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1期 此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大部分患者存在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左卡尼汀的缺乏不但会对r—HEPO产生抵抗,还会缩短红细 胞寿命,左卡尼汀可通过食物摄入或者是内源性合成,具有提 供能量、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等作用,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代 谢,提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_2]。而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 者由于体内蓄积的毒素和胃肠道反应使得自身从食物中摄取 变得困难,加上左卡尼汀本身分子量小、水溶性好,不易与血浆 蛋白结合等特点,在透析过程中与肌酐等小分子物质同时被清 除,因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引起左卡尼汀缺乏,造成全身 乏力、肌肉痉挛、食欲不振、心律失常等。 本组研究发现,采用左卡尼汀联合r—HEPO治疗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提高患者的HCT、Hb水平和改 善肾性贫血,两者联合用药还能减少r—HEPO的用量。左卡 尼汀之所以能有效改善患者。肾性贫血,是因为左卡尼汀具有的 综合作用,即能降低氧化应激和红细胞脆性,促进脂质代谢和 蛋白质合成,更有延长红细胞寿命和缺血保护等作用l3]。根据 本组研究发现左卡尼汀的联合用药还能降低患者血压升高的 发生率。在r—HEPO使用中血压升高是最主要不良反应,笔 治疗组中所用r—HEPO的药量较少的缘故。对于左卡尼汀本 身是否有能控制血压升高的作用,目前还不能确定。本研究 中,左卡尼汀联合用药和r—HEPO单独用药比较,联合用药可 以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T和Hb水平,使其贫血 现象缓解,还能减少r—HEPO的用量,同时还能减低不良反应 (血压升高、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 量,因此我们认为,维持性血液析患者应用左卡尼汀联合r— HEPO治疗肾性贫血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Eli黄劬,吕玉凤,董海燕.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 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临床观察EJ].当代医学,2011, 17(33):129—131. E2]谢军.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 。肾性贫血临床探讨l-J].北方药学,2Ol2,9(7):lO8一lO9. E3]黄珍珍,兰雷,江沽龙.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对维持性血 透患者贫血治疗的临床观察EJ].中外医学研究,2OlO,8 (11):29—31. 者认为治疗组中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之所以比对照组低是因为 收稿日期:2o12—12—17 29例不典型性脑脊液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蒙喜斯,孙杰莲 (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 武鸣 530100 E—mail:mengxita@163.corn) 摘 要:目的 分析不典型性脑脊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不典型性脑脊液的化脓性脑膜 炎的特点、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以意识障 碍、抽搐、耳聋症状为首发表现,脑脊液检查中29例白细胞计数均低于500×lO /L,4例蛋白正常,8例葡萄糖含量正 常,3例氯化物正常,29例脑脊液培养均找到致病菌。结论 对发热、持续头痛,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的患 者,应高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疾病早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或部分致病菌脑脊液检查结果可不典型,可通过多次复查腰 穿或脑脊液培养而确诊。 关键词:脑膜炎,细菌性;脑脊髓液 中图分类号:R5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817(2013)01—0024—02 doi:10.3969/J.issn.1001—5817.2O13.01.012 化脓性脑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之一,临床以发热、头痛、呕吐及意识改变、脑膜刺激征和脑脊 1.3.2 脑脊液检查 29例脑脊液压力均升高,其中> 39.99kPa7例;26.66~39.99kPa 9例;23.99~2G.53kPa 13例。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8例,毛玻璃样5例,浅黄11例,灰白稍浊5 液改变为特征,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自2007 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化脓性脑膜炎中,有29例脑 脊液不典型,现对其临床资料、脑脊液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 总结如下: 例。白细胞计数(11~100)X 10 /L 23例,白细胞计数(101~ 500)×10 /L 6例。蛋白正常4例,500mg/L<蛋白<1 000mg/L 13例,蛋白1 000 2 000mg/L 8例,蛋白>2 000mg/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5~82岁, 平均55.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天。合并有糖尿病7例,高 L 4例。葡萄糖>3.0mmol/L 8例,葡萄糖1.O~2.0mmol/L 7 例,葡萄糖<1.0mmol/L 14例。氯化物>120mmol/L 3例,氯 化物110.0~120.0mmol/L 5例,氯化物<110mmol/L 21例。 血压病4例,长期嗜酒6例。 1.2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呕吐27例次,寒战、头痛5例次, 脑脊液涂片检查中找到革兰氏菌17例。脑脊液培养结果:猪 链球菌I型7例,猪链球菌Ⅱ型6例,马链球菌4例,肺炎球菌 7例,草绿色链球菌3例,脑膜炎双球菌2例。血培养出草绿色 链球菌2例。 意识障碍、抽搐8例次,出现精神症状4例次,发热、咳嗽、头痛 7例次,发热、耳聋4例次,失语3例次。体征:颈抵抗29例次, 双侧克氏征阳性21例次,布氏征阳性8例次。入院时有发热 25例,其中低热12例,38.0 ̄C~38.9 ̄C 5例,>39℃8例,体温 正常4例。 1.3实验室检查 1.3.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X 10。/L 23例,外周 1.3.3影像及医技检查29例均行头颅CT扫描或头颅MRI 检查示脑萎缩5例,轻度脑积水3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沟、脑 回肿胀7例,未见异常1O例。脑电图示轻度异常9例,中度异 血白细胞计数(10~15)×10。/L 4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 ×10。/L 2例。全程C反应蛋白(CRP)均>50mg/L。 ~常11例,重度异常5例,未见异常4例。 1.4误诊和治疗 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7例,误诊为结核性 脑膜炎3例,误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14例,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2例,误诊为血管性头痛2例。 24— 2013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1期 入院后均予以脱水降颅内压、抗病毒、对症等治疗,有16例合 并有感染予以青霉素、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脑脊液培养出细 菌后均按化脓性脑膜炎予以大剂量青霉素和头孢曲松钠联合 抗感染治疗。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选用易透过血脑屏 障的抗生素。 2结果 亡有关。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定量改变与致病菌毒力强 弱、炎症浸润程度和纤维蛋白渗出等因素有关,在病程早期或 脑脊膜无粘连、无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时,蛋白增高可不明显 甚至正常。