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路基土石方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土方路基和石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技术指标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指二级及以下公路)两档设定,其中土方路基压实度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三档设定。
4.1.2 本章规定的实测项目的检查频率,假如检查路段以延米计时,则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最低检查频率: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长检查数量。
4.1.3 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并符合附录B规定。路基其他检查项目均在路基项面进行检查测定。
4.1.4 路肩工程可作为路面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估。
4.1.5 服务区停车场、收费广场的土方工程压实标准可按土方路基规定进行监控。
4.2 土方路基 4.2.1 基本规定
1)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解决坑塘,并按规范和设计规定对基底进行压实。
2) 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实验后合理选用。 3) 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 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5) 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竣工后应按规定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 4.2.2 实测项目 见表4.2.2。
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其他公路
项次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
二级公三、四级
一级公路
路 公路
零填及 0~0.30 — — 94 压实挖方(m) 0~0.80 ≥96 ≥95 — 按附录B检查。 1△ 度0~0.80 ≥96 ≥95 ≥94 密度法:每200m每3
填方
(%) 0.80~1.50 ≥94 ≥94 ≥93 压实层测4处
(m)
>1.50 ≥93 ≥92 ≥90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规定值 按附录I检查 3
水准仪:每200m测
3 纵断高程(mm) +10,-15 +10,-20 2
4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
4 中线偏位(mm) 50 100 4点,弯道加HY、2
YH两点
米尺:每200m测4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2
处
3m直尺:每200m测
6 平整度(mm) 15 20 2
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
7 横坡(%) ±0.3 ±0.5 1
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
8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1
处 注:①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实验法为准,评估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线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小于表列规定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 ②采用核子仪检查压实度时应进行标定实验,确认其可靠性。
③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可按交通部颁发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估。
④三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4.2.3 外观鉴定
1) 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不符合规定期,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2) 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不符合规定期,单向累计长度每5Om减1~2分。
3)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飞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规定期,每处减1~2分。 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4.5.1 基本规定
1)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无老化,外观无破损,无污染。 2) 土工合成材料应紧贴下承层,按设计和施工规定铺设、张拉、固定。 3) 土工合成材料的接缝搭接、粘接强度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4.5.2 实测项目 见表4.5.2-1至表4.5.2-4。
表4.5.2-1 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2 搭接宽度(mm)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4 锚固长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50,0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每200m检查4处 1 抽查2% 2 抽查2% 2 抽查2% 3
表4.5.2-2 隔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2 搭接宽度(mm)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4 搭接处透水点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50,0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不多于1个点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每200m检查4处 1 抽查2% 2 抽查2% 2 每缝 3
表4.5.2-3 过滤排水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2 搭接宽度(mm)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50,0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每200m检查4处 1 抽查2% 3 抽查2% 3
