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6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I.28 No.6 2006年12月 J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Natural Sciences) Dee.2006 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优化设计 杜国锋 江楚雄 (1.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6.5建立内隔板外伸式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模型,进行 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通过优化 隔板形状,减小了隔板与钢梁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通过改变隔板外伸尺寸6并进行多次数值计 算,得出b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对边节点和角节点数值模拟,得出可以减小节点隔板悬伸距离n的 结论,方便了建筑外立面装修.实施这些优化措施,在不影响节点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节点 的适用性. 关键词:节点; 钢管混凝土; 优化设计; 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TU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2—948X(2OO6)06—0509-04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Column Steel Beam Frame Connections Du Guofeng Jiang Chuxiong (1.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Yangtze Univ.,Jingzhou 434023,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 ing,Wuhan Univ.,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diaphragm subassembly joints between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 bular columns are established by ABAQUS 6.5.It proves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S correct and the cal- culation results are reliable to compare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Optimizing the shape of diaphragm re~ duces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nection area of the diaphragm and steel beam.Changing the exserted size b of the diaphragm and calculating these different models educes the method of confirming 6:The numeri~ cal analyses of edge joints and corner joints educ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xserted distance can be minished and the convenience for building elevation decoration.Using these optimization measures improves joints ap— plicability on the basis of not influencing their bearing capacity. Keywords joint;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optimization design; finite element 节点是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的核心部位,起着 尽量简化节点构造等 ].以《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 传递内力、分配内力和保证结构整体性的作用,节点 计与施工规程》(CECS159:2004)[2]推荐的内隔板外 的力学性能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众多学者设计出型 伸式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方钢管 式和构造各异的节点,如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一 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进行了研究.鉴于普通内隔 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和钢梁一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等.也 板外伸式节点隔板与钢梁连接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 提出了节点设计原则,如:传力途径简捷明确、保证节 中现象,提出了优化措施,同时经过大量数值模拟得 点连接有足够的强度、节点连接应具有良好的延性、 出隔板外伸距离6的确定方法.为方便建筑外立面装 收稿日期t 2006一¨一28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O3ABAO59)I长江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oo4Zo9o4) 作者筒介{杜国锋(1975).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抗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1O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12月 5 4 O 3 O 2 0 口d善 l 修,通过对边节点和角节点数值模拟,得出可以减小 1.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0 O 0 O O O 0 O 节点隔板外边缘悬伸距离n的结论.通过对此类节点 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影响节点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提高 了节点的适用性.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1钢材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节点试验模型选用的钢材为Q235普通低碳钢, 内填C3o混凝土,具体情况见参考文献[3].根据弹 塑性理论,考虑所模拟节点为静力加载,所以钢材受 拉区按三线型应力一应变关系考虑,受压区按双线性 考虑,具体数值按材料性能试验参数(见表1)取用, 应力一应变关系见图1,屈服准则为Von Mises屈服 准则.大多数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破坏均为梁端弯 曲破坏,管内混凝土基本完好,因此按单轴受力本构 关系确定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曲线,见图2,屈服准则 采用Drucler—Prager屈服准则_4].由于模拟的为静载 试验,侧重点在对隔板的优化设计上,因此未考虑钢 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粘结. 表1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极限强度 弹性模量 材料 ,、▲ ’I-II-I , /(N・mm )/(10 MPa) . .  .,.  .. 0__/03-0.02-0.01 7/ ㈣ 应变 图1钢材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 图2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 6.5进行数值模 拟计算,在有限元建模中,对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均 采用三维实体单元(C3D20),这种单元是2O节点六 面体二次完全积分单元,对应力的计算结果很精确, 适于模拟应力集中问题,一般情况下没有剪切自锁问 题,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即沿X、y、Z坐标轴的平 移.