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1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改扩建》毕
业设计方案解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    院: 美术学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专    业: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班级序号: 4班01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   号: 20071141040001
学生姓名: 陈红旭 指导教师: 孙晓亮
2011年5月
目一、设计背景
二、建筑的生成
三、设计概念分析
(一)场地条件
(二)建筑设计过程
1、总体构思 2、布局分析 3、材料及风格特点  四、小结
录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改扩建工程毕业设计方案解析
一、设计背景
随着学生对学习交流的热情不断提高,一个公共性的交流场所必不可少,原建筑的美术馆已经满足不了功能上的要求,为了拓展交流空间,需要对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进行改扩建。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扩建设计方案在建筑构思阶段,除建筑形态外,建筑的“服务性空间”和“被服务性空间”是本次方案设计的重点考虑部分。根据美术馆的功能来组织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的外形,建筑的室内空间以及辐射的周围环境。通过学习路易斯康的建筑设计概念,理解路易斯康设计建筑所呈现的建筑精神,从而来指导本次方案设计的推进。
二、建筑形态的生成
明确美术馆服务性空间与被服务性空间的概念,运用简单的几何形中的正方
形,三角形相互穿插,消减构成建筑的基本形态和平面布局。在整个方案中注重原展厅与扩建展厅的有机联系。正方形与三角形穿插形式的组合,使建筑的动态感觉从简单静态几何形体的扭转、消减、组合,重构之中得以呈现。(如图)
三、设计概念分析 (一)场地条件
此次设计选自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东面场地,地势平坦,周围大量的树林构成校园独特的环境。
(二)建筑设计过程
1、总体构思
在康的哲学思索中通过对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发掘而形成的理念,再把这种理念转化到实践之中,是一种不可量度的开始,那么在可量度的设计过程中则充满了古典建筑的影子。康对欧洲古典建筑考察之后,从心里发出惊叹,那恢宏的尺度,严谨的结构,奇妙的空间以及在阳光下表现出的雄伟,无不体现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康正是抓住了这种实质性的精神,把它运用到了自己建筑作品之中,从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古典建筑表现极为相似的神韵,他们同样具有那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次方案根据美术馆的功能来组织设计服务性空间与被服务性空间的规划。每个空间都有存在的原因,位置问题及功能的要求。借鉴康的建筑作品中巨大的砖石和粗狂的混凝土构架以及对建筑,自然和人的思考。每个问题都要我们逐步实现。
首先,空间本身是合理存在;其次,改扩建的建筑与原建筑的相配;第三,扩建部分内部功能的合理分配。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相互穿插,明确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2、布局分析
建筑一共分两层,一层空间主要以休息功能为主,建筑南面半虚空间不仅提供了交通路线及休息场所的采光,还使建筑与周围景观空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如图)
二层主要以展厅为主,半密闭的空间正好吻合展厅的功能需要。(如图)
建筑北面入口向里凹进与斜向的建筑墙体形成入口的空间,增加空间的神秘性与原建筑充分的融合。(如图)
简单几何形的穿插取舍形成内部空间功能的需要,一层L形的咖啡馆连接美术馆服务性通道,不仅在充分运用室内空间的同时还增加了趣味性(如图)。
二层有楼梯直接通向展厅,在建筑西面也有电梯可以在原建筑里直接去往扩建美术馆展厅,使人行动十分方便。
3、材料及风格特点
整个方案在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对原建筑、环境的影响,选择简单、经济、环保、朴实的材料,主材为红砖、玻璃、石材。(如图)建筑外表面大量运用红砖和玻璃材质,使建筑整体具有一种热情的感觉同时在路面上混合一些外表冰冷的石材作为对比使建筑更加丰富生动,建筑的暖色系红砖墙面,质朴,纯真远远望去,树木辉映,使整个建筑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四、小结
美术馆的扩建,根据美术馆的功能来组织设计,空间组织上,充分借鉴和理解路易斯康的精神和理念,设计中深入了解了建筑内外的关系及建筑与功能的关
系,虽然在很多地方还欠缺考虑,但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的营养,总结了经验。通过这一次的毕业设计,深深的感觉到,能为我的学习和设计之路起着检验和启迪的作用。
参阅资料
1、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美)罗贝尔(Lobell.J.)著;成寒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1
2、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加)卡尔松著;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6
3、新共生思想/(日)黑川纪章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