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九壹网
72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2

·临床研究·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陈王芬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5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25例)和参照组(25例)。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是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进行医治,参照组则是单独使用复方异苷草酸镁进行医治。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92.00%>.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还原性谷胱甘肽配复方异苷草酸镁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还原性谷胱甘肽;复方异苷草酸镁;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32.047

本文引用格式:陈王芬.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2).72+75.

0 引言

在云南省红河州,酒精肝硬化的多发群体为少数民族,以哈尼族彝族居多,饮酒男性的发病率较高。酒精性肝硬化无特效治疗药物,针对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戒酒,这样能缓解患者的病情和延长代偿期。如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早期治疗与戒酒,后期有可能引发肝性脑病、继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因此,为避免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一旦患病,应及时对症治疗。本文通过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得出如下结论。

分析处理,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如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数据与参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变化情况比参照组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组别时间ASTALTGGT297.22±56.8403.54±74.27研究组治疗前421.06±56.02(n=25)治疗后.94±12.03▲△78.56±10.63▲△123.48±26.14▲△301.02±53.1参照组治疗前421.68±57.24(n=25)治疗后245.21±98.14▲178.25±20.16▲405.23±75.21241.21±40.25▲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两年期间(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医治的5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5例;参照组有男性患者25例,研究组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44.25±10.14)岁,其中病程最长为10年,病程最短为2年,平均病程(5.42±1.23)年;参照组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44.56±10.58)岁,其中病程最长为12年,病程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5.42±1.23)年。通过比较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等数据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参照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38)进行医治,将30ml复方甘草酸苷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配制成静脉滴注液,然后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研究组则是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还原性谷胱甘肽(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进行医治,将2.4g还原性谷胱甘肽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然后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三个疗程(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治疗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程度进行观察分析。

1.4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标准共有三个指标: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且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有所好转,且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无改善迹象,且肝功能相关功指标无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参照组的治疗后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 总有效率。如表2,经过实验数据对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组别研究组参照组例数2525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16(.00)18(72.00)5(20.00)2(8.00)23(92.00)*10(40.00)6(24.00)9(36.00)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目前对于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关键在于平衡肝脏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经过最新实验证明,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对于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复方异苷草酸镁对肝细胞膜不仅起到抗炎及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还能增强调节肝细胞膜免疫功能。而还原性谷胱甘肽可以促进人体内的糖代谢和三羟酸的循环,使患者体内产生高能量,从而起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作用。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使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更显著[5]。而且通过本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有着明显差异,治疗前研究组的肝功能指标与参照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另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高(92.00%>.00%),参照组单独使用复方异苷草酸镁治疗的

(下转第75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32期

上在第二、三期慢性肾病约有40%至80%,另一方面可知血压小于140/90 mmHg 约占50%至20%[3]。若以JNC 7 治疗指引的血压标准作统计,慢性肾病患者约有75%在服用降血压药物,其中14%可达血压控制目标小于130/85 mmHg,36%小于140/90 mmHg。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或因为未就医、接受健康检查,无法知道肾功能下降或是血压已升高,进展至第三期以上肾病或有临床症状时才被诊断出,甚至必须进入透析治疗阶段[4]。在透析过程中,约34%的患者血压并不下降,甚至有16%的患者血压较透析前有所升高,并且约15%-20%的血液透析患者在达到“干体重”时,血压仍维持于较高水平[5]。Savage等亦发现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血压升高间无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在这些患者中,血容量增加不是其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机制。另外,Luikt等研究发现,在较多数患者(70%)中透析间期液体负荷量增加3L,不至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6]。对此,有学者认为:从血流动力学观点出发,仅在血管张力不能对增加的血容量进行相应调节时,容量负荷才会引起血压的

75

增高。本组资料显示,在肾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上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效阻止疾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庆龙,成斌.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26(06):749-750. [2] 张蔼玲,曾辉,杜春荔,等.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

治性高血压患者RASS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26(02):1146-1149.

[3] 万泉. 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终未期肾病难治性高血压效果对

比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07):1317-1318. [4] 安娜,黎吉锋,李洪. 单中心2272例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

因构成及其变迁[J]. 海南医学,2015,20(09):2834-2837.

[5] 詹新林. 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效果

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6(03):240-241. [6] 刘家君,陈远美. 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

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32(11):194-195.

(上接第71页)

窗等因素,应有效识别并加以控制,以此提升其溶栓疗效。近几年来,有研究证明,在规范操作基础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个体化溶栓治疗,可提升溶栓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但不同患者近期预后存在明显差异,而研究、分析其相关因素,对于改善患者急诊治疗效果、预后而言有重大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之间糖尿病病史、起病到治疗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以及年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可见糖尿病病史、起病到治疗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年龄是影响本病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本病患者溶栓治疗

后预后不良与其溶栓前收缩压、糖尿病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以及溶栓前血糖水平相关,要求临床医师对于上述情况予以有效干预。

参考文献

[1] 黄银辉, 李明媚, 林友榆,等. 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3):287-291.[2] 凌倚峰, 程忻, 杨璐萌,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

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4, 47(7):449-454.[3] 姚伯昕, 黄银辉, 陈雅芳,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阿替普酶静

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9):2044-2047.

(上接第72页)

显著性低于研究组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异苷草酸镁对于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相比单独使用复方异苷草酸镁效果更好,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参考

[1] 赵铭,丁顺斌,江小云,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

疗酒精性肝硬化43例临床疗效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23(01):38-41.[2] 陈敏,朱俊,张敬,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

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05):506-508.

[3] 吕福鸣.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2):98-100.

[4] 黄大群.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

化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4):146-147.[5] 方夕国.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

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c):44-45.

(上接第73页)

情况。另外产时通过自由体位增强产妇的腹压,进一步增加盆底压力和膀胱压力,让尿液能够较好的排出。最后对产妇实施盆底肌肉的锻炼,让其膀胱得到充分性的休息和训练,从根本上降低尿潴留情况的出现。

本次研究显示,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分、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尿潴留发生率,对减少分娩时的尿潴留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优质护理使产妇获得满意的分娩体验,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裴晓红,童成英.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

用及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66-468.

[2] 雷黎明,徐世琴,刘得卫.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

动脉血流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8):769-771.[3] 王娴,徐世琴,冯善武.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

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56-858.[4] 冯善武,徐世琴,王娴.规律间断给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

产间发热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9):858-861.[5] 沈婷,郑静.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

最小有效浓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2):252-255.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