交会期间推出的20套特价现房最高优惠八万;选择在秋交会最后一天开盘的某楼盘给出交诚意金便可每日免1000元的优惠;团购独享4.5万优惠,老带新再享5000优惠;平米的房子赠送30平米。某楼盘主推的59—㎡小户型,按揭优惠10%,全款优惠达到18%,堪称本届房交会优惠之最。纵观展会,此类刚需楼盘动辄按揭优惠10%左右,全款优惠15%左右,而均价都在万元以上。

为求证折扣优惠的效果,记者进行了一项统计:在三家展馆分别调查20分钟,统计结果是,咨询人数仅占参观总人数的23%,而达成购房意向的人数不到1%。

虽然“59.62%因自住需求而逛展看房”,但是“70.38%最关注折扣优惠和房价走势”,“77.77%看好秋交会后成都房价会下降”。截止9月22日,由搜房网发起的“我心目中的房交会”大型调查活动引发了网友强烈关注,近2100名购房者踊跃参与调查。结果显示:42.72%的购房者表示近期有购房计划,希望通过秋交会寻找合适房源,相比春交会前期近5成的数据,市场观望情绪依旧浓烈;“打折优惠”、“房价走势”等成为本届秋交会购房者重点关注对象。

遥望保障房

远在3环外,多为限价房

占地240平米,媒体报道为“备受追捧”的住房保障展示专区、公积金中心主题展示区,持续吸引着特色鲜明的咨询者。

“我们能申请公租房吗?”家住武侯区,买不起新房,48岁的吴先生欲将自家老房让给即将结婚的儿子,咨询后得知,自己的收入、住房条件并不具备保障房申请资格,坐在咨询台旁不愿离开。

房交会期间,这样的咨询者络绎不绝,却少见登记的申请者。他们中,有带着小孩的三口之家,有准备结婚的恋人,有退休的老两口。他们大多直奔保障房专区,在亮丽的沙盘模型上看了又看,在咨询台前问了又问。工作人员索性给他们一本《成都市住房保障便民手册》自己查阅。

就在他们不远处的巨幅地图上,已建成的34处保障房项目赫然在目,近在尺咫。地图上明确标注为已建成的有14处,总共有经济适用房4397套,廉租房1581套,公租房318套。在建的20处项目同样以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居多。此次房交会作为“民生主角”推出的“清溪雅筑”、“胜天人居”、“东洪广厦”、“荆竹苑”等4处保障房项目,就属于20处在建项目。

清溪雅筑共保障性住房3384套,其中400套经济适用住房,300套廉租住房,2684套限价商品住房。胜天人居经济适用房1300套,廉租房700套,限价商品房1261套。东洪广厦项目将共修建3352套保障房,其中经济适用房800套,廉租房500套,限价商品房2052套。荆竹苑项目廉租房500户、经济适用房563户。前三处项目的限价商品房标售价均为每平米5500元左右。此4处项目中,公租房总数为0。

全部34处保障房项目都在三环和三环外。在建的德源兴城项目拥有6684套公租房,公租房拥有量为全部34处项目之最,也距离市中心最远,远到绕城高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旁边。

记者注意到,尤其在部分已建成的保障房项目中,真正的保障房源极为有限。如兴城融域、明信世纪金沙、芙华幸福彼岸、中锦皇经等项目的保障房分别仅为22套、22套、27套、50套廉租房,鑫城、两河锦地项目分别为10套和86套公租房。 郊县地产狂热 项目庞大 用地阔绰

本次房交会参展楼盘231个,成都市主城区111个,近郊(县)楼盘120个。以环线划分,三环之外179个。成都主城区111个参展楼盘中,高新(西)区楼盘数量最多,为33个。参展的成都近郊(县)中,双流以32个楼盘排名第一,郫县以20个楼盘位居第二;温江有16个。

