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几点措施
作者:穆会平 刘雪菊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影响因素,采取护士院内外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带教培训。对穿刺难度较大的小儿安排技术熟练的护士操作,建立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登记本。在周会上加以分析讨论,不定期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技能考查。并将考试成绩直接与效益奖金挂钩等管理措施。结果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由实施前的75.0%上升到实施后的96.0%。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由75.0%上升到95.0%。结论 保持良好的心态的同时,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在整个穿刺过程中只要做到稳、准、轻、妥,再加上穿刺后针头适当固定和家长有效的看护,就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方法;措施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2周岁以内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1],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但小儿血管细且易哭闹、不合作,家长在旁边的关心又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所以提高其穿刺成功率是为了减少患儿痛苦和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提高护理质量,并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现就本人近5年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几点措施简述如下。
1穿刺成功几点方法
1.1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取得患儿与家长的默契配合 大多数患儿对静脉穿刺非常害怕,仅靠家长的安慰是不够的,护士应充分理解患儿,多给与安慰和解释。为此护士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不同心理反应 ,对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患儿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例如:1~3个月患儿基本上没什么反应;3个月~1周岁患儿第1次大多无反应,从第2次开始就知道要扎针了,很紧张、很害怕,穿刺时不合作,这时护士就要非常耐心地安慰患儿,切忌急躁;1周岁以上的患儿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自制力,护士可充分利用小儿好玩、好模仿和好胜的心理,采用不同方法转移其注意力,使患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比如给其不同的玩具,或讲些英雄人物和勇敢人物的故事,或给其戴高帽子等;如果穿刺失败,患儿家长多不能接受,并进一步波及患儿,加大再次穿刺的难度,所以护士要预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其理解和积极有效的配合。另外,儿科护士要化淡妆、精神饱满、态度亲切、举止文明、增加患儿初次见面时对你的好感,取得其信任。
1.2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作为儿科护士,必须要有过硬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要熟悉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及血管特点,要熟练的掌握穿刺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达到一针见血,避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1创造良好的心境,选择合适的体位 护士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的成败,而良好的心境则是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2]。在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要视患者如亲人,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顾虑重重但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患儿哭闹、反抗、乱动以及家长喋喋不休时 ,我们要镇定自若,切不可手脚失措。总之,具有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顺利进行穿刺操作。当穿刺者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可取坐位或站位,以利于穿刺为宜。同时要求配合者用适当的力度固定患儿头部。         1.2.2正确鉴别动静脉,充分暴露静脉 头皮静脉外观呈微蓝色,管壁薄、固定,无搏动;而动脉血管外观呈紫红色,管壁厚、易滑动,有搏动感[3]。如果误入动脉血管,在向内推注药液时局部会出现树枝状苍白,患儿表现为痛苦或尖叫。此时应立即停止注射药液,准备重新穿刺。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管径细小,又不能扎止血带,故其充盈度较周围静脉差,穿刺时应剃净穿刺部位周围的毛发,使头皮静脉充分暴露,便于穿刺。
1.2.3选取适宜针头,任选进针方向 因小儿头皮静脉细小,要注意选取合适的针头。一般情况下,选取5-5号半针头即可。对头皮静脉较细者选择4-4号半针头,其斜面不易过长 ,否则容易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无静脉瓣,呈树状分布,不易造成阻力,向心或离心穿刺对输液均无妨 碍[4]。因此操作者可以任意选择进针方向。
1.2.4改良后的穿刺方法 穿刺前的准备:依次连接好抽有0.9%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头皮针,穿刺前操作者应将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要穿刺静脉的上下端,绷紧皮肤,阻断血流,使血管充盈、变直,清晰易扎,右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 cm处将针为近乎平行(10°~15°)刺入皮肤,沿血管方向慢慢进针,当针尖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此时再将针头推进少许以利固定(斜面全部进入血管),若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如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无回血者可推入极少量液体,局部无隆起现象,周围组织不变白推之通畅无阻,即可证实穿刺成功[5]。这种穿刺方法较之传统的头皮针连接在输液器上直接穿刺,成功率要高很多。由于头皮静脉表浅、细小、迂曲,操作者要凭借手感、心感去体会,在看准而且觉得有把握时再进针,切忌盲目进针,这是穿刺成功的关键[6]。当然室内光线应尽可能充足,以利于一扎即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①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取得患儿与家长的默契配合;②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訩操作者要有良好的心态;?訪正确鉴别动静脉,充分暴露血管;?訫改良后的穿刺方法:用抽有0.9%生理盐水的5 mL注射器连接头皮针进行穿刺,成功后连接输液器;?訬穿刺成功后针头的固定和家长有效的看护。         1.2.5穿刺后
1.2.5.1穿刺成功后针头的固定也是关系到穿刺成功的重要环节。确定穿刺成功后,首先用1根胶布黏在针柄的前2/3处,同时左手拇指垫在针柄下方,食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个干棉签头部,再用第2根带无菌纱布的胶布遮盖在针眼处,第3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形固定于针柄两侧,把头皮针塑料管向上自然变成一个小圆后,用第4根胶布固定,用第5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末端固定在患儿左侧或右侧的耳廓或耳垂上[7]。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比如:将长于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围3~5 cm的一段中胶布有胶的一面对折,只留两头不对折,既避免于黏住患儿头发有利于拔针,又能起到有效固定的作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         1.2.5.2指导家长有效地看护,以防患儿及家长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穿刺成功后,指导家长将患儿的一手夹在腋窝下,并将患儿的穿刺部位朝外,家长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呈\"喂奶\"姿势。         2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操作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的同时,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在整个穿刺过程中只要做到稳、准、轻、妥,再加上穿刺后针头适当固定和家长有效的看护,就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菊兰.如何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J].2005,12(12):101.         [2]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20.
[3]刘艳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8):241-242.
[4]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6(22):3679-3680.
[5]刘丽娜.脑瘫患儿不同部位穿刺时依从性的比较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29(14):147-148.
[6]马艳梅,姚巧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04:159-160.         [7]张红艳,董美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7,6(2):68-69.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