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让世界更美好 宋珊珊 惠济区双桥村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惠济区双桥小学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六年级 2课时(每周 课时,共 课时) 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 社会实践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地球环境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愿望,但事实上总有些情况跟这种愿望格格不入,如过度砍伐森林、浪费水电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本课的第一部分从图形创意出发,将形象生动的几幅公益广告作品展示给学生,在感性认知中了解生活中的环保等各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公益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内涵与变现手法。人美版第12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课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属于四大领域中的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学习方式以探索性学习为主,预期的学习成果是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能为学校不好的现象设计宣传海报!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海报的概念,设计特点,海报设计的具体要素(色彩、图案、构图、文字、创意等)。 过程与方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并体会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应课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探索性学习的要求,了解探索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探索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探索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你对公益海报有哪些认识 2、 找一找身边不好的现象,并为之设计公益海报 专题一: 明确概念,明晰构成 ( 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 掌握特征,激发创作 ( 1 课时) 专题一 所需课时 明确概念,明晰构成 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1、 你知道公益广告吗?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广告? 本专题问题设计 2、 那么对于公益海报你有认识多少呢? 3、 仔细观察,公益海报有哪些元素构成的呢?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公益广告的视频链接,公益海报画法的教学视频 教材、相关书籍、公益海报范作等 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画室 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以及家里的亲戚朋友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公益海报。 老师:关于环境保护的课件,或是海报。 1. 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分钟。 问题讨论:A:你最感兴趣的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海报设计是哪一张?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B: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张公益海报,请尝试着把公益海报的特点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略的归纳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与表现形式。图案、色彩、构图、文字、创意等等,这些都是一张公益海报所必须具备的。 2. 加深理解,明确概念 (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把教书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海报展示出来,让学生扩大视野,加深对海报的印象和理解。 (2) 指定分析〈树债树偿〉这张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 分组讨论:分别从色彩、构图、图案、文字、等方面来对应分析,并简要说说这张海报的创作意图。 教师点评。 3. 理解分析,即兴创作 教师:公益海报在生活中具有那些意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教师:既然公益海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实际的意义和影响,那么我们也来动动手,即兴创作一张公益海报,题材不限。可以只把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也可以动动手来简单的设计一张。 4. 分组展示,讲解自己的设计或是创作意图。 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创意的海报设计 分组展示,讲解自己的设计或是创作意图。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创意的海报设计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使用评价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材料搜集属实;收集的信息与主题有关;能对信息整合与分类 2、课堂辩论: 评价方法:使用课堂辩论评价标准及评价表 专题二 所需课时 掌握特征,激发创作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对公益海报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特征,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创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公益海报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特征,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创作。 1、公益海报的元素包括哪些? 本专题问题设计 2、你希望生活中都有哪些现象需要改变呢? 3、你会怎样来设计公益海报呢?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公益广告的视频链接,公益海报画法的教学视频 教材、相关书籍、公益海报范作等 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画室 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以及家里的亲戚朋友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教师到本市的周边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明显恶化的照片。 自己设计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 1. 情境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恶化的图片:塑料方便袋在垃圾堆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农村没有专门收集整理的方便袋,几乎家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河道淤积,有的河道已经堵塞多年,河水已经成了死水,黑水、脏水。大烟窗冒出的阵阵黑烟-----街道或者是教室里随处可见已成顽固黑斑的口香糖------等等。 讨论:我们所处的环境大家满意吗?为什么? 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点评,环境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百姓自己的事。我们如果都能注意自觉的保护环境,那么,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呢? 2. 作品演示,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展示出来。并自己介绍创作意图。在讲解的过程中,再把前节课所说的关于海报设计的主要内容复习一遍。创意,色彩,构图,文字,图案-----等等,是海报设计的重要元素。 布置作业:我们以〈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好〉为海报主题,来设计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海报。分组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 在下课五分钟前,让大家停下来。把各小组设计制作的海报展示出来,并简单把创作意图说明。 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的创意和制作的海报。 课外拓展: 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者公共场所进行公益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及社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分组展示,讲解自己的设计或是创作意图。 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创意的公益海报作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自主学习效果 评价方法:自我检测 评价指标:自测题完成迅速准确 2、课堂合作探究 评价方法: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指标: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 回答问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