房交会期间,场馆外200米距离的路段,散发郊县楼盘广告者数量有增无减。很多楼盘价格都在两三千左右,户型齐全,环境宜居。就在开幕当天,记者在8号馆门口接到一张某机电城宣传广告,发单者小声透露,有住宅卖,规划中,请关注。知情者透露,这些多为在郊县圈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问题楼盘。本报曾经报道的郫县、新都相关地段,此类楼盘广告频频被塞到记者手中。

限贷限购压力下,大小开发商看好价格低廉,土地升值空间巨大的商业地产,纷纷将战场转向本省近郊和二三线地市。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则早在几年前就以商业、旅游开发名义大片拿地。本次房交会上,商业地产基本集中亮相。参展的郊县商业、旅游地产项目占地规模巨大,动辄几百亩,多则几千亩,用地阔绰。

据各项目公开资料,花样年花样城占地190亩,置信芙蓉青城占地104亩。和贵久居福占地近230亩,已设40亩公园,规划70亩公园。置信逸都丹郡总占地354亩,中德英伦联邦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60亩。小院青城项目占地315亩,建筑面积10.7万平米,容积率0.5。佳兆业君汇上品项目占地274亩,仅有28%的土地用于建筑,其余土地均为绿化用地。香榭湾法式水岸庄园占地300余亩“只用1/3的土地生长建筑”。

戛纳湾占地约416亩,建工紫荆城800亩。绿地国际花都总519亩,净313亩。华侨城东岸项目占地900亩,整体容积率1.0,1期为别墅、叠拼和洋房,容积率仅0.53。成都雅居乐花园总占地面积2008亩,建筑密度不大于33%,容积率为1.2;保利拉斐庄园3000亩仅385栋别墅;中粮御岭湾5000亩,仅800独栋别墅…… 成交量最低

主城区302套 史上最低

房交会前媒体广告铺天盖地,而关于成交量,各方静默。

入秋以来,成都新增房源速度,持续走高。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存量再次刷新纪录,存量高达38332套,建筑面积高达387.02万平米。如果按成都主城区目前销售量来计算,这一巨额存量,足以让成都主城区消化近10个月。 据四川中原调查显示,进入9月第一周,成都有15个项目拿到预售证。而9月12日至18日,成都主城区同样发放了15个楼盘预售证,其中12个为住宅项目,成都主城区提供商品住宅新房源2367套,新增面积22.84万平方米。新增商品住宅房源及面积,分别同比上浮24.8%和33.1%。

房交会期间,成都主城区交易空前惨淡。根据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当日监控数据,2011年10月2日至6日,成都市主城区(含高新区)商品住宅当日成交量分别为123套、91套、18套、46套、24套,共计302套,成交面积共计27931.74平米;二手房当日成交量分别为7套、3套、0套、5套、5套,共计20套。

从历届秋季房交会的成交情况来看,从2006年开始,成交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等影响,市场购买力明显下降,商品房成交量持续低位徘徊。2009年,成都楼市开始回暖,秋季房交会期间的成交量增长幅度超过50%,这种增长势头在房交会结束后并没有结束。直到2010年4月,出台房价,使得新政后的成都楼市暂时出现下滑。

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成都秋季房地产交易会成交房屋3134套,成交面积为29.599万平方米,成交均价由2007年的4506.33元/平方米提高到5327.88元/平方米,增长18.23%。2009年成都秋交会共成交各类房屋4871套,面积46.9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5.86亿元。2010年成都秋交会共成交商品住宅437套,商品住宅面积402.56平米。

本次秋交会所在的“金九银十”,正值楼市严厉步步趋紧并未见底,投机与投资性需求隐去,刚需购房者继续围观。房交会预演的价格战,并未撼动刚需购房者的观望信念。“金九”梦碎,“银十”泡汤,早已成定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9月19日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每周交易数据情报》显示,二三线城市限购令加重市场观望情绪,9月楼市成交低迷。中国指数研究院(9月12日-9月18日)监测的35个城市中,20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个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

近期各城市秋交会无不惨淡收场,疯狂近十年的房地产行业,暴利与刚需的角力进入被动局面,噩梦或为开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