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下雪了
一、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雪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探索用雪创作绘画作品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2.
雪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的介绍; 用雪创作绘画作品的实践。
三、教学准备
1. 2. 3.
用于介绍雪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的教具; 美术用具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 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画笔。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师生共同观察窗外下雪的景象,引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 学生们是否见过下雪的景象? – 雪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2. 介绍雪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 雪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晶体。 – 雪花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 雪具有轻盈、柔软的特点。 3. 探索用雪创作绘画作品的可能性。
– 让学生思考雪与绘画的结合,有哪些创作想象? – 列举一些创作想法,例如:用雪作为绘画中的颜料,在雪地上创作临时的绘画作品等。 4. 学生实践创作。
– 学生分组或进行创作,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 提供必要的美术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 引导学生观察雪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5. 展示与分享。
–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与分享。 –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创作心得和体验。 6. 总结与反思。
– – –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创作过程,分享感受与体会。 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创作想法和实践经验。
引导学生思考,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
五、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学校的美术老师或专业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授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和创作能力。
2. 可以进行相关的美术展览,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认可。
六、教学评估
1. 2.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意发挥情况。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反思
1. 2. 3.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雪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是否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是否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本节美术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了解雪的形成原理和特点。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能够互相欣赏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评估和反思,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