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台上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台上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九壹网
台上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2分 ) 如图,4根火柴棒形成象形“口”字,只通过平移火柴棒,原图形能变成的汉字是( )

A. 【答案】B

B. C. D.

【考点】图形的平移

【解析】【解答】解:观察可知,平移后的图形,上下火柴棒方向不变,位置改变;左右火柴棒,往中间移动,方向不变,位置改变.只有B符合.故答案为:B

【分析】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选B.

2、 ( 2分 ) 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则a+b+c的值是( )

第 1 页,共 20 页

A. 3 B. 2 C. 1 D. 无法确定【答案】A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 代入方程得

①+②+③得4(a+b+c)=12,∴a+b+c=3,故答案为:A.

【分析】将x、y、z的值代入方程组中,再观察方程组中各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相同字母的系数之和都为4,因此由(①+②+③)÷4,就可求得a+b+c的值。

3、 ( 2分 ) 如图所示为某战役潜伏敌人防御工亭坐标地图的碎片,一号暗堡的坐标为(4,2),四号暗堡的坐标为(-2,4),由原有情报得知:敌军指挥部的坐标为(0,0),你认为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概( )

第 2 页,共 20 页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答案】B

【考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解析】【解答】解:∵一号墙堡的坐标为(4,2),四号墙堡的坐标为(−2,4),∴一号暗堡的坐标和四号暗堡的横坐标为一正一负,∴B点可能为坐标原点,

∴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B处。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一号暗堡的坐标和四号暗堡的横坐标为一正一负分析,于是四点中只有B点可能为坐标原点。

4、 ( 2分 ) 6月8日我县最高气温是29℃,最低气温是19℃,则当天我县气温t(℃)的变化范围是( ) A.19≤t≤29B.t<19C.t≤19D.t≥29

第 3 页,共 20 页

【答案】 A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最低气温是19℃,所以19≤t,最高气温是29℃,t≤29, 则今天气温t(℃)的范围是19≤t≤29.故答案为:A.

【分析】由最高气温是19℃,最低气温是29℃可得,气温变化范围是19≤t≤29, 即可作出判断。

5、 ( 2分 ) 小明准备用22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本笔记本2元,他买了3本笔记本后,其余的钱用来买笔,那么他最多可以买( ) A.3支笔B.4支笔C.5支笔D.6支笔【答案】 C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他可以买x支笔。则3×2+3x⩽22

解得x⩽ ,

∴x为整数,

第 4 页,共 20 页

∴最多可以买5支笔。故答案为:C.

【分析】设他可以买x支笔,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表示出买笔记本和笔的总价,再根据笔记本的总价+笔的总价≤22列出不等式,再求出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即可。

6、 ( 2分 ) 已知a、b满足方程组

,则3a+b的值为( )

A. 8 B. 4 C. ﹣4 D. ﹣8【答案】A

【考点】代数式求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①×2+②得:5a=10,即a=2,将a=2代入①得:b=2,则3a+b=6+2=8.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将a、b的值代入3a+b,计算即可。

7、 ( 2分 ) 小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调查,统计出了最喜爱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等运动项目的人数,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条形统计图转

第 5 页,共 20 页

化为扇形统计图,那么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144° B. 75° C. 180° D. 150°【答案】A

【考点】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20÷50×100%=40%.360°×40%=144°.故答案为:A

【分析】先根据统计图计算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即可得出圆心角的度数.

8、 ( 2分 ) 如图,A,B,C,D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

A. B. C. D.

第 6 页,共 20 页

【答案】D

【考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必须与图案①完全相同,角度也必须相同瘵察图形可知D可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9、 ( 2分 ) 如图,不一定能推出a∥b的条件是( )

A. ∠1=∠3 B. ∠2=∠4 C. ∠1=∠4 D. 【答案】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1=∠3,∴a∥b,故A不符合题意;B、∵∠2=∠4,∴a∥b,故B不符合题意;

C、∵∠1=∠4,∴a不一定平行b,故C不符合题意;D、∵∠2+∠3=180º,∴a∥b,故D不符合题意;

第 7 页,共 20 页

∠2+∠3=180º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10、( 2分 ) 据气象台报道,某日上海最高气温是22 ℃,最低气温是11 ℃,则当天上海气温t(℃)的变化范围是( ) A.t>22B.t≤22C.11<t<22D.11≤t≤22【答案】 D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气温最高是22℃,则t≤22; 气温最低是11℃,则t≥11.故气温的变化范围11≤t≤22.故答案为:D.

【分析】 由最高气温是22℃,最低气温是18℃可得,气温变化范围是18≤t≤22,11、( 2分 )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两两一定互为(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同旁内角 D. 【答案】C

第 8 页,共 20 页

即可作出判断。

邻补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解析】【解答】解:由于三角形的每两个内角都是在三角形两边所在的直线内,且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旁,因此它们都互为同旁内角;故答案为:C.

【分析】同旁内角是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两个角,它们在前两条直线的同旁,在第三条直线的内部,是同旁内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两两一定互为同旁内角.

12、( 2分 ) 若 ,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1,0 D. 0【答案】C

【考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 ∴a≥0,a= ∴a=1或0.故答案为:C.

,即a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

【分析】由题意知a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所以a=1或0.

二、填空题

13、( 1分 ) 把命题“同位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

第 9 页,共 20 页

【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考点】命题与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分析】任意一个命题都有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的后面是结论。

14、( 1分 ) 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表示大于x的最小整数,如[4)═5,[ 对进行如下操作:

[

)=9

[

)=4

[

)=3

[[

)=2,

)=2,[-2.5)=-2,现

这样对只需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2,类似地,只需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2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3968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63 设这个最大正整数为m,则m ∴

<63.

