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总督疆臣之一,总管闽浙(今浙江省、福建省与,于15年被割让给日本)的军政、民务。
沿革
顺治二年(15年),设立浙闽总督,总督府驻福州,兼管浙江。
顺治五年(18年),总督府迁往衢州,仍兼管福建。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两省各设总督,福建总督府驻漳州,浙江总督府驻温州。
康熙十一年(1672年),将福建总督府迁往福州。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福建总督更名闽浙总督。
雍正五年(1727年),特授李卫总督浙江,整饬军政吏治,并兼巡抚事;闽浙总督专辖福建。
雍正十二年(1734年),撤销浙江总督,仍合为一。
乾隆元年(1736年),诏依李卫例,特授嵇曾筠为浙江总督,闽浙总督郝玉麟仍专辖福建。
乾隆三年(1738年),嵇曾筠入阁,郝玉麟仍总督闽浙如故。
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取消福建巡抚,由闽浙总督兼任。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爆发,末任总督因闽军举事,而兵败,吞金殉国。
历任总督
范承谟 盛京(今辽宁沈阳) 隶汉军镶黄旗
刘兆麒 顺天宝坻(今天津宁河)隶汉军 康熙九年
范承谟 盛京(今辽宁沈阳) 隶汉军镶黄旗 康熙十一年
李之芳 山东武定 康熙十二年(1673年)
王骘 山东福山 康熙二十七年
高其倬 辽宁铁岭 雍正三年
李卫 江苏砀山(今属安徽) 雍正五年(1727年)
程元章 河南上蔡 雍正十年(1732)
郝玉麟 汉军镶白旗 雍正十二年(1734年)
嵇曾筠 江苏无锡 乾隆元年(1736年)
德沛 乾隆四年(1739年)
喀尔吉善 满洲正黄旗 乾隆十一年
杨廷璋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二十四年
苏昌 满洲正蓝旗 乾隆二十九年
崔应阶 湖北江夏(今武汉) 乾隆三十三年
钟音 顺天大兴(今北京) 隶满州镶蓝旗 乾隆三十五年
富明安 满洲镶红旗 乾隆三十八年
富勒浑 蒙古镶白旗 乾隆四十七年(1782) ?
常青 满洲正蓝旗 乾隆五十一年
觉罗长麟 满洲正蓝旗 乾隆六十年
李侍尧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五十二年
程祖洛 安徽歙县 嘉庆十二年
方维甸 安徽桐城 嘉庆十四年
汪志伊 安徽桐城 嘉庆十六年
王懿德 河南祥符(今开封) 咸丰二年
庆瑞 咸丰八年
耆龄 满洲正黄旗 同治元年
左宗棠 湖南湘阴 同治二年
吴棠 安徽盱眙(今安徽明光) 同治五年
马新贻 山东菏泽 同治六年
李鹤年 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 同治十年
文煜 满洲正蓝旗 光绪二年
何璟 广东香山(今中山) 光绪二年
杨昌浚 湖南湘乡 光绪十年
卞宝第 江苏仪征 光绪十四年
谭钟麟 湖南茶陵 光绪十八年
边宝泉 奉天辽阳(今属辽宁) 隶汉军镶红旗 光绪二十年
许应骙 广东番禺(今广州) 光绪二十四年
锡良 蒙古镶蓝旗 光绪二十九年
李兴锐 湖南浏阳 光绪二十九年
魏光焘 湖南隆回 光绪三十年
升允 蒙古镶蓝旗 光绪三十一年
嵩蕃 满洲镶蓝旗 光绪三十一年
端方 满洲正白旗 光绪三十一年
周馥 安徽建德(今东至) 光绪三十二年
丁振铎 河南罗山 光绪三十二年
松寿 满洲正白旗 光绪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