表4.5.2-4 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2 搭接宽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符合设计施工规定 每200m检查4处 1
≥50(横向) 抽查2% 3
3
粘结力(N)
≥150(纵向)
≥20
抽查2% 3
4.5.3 外观鉴定
1) 土工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减1~2分。 2) 土工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减直~2分。 5.6 浆砌排水沟 5.6.1 基本规定
1) 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2) 浆砌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3) 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
4) 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5.6.2 实测项目 见表5.6.2。
表5.6.2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 规定值或允许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偏差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或尺量:每200m测1
5处
3 沟底高程(mm) +15 水准仪:每200m5点 2
墙面直顺度(mm)或坡30或不陡于设20m拉线、坡度尺:每200m4 1
度 计 测2处
5 断面尺寸(mm) ±30 尺量:每200m测2处 2 6 铺砌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200m测2处 1 7 基础垫层宽、厚(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200m测2处 1
检 查 项 目
5.6.3 外观鉴定
1)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2) 沟底不得有杂物。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5.7 盲 沟 5.7.1 基本规定
1) 盲沟的设立及材料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和施工规范规定。
2) 反滤层应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性材料分层填筑。 3) 排水层应采用石质坚硬的较大粒料填筑,以保证排水孔隙度。 5.7.2 实测项目 见表5.7.2。
表5.7.2 盲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沟底高程(mm) 土15 水准仪:每10~20m测l
处
2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20m测1处 5.7.3 外观鉴定
1) 反滤层应层次分明。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2) 进出水口应排水通畅。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6.9 锥、护坡 6.9.1 基本规定
1) 石料质量、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锥、护坡基础埋置深度及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3) 砌体应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
4) 锥、护坡填土密实度应达成设计规定,对坡面刷坡整平后方可铺砌。 6.9.2 实测项目 见表6.9.2。
表6.9.2 锥、护坡实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局
顶面高程(mm) ±50 1
限性50m时至少2点
2m直尺:锥坡检查3处,护坡
表面平整度(mm) 30 1
每50m检查3处
坡度 不陡于设计 坡度尺量:每50m量3处 1 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100m检查3处 2 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 1
权值
1 1
6.9.3 外观鉴定
1) 表面平整,无垂直通缝。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2) 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6.10 砌石工程 6.10.1 基本规定
1) 石料质量、规格及砂浆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2) 砌块应错缝砌筑、互相咬紧;浆砌时砌块应坐浆挤紧,嵌缝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干砌时不松动、无叠砌和浮塞。
6.10.2 实测项目 见表6.10.2-1及表6.10.2-2。
表6.10.2-1 浆砌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1△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顶面高程料、块石 ±15 水准仪:每20m检查32 1
(mm) 片石 ±20 点 竖直度或料、块石 0.3% 吊垂线:每20m检查33 2
坡度 片石 0.5% 点
料石 ±20
断面尺寸4△ 块石 ±30 尺量:每20m检查2处 2
(mm)
片石 ±50 料石 10
2m直尺:每20m检查5
5 表面平 块石 20 2
处
片石 30
表6.10.2-2干砌片石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每20m测3点 1
尺量:每20m或自然段,长宽各3
2 外形尺寸(mm) ±100 3
处
3△ 厚度(mm) ±50 尺量:每20m检查3处 3 4 表面平整度(mm) 50 2m直尺:每20m检查5处 2 6.10.3 外观鉴定
1) 砌体边沿直顺,外露表面平整。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2) 勾缝平顺,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7.8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7.8.1 基本规定
1) 土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土块要经粉碎。
2) 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块灰须经充足消解才干使用。
3) 石灰和土的用量按设计规定控制准确,未消解生石灰块必须剔除。 4) 路拌深度要达成层底。
5) 混合料处在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6) 保湿养生,养生期要符合规范规定。
7.8.2 实测项目 见表7.8.2。 表7.8.2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基层 底基层
项次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其他公路 其他公路
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
