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认为全醉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杜甫作为一个现代主义诗人,在描写八仙的过程中,用了众多浪漫主义手法,以夸张与想象的方式,揭示每个诗人的志向抑或无奈。这很有可能是酒的功劳。 作为一个揭露现实的作品,杜甫没有像原来那样大篇幅地直白叙述与直接议论,如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而是像绘画一般描绘出不同的醉酒形态,让读者猜测其中蕴含的时代色彩。比如,眼花落井水底眠,揭示贺知章作为朝堂与知识分子,对于当今时弊非但没有正面抗争,反而选择出家回乡,如同一只眼花落井的人,眼界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如果杜甫没有醉,而是清醒的,他的想象力与笔触不会那样豪放不羁,也不敢如此直接地评述当时声名显赫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