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胃镜套扎止血 治疗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随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套扎术,20例进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结果 2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例(92.6%)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及择期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结论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套扎术
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 bleeding, evb)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病死率极高。近年来,内镜介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内镜下套扎法,由于曲张静脉消失快,并发症相对较少,而且技术较易掌握,再出血率低,已逐渐成为ev的首选内镜下治疗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evb患者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 总结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男23例,女4例,年龄42~61岁,平均年龄48.3岁。其中18例为肝炎后肝硬化,9例为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例,b级18例,c级6例。食管静脉曲张分度采用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1]:f2级9例,f3级18例。 1.2 选择标准 (1)实验室及其它铺助检查(b超或ct)证实为肝硬化者。(2)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者。(3)有一次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史。(4)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有胃镜检查禁忌证。(2)有严重的胃底静脉曲张。(3)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史或慢性肾功能不全。(4)合并肝癌或其它肿瘤者。
1.4 治疗方法 材料:套扎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bl6)。胃镜为olympus gifq180。操作:患者左侧卧位于检查台上,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取出活动假牙,双腿屈膝。常规胃镜检查了解静脉曲张的分布、形态及表面有无溃疡、糜烂、红色征等,然后退出内镜,安装好结扎器后再次进镜,内镜插入食管后,边注气边观察曲张静脉的情况,在贲门口上约5 cm处仔细辨认和选择曲张静脉结扎点[1],尽量避免表面有溃疡、糜烂、明显红色征和血管壁菲薄的曲张静脉,转动大小旋钮将内镜前端透明帽正面抵住欲套扎的曲张静脉,开启吸引器连续负压吸引,直至内镜下视野呈一片红色,然后转动操作牵引钮,待听到“咯”的一声,停止负压吸引并注气,可见被结扎的曲张静脉呈半球状,表面色泽逐渐变成深紫色,内镜转向其它曲张静脉继续结扎治疗,结扎点选在不同水平上,以免多个被结扎的曲张静脉阻塞食管腔引起吞咽困难,结扎完毕时,经牵引钮旁特殊通道向钳道内注射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及结扎部位是否理想等[2]。 1.5 治疗结果 本组2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3周复查胃镜,可见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15例,10例静脉曲张减轻,伴红色征阴性,半年内未再有出血和明显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