压实度代表值 - 95 95 93 按附录B检查,每1△
(%) 极值 - 91 91 200m每车道2处
3m直尺:每200m
2 平整度(mm) - 12 12 15
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
3 纵断高程(mm) - +5,-15 +5,-15 +5,-20
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
4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4个断面
厚度代表值 - -10 -10 -12 按附录H检查,每5△
(mm) 合格值 - -20 -25 -30 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
6 横坡(%) - ±0.5 ±0.3 ±0.5
测4个断面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规定 符合设计规定 按附录G检查 7.8.3 外观鉴定
1)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不符合规定期,每处减1~2分。 2) 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规定期,每处减1~2分。 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7.12.1 基本规定
1) 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碎石、砂砾、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规定。 2) 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权
值 3 2 1 1 2 1 3
3) 混合料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
4) 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
7.12.2 实测项目见表7.12.2。表7.12.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基层 底基层 权
项次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值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其他公路 其他公路
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
代表值 98 98 96 96 按附录B检查,
压实度1△ 每200m每车道23
(%) 极值 94 94 92 92
处
弯沉值
2 符合设计规定 符合设计规定 按附录I检查 3
(0.Olmm)
3m直尺:每200m
3 平整度(mm) 8 12 12 15 2
测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
4 纵断高程(mm) +5,-10 +5,-15 +5,-15 +5,-20 1
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1
4处
代表值 -8 -10 -10 -12 按附录H检查,厚度6△ 每200m每车道12
(mm) 合格值 -15 -20 -25 -30
点
水准仪:每200m
7 横坡(%) ±0.3 ±0.5 ±0.3 ±0.5 1
测4个断面 7.12.3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不符合规定期,每处减1~2分。 9 涵洞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1 每道涵洞为一个分部工程,包含洞身各部分构件和洞口、填土等分项工程。
9.1.2 跨径或全长符合涵洞标准的通道,按本章的规定进行评估。
9.1.3 带有急流槽的涵洞,急流槽作为涵洞的一个分项工程,按本标准第6.10节评估。
9.1.4 钢筋混凝土涵洞除按本章规定评估外,还应涉及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
9.1.5 明涵的铺装可按本标准第8.12节的有关规定评估。 9.1.6 涵台若设桩基础,按本标准第8.5.2或8.5.3条评估。 9.2 涵洞总体 9.2.1 基本规定
1) 涵洞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行。 2) 各接缝、沉降缝位置对的,填缝无空鼓,裂缝、漏水现象:若有预制构件其接缝须与沉降缝吻合。
3) 涵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等杂物。 9.2.2 实测项目见表9.2.2。
表9.2.2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1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检查2处 2
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2
2△ 流水面高程(mm) ±20 3
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检查3~5处 1 4 长度(mm) +100,-50 尺量:检查中心线 1 5△ 孔径(mm) ±20 尺量:检查3~5处 3 6 净高(mm) 明涵土20,暗涵±50 尺量:检查3~5处 1 注:实际工程无项次3时,该项不参与评估。 9.2.3 外观鉴定
1) 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2) 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3) 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2~4分。 4) 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一致。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检 查 项 目
轴线偏位(mm)
9.3 涵台 9.3.1 基本规定
1) 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混合材料及石料的强度、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须满足设计规定。 3) 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4) 砌块应错缝、坐浆挤紧,嵌缝料和砂浆饱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9.3.2 实测项目见表9.3.2。
表9.3.2 涵台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涵台断面尺片石砌体 2
寸(mm) 混凝土 9.3.3 外观鉴定
1) 涵台线条顺直,表面平整。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2) 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不符合规定期,每超过0.5%减3分;深度超过1cm者必须解决。
3) 砌缝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9.4 涵管制作 9.6 盖板制作 9.6.1 基本规定