[

[

)=8

)=63,

[ )=3 [ )=2,

∴m<3969.

∴m的最大正整数值为3968.故答案为:3968

第 10 页,共 20 页

【分析】对只需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2,求只需进行4次操作后变为2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数,我们只需找出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将63代入操作程序,只需进行三次操作就是2,设这个最大正整数为m,则m 而得出m的值。

[

)=63,由于

<63.根据算数平方根的意义,m<3969.从

15、( 1分 ) 七(一)班同学为了解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部分):

若该小区有800户家庭,据此估计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________户 【答案】560 【考点】统计表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表可知: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800 560户.【分析】关键是计算出总户数:12

0.12=100 则10<X

15的频率2

(1-0.20-0.07-0.03)=

100=0.02 ;X>20的频率3

100=0.03 故而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频率1-0.20-0.07-0.03=0.7 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800

0.7=560户。

16、( 2分 ) 平方等于 的数是________,-的立方根是_______

第 11 页,共 20 页

【答案】;-4

【考点】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2=

∴平方等于 的数是±;

-的立方根是-4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及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17、( 1分 ) 若a>b,且c为有理数,则ac2 ________bc2 . 【答案】≥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偶次幂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c2为≥0,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a>b两边乘以c2得ac2≥bc2【分析】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得出c2≥0,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非负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从而得出答案。

18、( 1分 ) 小军的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按权重比1∶1∶8组成,现小军平时考试得90分,期中考试得60分,要使他的总评成绩不低于79分,那么小军的期末考试成绩x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第 12 页,共 20 页

【答案】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各成绩乘以权重数相加后除以权重数的和.

,解得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平均成绩的求法:

三、解答题

19、( 5分 ) 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

解为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试计算 的值.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代入

,得,

代入 ,

,得 ,

∴ = = .

【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第 13 页,共 20 页

【解析】【分析】根据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将甲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因此将乙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①求出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

20、( 5分 ) 计算:4cos30°+(1﹣ )0﹣ +|﹣2|.

【答案】解:原式=4× =3.

+1﹣2 +2 =2﹣2 +3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21、( 5分 )

【答案】解:

(1)×2003-(2)×2002得:

(20032-20022)y=6007×2003-6008×2002,4005y=6007×2003-(6007+1)×2002,4005y=6007×2003-6007×2002-2002,4005y=6007×(2003-2002)-2002,4005y=4005,

第 14 页,共 20 页

∴y=1,

将y=1代入(1)得:x=2,

∴原方程组的解为:.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2003-(2)×2002将二元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将y值代入(1)可求得x值,从而得出原方程组的解.

22、( 5分 ) 解方程组

【答案】解:①+②+③得2(x+y+z)=6即x+y+z=3

④-①得z=2,④-②得x=1,④-③得y=0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又解①+③-②得2x=2X=1

第 15 页,共 20 页

所以代入①、③得y=0,z=2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x、y、z的系数都为1,于是可将三个方程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得x+y+z=3,然后分别将方程①②③带入x+y+z=3即可求解。

23、( 10分 ) 解方程组:

(1)

(2)

【答案】(1)解: ①-②得:y=3,

把y=3代入②得:x=-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解:原方程组可化简为: ①×3+②×2得:17m=306,解得:m=18,

把m=18代入①得:3×18+2n=78,

第 16 页,共 20 页

解得:n=1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x的系数相等,因此将两方程相减,求出y的值,再将y的值代入方程②求出x的值,就可得出方程组的解。

(2)将原方程组的两方程去分母化简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24、( 5分 ) 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和点Q,PG平分∠APQ,QH平分∠DQP,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PG∥QH,AB∥CD.∵PG平分∠APQ,QH平分∠DQP,∴∠1=∠GPQ=∠APQ,∠PQH=∠2=∠PQD.又∵∠1=∠2,

∴∠GPQ=∠PQH,∠APQ=∠PQD.

第 17 页,共 20 页

∴PG∥QH,AB∥C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由已知可知∠APQ=∠DQP,因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CD,又可知∠GPQ=∠HQP,所以GP//HQ.

25、( 5分 )

【答案】解:(1)+(2)得:4x+8z=12 (4),(2)×2+(3)得:8x+9z=17 (5),(4)×2-(5)得:7z=7,∴z=1,

将z=1代入(4)得:x=1,

将x=1,z=1代入(1)得:

第 18 页,共 20 页

y=2.

∴原方程组的解为:.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分析】(1)+(2)得4x+8z=12 (4),(2)×2+(3)得8x+9z=17 (5),从而将三元转化成了二元;(4)×2-(5)可解得z的值,将z值代入(4)可得x值,再将x、z的值代入(1)可得y的值,从而可得原方程组的解.

26、( 5分 ) 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700吨,全部由甲,乙两个垃圾厂处理,已知甲厂每小时处理垃圾55吨,需费用550元;乙厂每小时处理垃圾45吨,需费用495元.如果规定该城市处理垃圾的费用每天不超过7370元,甲厂每天至少需要处理垃圾多少小时? 【答案】解:设甲厂每天处理垃圾x小时,由题意得,

550x+(700-55x)×11≤7370,50x+700-55x≤670,解得:x≥6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设甲厂每天处理垃圾x小时,处理垃圾需要费用550x元,则乙厂每天处理垃圾的时间为

第 19 页,共 20 页

小时,乙厂处理垃圾共需要费用

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495元,根据该城市处理垃圾的费用每天不超过7370元,

第 20 页,共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