这种单元适用于分析非线性问题,支持弹性、蠕变 及塑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 点,结构有限元模型见图3所示.在有限元数值模拟 中,按与模型试验相同的边界条件和工况输入轴压力 和梁端荷载,采用PYTHON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编 制命令流,进行静力分析. 图3有限兀模型 1.3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将ABAQUS 6.5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 了对比分析,图4为节点梁端的荷载一位移对比曲线, 从中可以看到,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 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较为准确,可以用于节点试 验模型的数值分析中. 至 禄 柱 图4梁端荷载一位移对比曲线 2 普通内隔板外伸式节点存在的问题 2.1 隔板与钢梁连接部位应力集中现象严重 对于普通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来讲, 外伸隔板与钢梁之间是焊接在一起的,一般钢梁的腹 板与柱壁焊接,钢梁上下翼缘与节点上下隔板焊接, 翼缘与隔板呈直角连接,此部位很容易产生应力集 中,并且受施工质量及焊缝本身强度的影响,此焊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6期 杜国锋等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优化设计 511 区域容易发生破坏.模型试验表明:翼缘与隔板连接 部位角点处在加载过程中应变增长最快,最先屈服, 然后塑性区域逐渐扩大,最后造成节点破坏,如图5 3 对普通内隔板外伸式节点进行优化 设计 3.1 改变隔板形状减小应力集中 所示.无论是框架中间节点还是边节点或角节点均存 在应力集中现象,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图6为梁 端塑性应变达0.000 8时,粱端应力分布云图,在连接 区域的角隅处产生应力集中. 模型试验中,在节点上隔板顶面粘贴了8片应变 花,详见参考文献[23.监测结果表明隔板4个角隅应 变很小,仅为0.000 3,这与数值模拟结果是一致的(4 图5 钢梁翼缘与隔板连接部位破坏 图6节点隔板与钢梁翼缘连接处应力集中 2.2边节点和角节点隔板悬伸影响建筑立面装修 边节点和角节点都有一条边或两条边与建筑外 立面重合.因此,在节点与建筑外立面重合处,隔板的 悬伸距离(见图7中尺寸口所示)将直接影响立面的 装饰与装修.隔板是否一定要悬伸,悬伸距离n应为 多少,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没 有直接说明.所以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对此问 题处理千差万别.为提高认识,基于试验和有限元数 值模拟,提出了优化设计建议. 钢 图7边节点和角节点 个角隅处应力仅为0.3831~37.85 Mpa),见图6,可 以将其切除.钢梁翼缘与隔板连接处之所以会存在应 力集中现象就在于此处刚度变化突然,应力扩散不均 匀.为减小应力集中,将节点隔板形状进行了优化设 计,将隔板角隅切掉,使四边形变成八边形(改进工 型),或在工型基础上将焊缝位置向梁中部偏移(改进 Ⅱ型),见图8所示.在所有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对普通型节点和改进工型节点进行数值计算,可以看 出,改进后的节点应力集中现象得以缓解(见图6和 图9),当粱端塑性应变为0.001时,梁端最大应力为 405.5 MPa,比改进前减小45.1 MPa.因应力集中部 位与焊缝在一起,对节点受力很不利,建议工程中采 用改进Ⅱ型节点. 图8节点隔板优化设计 图9改进I型节点受力模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12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12月 3.2减小隔板悬伸尺寸口方便建筑立面装修 对于内隔板外伸式方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 点来讲,内隔板有一定外伸距离可以保证上下柱与隔 板焊接的焊缝宽度和施工误差.因此边节点和角节点 与建筑外立面重合的隔板悬伸尺寸口必须保证留有 大于焊缝宽度的距离,并且充分考虑熔融透焊对钢材 性能的影响.另外,建筑立面装修的抹灰厚度一般为 1.5~2.0 cm,因此,隔板外伸尺寸可以考虑与抹灰厚 度相同.基于这一想法,将角节点模型隔板的悬伸尺 寸口分别定义为1.5 CITI、2.0 CITI、3.0 CITI、4.0 CITI、5.0 cm,梁端施加同样的荷载进行数值计算,图10(a)和 (b)分别绘出了口为1.5 cm和5.0 cm两种情况节点 应力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节点隔板悬伸距离的改 变对节点的应力分布模式没有影响,节点最大屈服应 力仅相差6.3 MPa,可以说基本没有影响.因此,边节 点和角节点隔板悬伸尺寸最小为1.5 cm是合适的. (a)n 1.5 cm (b)a一5.0 cm 图1O节点应力云图 4对内隔板外伸距离b的讨论 内隔板的外伸距离是指隔板伸出柱边的距离,见 图8中尺寸b所示.对于中间框架节点来说,隔板4 个方向外伸距离b相同,边节点和角节点隔板悬伸距 离n与外伸距离b不同.外伸距离b的确定要考虑施 工工艺和节点实际受力性能的影响,对于内隔板外伸 式节点大多以施工现场焊接为主,较少有工厂流水加 工的,因此要充分考虑现场焊接的定位误差、焊缝宽 度、焊接影响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理 论计算,以得到隔板外伸距离b的数值确定方法.基 于这一思想,选择b等于2 cm、3 cm、4 cm、5 cm、6 cm 几个宽度进行数值计算,对梁端最大应力区域(隔板 与钢梁连接部位)的最大应力、梁端荷载、梁端位移等 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梁 端荷载均为12 kN、连接部位产生的最大塑性应变均 为0.001时,随着隔板外伸宽度b的增加,隔板与 钢梁连接区域最大应力值逐渐减小,梁端位移也呈减 小趋势,可以得出宽度增加对节点受力有利的结论. 但b增加过宽将影响梁端塑性角的产生区域,也没有 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隔板外伸宽度b的 取值最小为2 cm,最大值为钢梁翼缘宽度的1/2. 表2隔板外伸宽度6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 外伸宽度梁端最大连接区域最大连接区域最大梁端最大 b/cm 荷载/kN 塑性应变 应力/MPa 位移/mm 12.00 0.001 470.56 19.63 l2.00 0.OOl 462.48 19。l2 12.OO O.OO1 45l_32 18.35 12.OO O.OO1 436.87 17.26 12.00 O.OO1 422.87 16.O2 5 结 论 (1)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 ABAQus 6.5可以用来模拟内隔板外伸式方钢管混 凝土柱一钢梁框架节点的受力过程,对节点进行优化 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改变节点隔板形状能有效地减小隔板与 钢梁翼缘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建议工程中采用改进 Ⅱ型节点. (3)为方便建筑立面装修,边节点和角节点隔板 悬伸距离n可以比外伸距离b小,可小到1.5 cm;中 间节点隔板的外伸距离b宜在2 cm~1/2钢梁翼缘 宽度之间取值. 参考文献: [1] 卢海林,吴军民,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选型与设 计E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2):42 43. [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M].北京:中国 计划出版社,2004. [3]刑丹.内置隔板式方形钢管混凝土节点性能研究ED]. 武汉:武汉大学,2005. [4] Ehab Ellobody,Ben Young,Dennis Lam.Behaviour of normal and 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 compact steel tube circular stub column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al Steel Research,2006,62:706—715. E5]庄茁,张 帆,岑 松.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与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王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