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分块施工时接缝应与沉降缝吻合。 3) 板体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9.6.2 实测项目见表9.6.2。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或F检查 +30,-10
尺量:检查3~5处
+20,-10
权值 3 1
表9.6.2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
项次 1△ 检 查 项 目 混凝土强度(MPa)
明涵
2△ 高度(mm)
暗涵 现浇
3 宽度(mm)
预制 4 长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10,-0
2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抽查30%的板,
±20 每板检查3个断面
1
±10
尺量:抽查30%的板,
+20,-10 1
每板检查两侧
9.6.3 外观鉴定
1) 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不符合规定期每处减0.5~2分。
2) 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不符合规定期,每超过0.5%减3分:深度超过lcm者必须解决。
3) 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减1~3分,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期超过0.15mm必须解决。 9.7 盖板安装 9.7.1 基本规定
1) 安装前,盖板、涵台、墩及支承面检查必须合格。 2) 盖板就位后,板与支承面须密合,否则应重新安装。
3) 板与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与沉降缝吻合。 9.7.2 实测项目见表9.7.2。
表9.7.2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1 2 检 查 项 目 支承面中心偏位(mm)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0 尺量:每孔抽查4~6个 2 10 尺量:抽查20% 1
9.7.3 外观鉴定
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9.8 箱涵浇筑 9.8.1基本规定
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须满足设计规定。 3) 箱体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9.8.2实测项目见表9.8.2。
表9.8.2 箱涵浇筑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高度(mm) +5,-10 尺量:检查3个断面 1 宽度(mm) ±30 尺量:检查3个断面 1
明涵 +10,-0
顶板厚(mm) 尺量:检查3~5处 2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侧墙和底板厚(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检查3~5处 1
2m直尺:每10m检查2处
平整度(mm) 5 1
×3尺
9.8.3 外观鉴定
同本标准第9.6.3条规定。 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9.11.1 基本规定
1)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 砌块的强度、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3)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
4) 砌块应分层错缝砌筑,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 5) 抹面应压光、无空鼓现象。 9.11.2 实测项目见表9.11.2。
表9.11.2 一宇墙和八字墙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检 查 项 目 砂浆强度(MPa) 平面位置(mm) 顶面高程(mm) 底面高程(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50 经纬仪;检查墙两端 ±20 水准仪:检查墙两端 ±20 水准仪:检查墙两端
权值
4 1 1 1
5 6 竖直度或坡度(%) 断面尺寸(mm) 0.5 不小于设计 吊垂线:每墙检查2处 尺量:各墙两端断面 1 1
9.11.3 外观鉴定
1) 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不符合规定期减1~3分。 2) 砂浆抹面平整、直顺,无麻面、裂缝,色泽均匀。不符合规定期,减1~2分。 9.12 锥坡
涵洞锥坡按本标准第6.9节评估。 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附表A-1 一般建设项目的工程划分
分项工程
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等 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
排水工程(1~3km路段) 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
跌水,急流槽*,水簸箕,捧水泵站等
路基工程 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或(每10km人行天桥,渡槽(每座) 浇筑*,桥面*,栏杆,人行道等 或每标段) 基础及下部构造*,重要构件预制、安装或
涵洞、通道(1~3km路段)
浇筑*,填土,总体等
挡土墙*,墙背填土,抗滑桩*,锚喷防护*,
砌筑防护工程(1~3km路段)
锥、护坡,导流工程,石笼防护等
大型挡土墙*,组合式挡土墙基础*,墙身*,墙背填土,构件预制*,构*(每处) 件安装*,筋带,锚杆、拉杆,总体*等
路面工程 底基层,基层*,面层*,垫层,联结层,(每10km或路面工程(1~3km路段)* 路缘石,人行道,路肩,路面边沿捧水系每标段) 统等
扩大基础,桩基*,地下连续墙*,承台,沉井*,桩的制作*,钢筋加工安装及安装,
基础及下部构造*(每桥或每
墩台身(砌体) 浇筑*,墩台身安装,墩台
墩、台)
帽*,组合桥台*,台背填土,支座垫石和
桥梁工程 挡块等 ③(特大、重要构件预制*,其他构件预制,钢筋加工大中桥) 及安装,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粱板安
装,悬臂拼装*,顶推施工粱*,拱圈节段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预制,拱的安装,转体施工拱*,劲性骨架拱肋安装*,钢管拱肋制作*,钢管拱肋安装*,吊杆制作和安装*,钢粱制作*,钢梁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① (1~3km路段)②
上部构造现场浇筑*
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防护工程 引道工程 桥梁工程*(每座)
互通立交
主线路基路面工程*(1~3km路
工程 见路基、路面等分项工程
段)
路基*,路面*,通道*,护坡,挡土墙*,
匝道工程(每条)
护栏等
总体 隧道总体*等 明洞 明洞浇筑,明洞防水层,明洞回填*,等
洞口开挖,洞口边仰坡防护,洞门和翼墙
洞口工程
的浇(砌) 筑,截水沟、洞口捧水沟等
洞身开挖 洞身开挖*,(分段)等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钢
