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野生采集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有机野生采集区可持续生产管理规程,确保该采集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持,使采集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山茶籽野生采集区的采集和维护管理。
3采集管理
3.1 野生采集区域应选择远离常规农田的林区,且林区处于野生状态下,并考虑到周边的环境情况,不在有工业中心、垃圾场、人类聚集处、铁路等影响因素范围内选定区域。
3.2 根据野生油茶籽的生长习性及采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确定采集时间,采集工作严格控制在采集时间内,非采集时间不得进行采集作业。
3.3 人员培训
3.3.1 由生产部和技术部组织,对公司的现场采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采集区域内的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理念及措施、采集技术指标及规范、采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规程所制定的相关要求等。
精选
3.3.2 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所有参加采集的人员必须参加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采集区域进行采集作业。
3.4野生采集时统一组织人员进行采集,专人负责,生产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跟随进行操作,并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将问题在现场进行纠正,并处罚相应违规人员;对于采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后必须在公司内部进行总结并对规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和补充。
3.5每次采集工作完成后,公司主管人员均要对采集工作及现场进行后续的跟进访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果发现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或不充分,将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如果因为采集不规范造成采集区的损害,将在今后三年内不在该采集区进行操作,以确保采集区的生态恢复和涵养。
3.6采集时不能破坏物种的根系,不能破坏动植物生产的栖息地,采集时不能破坏其他植被及保留动物食料。
3.7采集时对品种种类应进行识别,所选用的品种进行人工采集,应使用专用工具,保护植株完整。
3.8采集产品应使用专用包装容器,用专用车辆运输,做好标识, 要做好防护,防止破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破坏植被。
3.9采集时要控制采集人员数量,防止人员过多破坏生态环境、非法狩猎、惊吓林区内动物等行为。严禁携带火种进山采集。采集过程中采摘人员留下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干净,不得遗留在采集区内。
精选
3.10采集作业过程中,不得发生过度采集或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如果发生此类问题,按照如下过程进行处理和改进:
(1)从公司制度的层面进行检视,看是否属于制度的缺失并进行必要的整改;
(2)如果是管理层面的问题,将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指正直至调整;
(3)如果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和责令整改。
3.11 对于发生了严重干扰或破坏野生采集区域生态、环境及植物生长的区域,将进行封闭涵养,三年内不在此处进行采集工作。
4日常管理
4.1采集区内应安排专人定期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向公司汇报,发现重大病虫害应立即向林业有限公司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4.2未经林业有限公司批准,任何部门和组织不得在野生采集区破坏植被,开地种植其它作物。
4.3不得在采集区任意捕猎和放养各种动物,防止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
4.4 及时和本地林业部门取得联系,对于因为林区病虫害的原因,必须在采集区由林业部门进行防治喷洒的,林业管理部门将会及时通知公司,公司也将采取措施放弃这个区域。
精选
4.5 采集区域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对外界明示本区域为野生采集区域,外界不得对本区域造成污染,确保周边的常规生产不会对本区域造成污染。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