近年来常将CRP作为临床判断细菌感染的首选指 标[_7],本组29例患者全程CRP在治疗前均高于正常,考虑与细 菌入侵体内,产生大量炎性递质,使得肝细胞合成CRP,现加上 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大,致脑脊液中的CRP显著增高有关。经 抗生素治疗后脑脊液中CRP可显著下降。 21例头痛、呕吐、发热症状消失,脑脊液生化检查正常,脑 脊液培养阴性,临床治愈出院;4例头痛、发热症状消失,但出现 有双侧耳聋;3例因症状加重放弃治疗;1例出现脑积水、脑疝, 治疗无效后死亡。 3讨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在细菌毒素和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 用下,形成以软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为主的炎症反应,表 现为广泛性血管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渗出, 伴有弥漫性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在早期或轻型病例, 炎性渗出物主要在大脑顶部表面,逐渐蔓延至大脑基底部和脊 髓表面。严重者可有血管壁坏死和灶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头痛、呕吐及意识改变为主要 表现,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有多种,常见的病原菌为脑膜炎球 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 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且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 素敏感且副作用小_1]。但本组29例病例中,以猪链球菌为主 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在感染猪、马链球 菌的17例患者中,14例为饲养人员和屠宰工,这可能与患者职 业、接触史和不同地区致病菌不尽相同有关_2],也有部分报道 认为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可能与一些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有关0]。 化脓性脑膜炎典型的脑脊液检查示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明 显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但本组29例病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均低于500×IO。/L,甚至有23例白细胞计数低于100×10。/L, 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予以抗病毒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再次 复查腰穿行脑脊液检查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糖和氯化物降 低,脑脊液培养出致病菌后按化脓性脑膜炎予以治疗后症状明 显好转。有学者称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 可不典型,25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_4],本组有24例为 革兰氏阳性球菌。也有报道称部分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 胞计数不增高,可能与病程早期(<72h)、免疫功能低下、采集 脑脊液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本组有17例因发热、头痛而在 当地卫生院或诊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以致入院时出现脑脊液 白细胞计数偏低,有4例发热、头痛2天入院。在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中,脑脊液中糖含量对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脑脊液糖含量与血糖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葡 萄糖酵解程度有关,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在病原菌和破坏细胞 释放的葡萄糖酵酶作用下,脑脊液糖浓度下降。在本组有14 例糖明显降低,有8例糖正常。亦有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 液中糖、氯化物正常报道_6],考虑可能与治疗中输注液体含葡 萄液、氯化钠有关。部分病例因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或偏低,且脑脊液中自细胞计数升高不典型而误诊为病毒性脑 炎,考虑外周血白细胞低可能与白细胞大量吞噬细菌后自身死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出现以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改变 为主要临床表现,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改变不典 型,应多次复查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并尽快行脑脊液病原学检 查,病原学检查对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具有重要意义_8],如脑脊 液中找到细菌,即可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而不应以脑脊液中 自细胞总数、糖含量和脑脊液中生化指标变化作为确诊和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通过检测治疗前后 脑脊液CRP、82一m及sF水平变化,更能准确诊断化脓性脑膜 炎,较脑脊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等方法更快速、更准确_g]。近年 来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急性化脓性 脑膜炎有很大帮助_1 。 参考文献: Et]安得仲.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EM3.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5:319—425. E23 高静,钟建民.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I-j].江西医药,2011,46(10):960—962. [3]张文群.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1O例临床分 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0,9(2):78—79. E43方勇,骆俊,曹隽,等.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8例分析I-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2):104— 107. [53刘自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 2011,37(2):151—154. [6]杨胜超,董通,徐瑞贤,等.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E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20 —21. [7] 闫宏,冯有才.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和腺苷脱氨酶检测的 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6):444—445. Es] Shishov AS,Grigorevskaia UB,Gurianov AV,et at.The role of bacteria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diagnostic of bacte— rim infections with a syndrome of puru[ent meningitis[J].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1,U1(5):75 8O. [9]姜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蛋白含量改变 的临床分析口].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52 —1853. ElO]刘少强,陈惠,钟小玲,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 急性化脓性脑炎的临床价值r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 30(1):1—3. 收稿日期:2012—09—04;修回日期: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