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散系统频率响应和零极点分布实验报告

离散系统频率响应和零极点分布实验报告

来源:九壹网
电信类课程试验报告

学院:基础信息工程 姓名: 第:二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2014310003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日 期:2016年10月21日 实验名称:离散系统频率响应和零极点分布 通过MATLAB^真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 极点分布概念的理解。 研究其时域特性,加深对离散系通的脉冲响应, 频率响应分析和零, 二、主要函数简介 1. 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h,f]=freqz(b,a, n,fs) 输入参数:矢量a和b的含义impz函数中的定义相同,为式(2-4 )中分母,分子的系数;fs是取样频率, 以Hz为单位;n为0到fs/2的频率范围内选取的频率点数。 输出参数:h是计算所得的频率响应值; f是在0到fs/2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值。 2. 系统的有理分式形式转化成零极点增益形式的函数 [z,p,k]=tf2zp(b,a) 输入参数:b和a与freqz相同。 输出参数:z表示由系统的零点构成的矢量, 3. 计算两个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的函数 y=c on v(x,h) 输入参数:x和h分别代表需要进行线性卷积运算的两个序列。 输出参数:y表示x和h的线性卷积结果。 对于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如果输入信号为 y[k]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 采用filter 函数(函数介绍见实验 1): y=filter(b,a,x) filter 函数的输出y的长度与输入x的长度相同,假设此离散时间系统是一个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系统, x[k]补较多的零值点,再利用 filter 1)和conv函数。 函数求输 x[k],输出信号为y[k],在已知此系统的差方方程的情况下,求解 p表示由系统的极点构成的矢, k表示系统的增益。 但输入信号x[k]的长度y[k]也比较短,这时就不能较完整地反映出信号的变化情况,也不能很好的反映系统的 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补零的方法来解决,即给输入信号 出 y[k]. (2) 采用impz函数(函数介绍见实验 出y[k]。对于一个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系统, 表示出一个无限长的序列,所以在调用 h[k]的长度相对比较长些。 4.绘制离散系统零极点图函数

zpla ne(b,a) zpla ne( z, p,k)

输入参数:b,a,z,p,k 与tf2zp相同

h[k]是一个无限长的序列,由于在实际的 MATLAB使用中,不可能

h=impz(b,a,N)的时候,N尽可能取得大些,使求得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

zplane(b,a) 画出以矢量b和a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图。

zplane(z,p,k) 画出以零点矢量 z和极点矢量p以及增益k描述的离散时间的零极点图。

三、实验程序

一个LTI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差方方程为 y[k]-1.6y[k-1]+1.28y[k-2]=0.5x[k]+0.1x[k-1]

(1) 编程求此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2) 若输出序列 x[k]= S [k]+2 S [k-1]+3 S [k-2]+4 S [k-3]+5[k-4]),

其波形。

编程求此系统输出序列

y[k],并画出

(3) 编程得到系响应的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并画出图。

(4) 编程得到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分析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

n=0:30 a=[1,-1.6,1.28] b=[0.5,0.1] y=impz(b,a ,n) STEM(y) TITLE('输入信号') xlabel('时间序列') ylabel('信号幅度’)

-02 51 10 5 输入信号

度幅号信 -5 5 O 2 --

5 2

(2)

x=[1,2,3,4,5,0,0,0,0,0,0,0,0,0,0,0,0,0,0,0,0,0,0]; a=[1,-1.6,1.28]; b=[0.5,0.1]; y=filter(b,a,x); STEM(y); TITLE('输出波形'); xlabel('时间序列'); ylabel('信号幅度');

-30

0

5

10

15 20 时间序列

25 30 35

输出波形

度幅号信 -40

0

(3) fs=1000; a=[1,-1.6,1.28]; b=[0.5,0.1];

[h,f]二freqz(b,a,30,fs); mag二abs(h); ph=a ngle(h);

ph二ph*180/pi; subplot(2,1,1); plot(f,mag); 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度'); subplot(2,1,2); plot(f,ph);

-2-3 5 10

时间序列

15 20 25

xlabel('频率(Hz)'); ylabel('相位');

频率(Hz)

(4)

位 相

a=[1,-1.6,1.28] b=[0.5,0.1] [z,p,k]=tf2zp(b,a); zpla ne(z,p);

频率(Hz)

a. ntrr oaap HV T-0 -0 -0

-1 -0.5

0

0.5 1

Real Part

四、实验小结

五、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