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VR技术在高校财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VR技术在高校财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九壹网
VR技术在高校财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珊

【摘 要】VR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讨论了传统财会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VR技术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财会实验教学中VR技术体系架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期刊名称】《山西电子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3 【总页数】3页(P69-71)

【关键词】VR技术;财会实验教学;体系架构 【作 者】王珊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P391

财会数据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情报,企业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高校要想培养出高层次的财会专业人才,除了全面的理论教学以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对财会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反馈来看,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上岗周期长等现象。由此可见,高校财会专业的实验教学是制约当前高校财会教育的瓶颈,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健全。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使用户沉

浸到该仿真环境中,其较好的交互性也更能提高用户的兴趣。因此VR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目前高校财会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目前,在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教学模式:纯手工模式和计算机模拟手工模式[1]。 1.1 纯手工模式

在传统的财会实验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纯手工的教学模式展开的,主要通过大量的纸质“帐”、“证”、“表”,让学生模拟企业实际做账流程。在整个做账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与实际会计工作类似的会计用品,能与实际做账流程保持一致。 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教师而言,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督促、评分;对学生而言,重复、枯燥地记账,容易导致积极性减退;对学校而言,每年重复采购大量纸张,势必造成一定浪费。因此随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纯手工模式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2 计算机模拟手工模式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于是财会实验教学也进入了计算机模拟手工模式时代。该模式下,教师通过教师端提前设置学生实验数据,学生登录学生端,借助计算机来模拟输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流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数据结果均能在教师端显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指导及评价。可见,该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实验课堂的效率,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纸质资源。

尽管如此,目前在财会实验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模拟手工模式也逐渐暴露了其弊端。 1) 实验模式单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与计算机中的数据打交道,同时受制于二维媒介,学生缺乏体验性和交互性,无法提高对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热情。

2) 缺乏关联性。该模式下,其功能只停留在基本的处理数据等财会专业操作上,

学生无法接触与财会业务相关的企业内部及外部其他部门,因此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数字上,容易造成认识上的缺陷。

3) 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操作所依赖的数据都是教师提前设置好的,学生并不知道其来源,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训内容与实际会计活动过程的严重脱节,在无法获取会计信息来源的基础上,也就无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财会行业的认识。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2],是一种集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领域技术,开发的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能够将用户的感知带入由它创建的虚拟世界,并与用户进行互动,让用户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VR技术主要有三方面突出特征,分别为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

(Interactivity)以及想象性(Imagination)[3]。因此VR技术在财会实验教学中所展示的优势也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2.1 沉浸性强

沉浸性是指用户在使用外界交互设备,对VR技术虚拟出来的仿真环境有很高的投入程度。作为VR技术最主要的特征,其展示的优势也是最显著的。学生通过交互设备,结合自身感知,在仿真环境中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正穿梭于采购、生产、销售等公司内部及银行、税务、工商等外部机构办理业务,能对操作的内容有真切的感受。 2.2 交互性好

交互性是指用户在虚拟的仿真环境中易操作,同时仿真系统能对用户的各种操作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并实时反馈给用户。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作为主体,如同在真实环境中一样,时刻接受任务,能全方位、实时的与虚拟环境中的人、物发生交互关系,进行账务处理、成本核算、银行贴现、利润结转、凭证装订、购票开票等操作。

2.3 想象性得到激发

想象性是指用户通过沉浸在虚拟环境中,不断与环境中的人和物进行各种交互,从而启发用户的创造性活动。可见,VR技术不仅能让学生沉浸在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际操作和交互,更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性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创造性思维,进而使认识得到升华。

此外,VR技术应用于财会实验教学,还能提高实验的效率和资源的共享率。 3.1 系统架构设计分析

通过对VR技术研究,结合高校财会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利用VR技术进行财会实验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4]。

由图1可知,VR技术在财会实验教学中的实现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VR情境设计和VR技术架构设计。

VR情境设计是根据实验课程内容及要求,设计和实现的各种模拟案例和仿真场景。其实现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摄像机进行情境实训录制[5],另一种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以及其他图形、图像技术创建虚拟的三维仿真环境,这里不便赘述。接下来本文重点介绍对其技术架构设计的研究。

通过研究,可知VR财会实验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业务前台和管理后台两大模块。 1) 业务前台

业务前台主要包括VR外部设备连接、用户登录、VR虚拟情境加载等功能。因此其相应的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第一层为连接层。目的在于将VR眼镜或头盔显示器等VR外部连接设备与服务器端、PC端进行对接。

第二层为安全层。目的在于通过用户登录验证从而保障后台数据的安全性。 第三层为应用层。目的在于提供支持前台功能的各类组件、插件。 第四层为加载层。目的在于加载创建的VR虚拟情境等仿真模拟环境。

这四层架构能充分保障前台与后台的连接、功能实现及数据安全。 2) 管理后台

管理后台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认证授权、数据库连接及提供支持仿真环境中各项业务操作的功能。为充分实现这些功能,其相应后台支撑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第一层为网络层。目的在于为系统提供起物质基础作用的网络硬件平台。 第二层为数据层。目的在于集成各类数据资源,从而实现跨平台异构分布数据资源的访问及处理。

第三层为中间层。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同步服务等一系列中间件,提供数据的统一访问及操作接口。

第四层为应用层。目的在于通过构造平台框架,提供快速构建、部署应用的业务逻辑构建体系。

第五层为展现层。目的在于提供统一用户管理及认证授权,为用户界面构建统一展现平台。 3.2 实现模式

在VR财会实验教学中,学生佩戴头盔显示器或VR眼镜等设备与服务器端或PC端连接,进入VR虚拟环境。在系统服务器平台上,学生可任意远程调用访问各类功能,自主获取各类数据、文件及模拟场景,并同步进行软件操作,完成虚拟环境中的各类任务和工作。教师通过教师主机完成对整个实验课堂的讲解、监控与指导。具体实验教学实现示意图如图4所示。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不断融合,VR技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其高度逼真的仿真环境能使财会实验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交互性更强,更能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感和投入感,因此VR技术的出现为财会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本文重点就VR技术在财会实验教学中的技术架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如何更好的把VR技术引进财会实验课堂

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献】

[1] 张玉芳,周玉玺.高等学校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剖析及优化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2,15(2):13-16. [2] HongliangGao,Shengman Liu.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evention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J].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IEEE,2009,29(5):110-113.[3] 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 郭勇陈,贾佳丽,王皎琳,等.VR技术在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2):70-75.

[5] 张玥娟,王慧.论VR技术在导游讲解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5,13(6):86-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