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试题  一、选择题
Ⅰ.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3.许多老科学家、老艺术家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非常怀念自己的中学时光,认为正是自己在中学阶段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勤奋钻研的精神、自主学习的习惯,为自己后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所有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读过初中
B.只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一定能成为科学家或艺术家  C.把握好中学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D.每个中学生都希望成为科学家或艺术家
8.初中生小丽很喜欢金鱼。在生物课学习的基础上,她又阅读了有关饲养金鱼的课外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开始了饲养小金鱼的试验。她饲养的小金鱼成活率高、品种多。这说明()  A.初中生的课堂知识已经没必要学了
B.多阅读科学书籍,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C.课外学习比课堂学习更重要D.每一个初中生都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9.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对我们初中学习生活的启示是()  A.我们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B.把握好初中学习生活,我们就无忧无虑了  C.学习要注意方法D.把握好初中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话的内涵是()  A.早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B.少年时光是最美的,要抓紧时间玩  C.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勉励自己和他人D.应当抓住学习的宝贵时间,时光不等人
12.下列属于劝学格言或勤奋苦读故事的是()
①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②积雪囊萤③凿壁偷光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Ⅱ.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3.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应该()  A.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B.结合老师的教学特点
C.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D.不能借鉴任何人的学习方法
14.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把握好每个学习环节的质量。这些学习环节包括()
A.课后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B.星期日休息、游玩  C.课前认真预习D.上课时专心听讲  15.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弹性原则B.自然原则C.增强原则D.随心所欲原则
16.进入初中换了新的环境以后,杨帆感到很不习惯,朋友少了,作业多了,成绩降了„„如果你是杨帆,怎么应对这些烦恼()
A.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环境B.为力,随它去吧
C.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D.制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寓意是()  A.要知道天有多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测量  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C.在学习上要想有收获,就必须去实践,探索世界的奥秘  D.要知道地有多厚,就必须亲自到深溪去探测
18.进入初中后,总是能听到有的同学抱怨时间不够用,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  A.从来就不制订学习计划B.做事拖拉
C.执行学习计划没有恒心D.制订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19.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以下学习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属于良好的学习方法()  A.课上从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参加讨论  B.课外时间没有一定的计划,想起什么就做什么  C.每科都有笔记本,笔记认真、有条理  D.学新课前,积极作预习
20.学习中有苦也有乐,但在有些国家,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有些儿童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  A.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习权利  B.学习中充满了痛苦,不如不上学  C.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D.要正确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认识到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多么快乐  二、判断题
21.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取决于课前预习的质量。()
22.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各有特点,但是我们也可以参考别人的良好学习方法。()  23.学会做学习的“管理者”,我们首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  24.自主学习就是可以不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25.小光上初中后学习成绩下降,肯定是因为他学习不努力、不用功。()  26.初中生年龄小,应
该只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必要去涉猎书本以外的知识。()  27.学习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8.小元进入初中后,觉得自己的年龄还小,什么事情都应该跟着老师走,自主学习是上高中以后的事。()
29.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孤陋寡闻的人都没有朋友。()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说明学习中到处是苦,没有快乐。()  三、简答题
31.歌曲《童年》中唱道:“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请你结合这段歌词和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四、辨析题
32.初中生小伟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所以其他同学只要完全按照小伟介绍的学习经验去做,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五、分析说明题
33.七年级(1)班的自习课上,小刚正在做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这时他听到同桌小伟在读英语,这让他想到了英语老师中午就要检查短文的背诵,如果通不过,那就„„于是他迅速掏出英语书来。读着读着,突然想到下节课就要上数学了,数学老师说最好提前预习一下,熟悉一下数学公式,于是小刚又翻看了数学课本„„小刚的脑子乱糟糟的,想法很多,什么都要花时间,可是现在先干什么呢?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小刚的做法可取吗?请你给他一些好的建议。
六、探究体验题
34.进入初中,随着我们接触的知识逐渐增多,我们的记忆任务也就相应增加,你是否在英语单词、语文范文、数学公式的记忆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想不想解决这些困难?也许接下来的这段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
奇妙的记忆术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一份实验报告,成为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他的实验得出了记忆遗忘的时间。     时间间隔 刚刚记忆完毕 20分钟之后 1小时之后 8~9个小时后 1天后 2天后 6天后 一个月后 记忆量 100% 58.2% 44.2% 35.8% 33.7% 27.8% 25.4% 21.1% 艾宾浩斯又根据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先快后慢”原则。再仔细观察这条曲线,你会发现,习得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大约只剩下原来的25%„„
我原来课后________复习(及时,不及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今后,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选择题1.B2.B3.C4.B5.A6.B7.D8.B9.D10.D11.B12.A13.ABC14.ACD  15.ABC16.ACD17.BC18.ABCD19.CD20.ACD
二、判断题21.×22.√23.×24.×25.×26.×27.√28.×29.×30.×  三、简答题
31.我们应该学会自主学习,珍惜时光,并能够科学地安排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四、辨析题
32.此观点错误。学习方式和方法应因人而异。适合自身实际,能更有效促进自身进步的方法就是可取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方法适合自身特点,但并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其他同学只有不断尝试、努力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全照抄照搬别人的学习方式是不行的。  五、分析说明题
33.小刚的做法不可取。建议,了解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此来制订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合理、科学、有效地安排时间和分配时间,以保证忙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