隧道工程
洞身衬砌 筋网支护,仰拱,混凝土衬砌*,钢支撑,
衬砌钢筋等
防排水 防水层,止水带、捧水沟等 隧道路面 基层*,面层*,等 装饰 装饰工程 辅助施工措施 超前锚杆,超前钢管等 声屏障(每处) 声屏障
环保工程 分隔带绿化,路侧绿化,互通立交绿
绿化工程(1~3km路段或每处)
化,服务区绿化,取弃土场绿化等
标志*(5~lOkm路段) 标志*
交通安全
标线、突起路标(5~lOkm路段) 标线*,突起路标等
设施(每
波形梁护栏*,缆索护栏*,混凝土护栏*,
20km或每护栏*、轮廓标(5~lOkm
轮廓标等
路段) 标
防眩设施(5~lOkm路段) 防眩板、网等
段)
隔离栅、防落网(5~lOkm路段) 隔离栅、防落网等
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闭路电视监视
机电工程 监控设施 系统,可变标志,光电缆线路,监控(分)
中心设备安装及软件调测,大屏幕投影系
安装,钢梁防护*等
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重要构件浇筑*,其他构件浇筑,悬臂浇筑*,劲性骨架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拱*等
桥梁总体*,桥面防水层施工,桥面铺装*,钢桥面铺装*,支座安装,搭板,伸缩缝安装,大型伸缩缝安装*,栏杆安装,混凝土护栏,人行道铺设,灯柱安装等
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石笼防护,砌石工程等
路基*,路面*,挡土墙*,小桥*,涵洞*,护栏等
桥梁总体,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或浇筑*,支座安装,支座垫石,桥面铺装*,护栏,人行道等
通信设施
收费设施
低压配电设施 照明设施
隧道机电设施
统,地图板,计算机监控软件与网络等 通信管道与光电缆线路,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数字程控互换系统,紧急电话系统,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电源等
入口车道设备,出口车道设备,收费站设备及软件,收费中心设备及软件,1C卡及发卡编码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内部有线对讲及紧急报警系统,收费站内光,电缆及塑料管道,收费系记录算机网络等 中心(站)内低压配电设备,外场设备电力电缆线路等 照明设施
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环境检测设备,报警与诱导设施,可变标志,通风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隧道监控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隧道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低压供配电等
房屋建筑(按其专业工程质量检查评估标准评估)
工程 注:①表内标注*号者为重要工程,评分时给以2的权值;不带*号者为一般工程,权值为1。
②按路段长度划分的分部工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取低值,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取高值。
③斜拉桥和悬索桥可参照附表A-2进行划分。 ④护岸参照挡土墙。 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估
B.0.1 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沥青层压实度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为准。
对于特殊干旱、潮湿地区或过湿土,以路基设计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估。
B.0.2 标准密度应作平行实验,求其平均值作为现场检查的标准值。对于均匀性差的路基土质和路面结构层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补标准密度实验,求得相应的标准值,以控制和检查施工质量。
B.0.3 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3km长的路段为检查评估单元,按本标准各有关章节规定的检测频率进行现场压实度抽样检查,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细粒土现场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孔取样蜡封法。应用核子密度仪时,须经对比实验检查,确认其可靠性。
检查评估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线)为:式中: K=k-ta/√ ̄n*S≥K0
式中:K—检查评估段内务测点压实度的平均值;
ta—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ta见附表B。 采用的保证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9%,路基、路面面层为95%; 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5%,路基、路面面层为90%; S—检测值的标准差; n—检测点数;
K0—压实度标准值。
路基、基层和底基层:K≥K0,且单点压实度Ki所有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时,评估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当K≥K0,且单点压实度所有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 K 保证率 99% n 95% 90% 保证率 n 99% 95% 90% 1 22.501 2 4.021 3 2.270 4 1.676 5 1.374 6 1.188 7 1.060 8 0.966 9 0.2 10 0.833 11 0.785 12 0.744 13 0.708 14 0.678 15 0.651 16 0.626 17 0.605 18 0.586 19 0.568 4.465 2.176 1.686 1.0 1.177 0.819 0.953 0.686 0.823 0.603 0.734 0.544 0.670 0.500 0.620 0.466 0.580 0.437 0.546 0.414 0.518 0.393 0.494 0.376 0.473 0.361 0.455 0.347 0.438 0.335 0.423 0.324 0.410 0.314 0.398 0.305 0.387 0.297 21 0.552 22 0.537 23 0.523 24 0.510 25 0.498 26 0.487 27 0.477 28 0.467 29 0.458 30 0.449 40 0.383 50 0.340 60 0.308 70 0.285 80 0.266 90 0.249 100 0.236 >100 2.3265 0.376 0.367 0.358 0.350 0.342 0.335 0.328 0.322 0.316 0.310 0.266 0.237 0.216 0.199 0.186 0.175 0.166 1.49 0.2 0.282 0.275 0.269 0.2 0.258 0.253 0.248 0.244 0.239 0.206 0.184 0.167 0.155 0.145 0.136 0.129 1.28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