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53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53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左传》的全称是( ) (分数:2.00) A.《左氏春秋》 B.《春秋左氏传》√ C.《春秋内传》 D.《春秋外传》
解析:解析:《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2.《国语》的写作风格是( ) (分数:2.00) A.以记言为主√ B.以记事为主 C.以记人为主 D.以志怪为主 解析:
3.先秦诸子散文中,多为简短语录,且具辞约义丰特点的是( ) (分数:2.00) A.《老子》 B.《孟子》 C.《离骚》 D.《论语》√ 解析:
4.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 (分数:2.00)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解析:
5.“骚体”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 ) (分数:2.00) A.孔子的文章 B.屈原的文章√ C.宋玉的文章 D.贾谊的文章 解析:
6.被后世称为“亚圣”的是( ) (分数:2.00)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解析:解析: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所以后世往往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
7.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大都( ) (分数:2.00) A.奇伟瑰丽 B.平淡自然√ C.富丽精工 D.沉郁顿挫
解析:解析: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作家,风格平淡自然。
8.我国古代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是( ) (分数:2.00) A.陆游√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甫
解析:解析:陆游现存诗作9000多首,是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
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杜甫“三别”系列的是( ) (分数:2.00) A.《无家别》 B.《垂老别》 C.《新婚别》 D.《留别》√
解析:解析:杜甫“三别”系列分别是《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
10.“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指的是( ) (分数:2.00) A.柳宗元 B.白居易√ C.韩愈 D.刘禹锡
解析:解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是指自居易。
11.《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 (分数:2.00) A.文言短篇小说√ B.文言长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解析:解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12.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巅峰之作是( ) (分数:2.00)
A.《红楼梦》√ B.《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 D.《镜花缘》
解析: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者是( ) (分数:2.00) A.周作人 B.粱实秋 C.鲁迅√ D.余光中
解析:解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自嘲》。
1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枣朽的诗歌作品是( ) (分数:2.00) A.《女神》√ B.《猛虎集》 C.《孔雀胆》 D.《彷徨》
解析:解析: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是新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15.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 ) (分数:2.00) A.李大钊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解析:解析:胡适于《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
“从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文,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首倡白话文学,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16.东山魁夷在《心灵的镜子》中多次将大地比作( )
(分数:2.00) A.父亲 B.母亲√ C.自己 D.情人 解析:
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7.召公曰:“是障之也。”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障:阻挡、堵塞。)
解析:
1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居处恭: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
解析:
19.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涂炭:陷于泥涂炭火之中,以喻遭遇灾难。)
解析:
2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苍苍:繁盛的样子。)
解析:
2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遗愿。)
解析:
2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会儿,月亮从东山止升起,在南斗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解析:
2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听说官吏们议论着要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解析:
24.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假使当初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士人而不予任用。)
解析:
三、名句默写题(总题数:8,分数:16.00) 25.口之宣言也, 1。(《国语·史伯对桓公问》)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善败于是乎兴)
解析:
26. 1,盗窃乱贼而不作。(《礼记·大同》)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故谋闭而不兴)
解析:
27.国大者人众, 1。(李斯《谏逐客书》)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兵强则士勇) 解析:
28.囊括四海之意, 1。(贾谊《过秦论》)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并吞八荒之心)
解析:
29. 1,既履危亡之运。(庾信《哀江南赋序》)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山岳崩颓) 解析:
30. 1,莫能与之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举天下之豪杰)
解析:
31.去终古之所居兮, 1。(屈原《哀郢》)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今逍遥而来东)
解析:
32.春宵苦短日高起, 1。(白居易《长恨歌》)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此君王不早朝)
解析:
四、阅读理解(总题数:3,分数:16.0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温暖的村庄安庆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你端起一个异地的碗,你会想起放在家中碗柜里的碗。什么碗柜呀,就是一个搁碗的木架子,也可能炉台上有一个放碗的空间,垒炉子时就留下的放碗的地方。筷笼子就挂在墙壁上,风吹来,筷子们像占卦人抖动的卦签,那种响动忽然就搅动了你的胃口。有时候你想城里的墙上为什么不也挂这样的筷笼子,让风也吹一吹,听听筷子的响声。这样的时候,你站到了厨房的窗前,开始望着家乡的方向。你把耳朵尽力地往窗外挪,你就会想起家乡的糊涂面条,想起放在糊涂面条锅里的红薯,想起黏在红薯上的黄豆。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你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目的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树叶在你离
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已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再坚硬的钢丝绳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倏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种狐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走近院子,你看见了父亲,父亲是越来越老了,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父亲站着,不说话,这个一生不爱说话的老人后来说,你不是爱吃梅豆嘛,霜降后的梅豆结得稠。你这才看见满院子的青绿,梅豆枝上的白花,在白花的中间拱出豆荚,还有和梅豆争着地盘的线瓜。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像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模样,城市的成长,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分数:8.00)
(1).总观全文,“村庄”具有哪些特性?(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村庄“固执”而“自信”。“固执”表现在对一方土地的坚守;“自信”表现在村庄相信从这里走出的人永远不会背离村庄,它永远系着远行者的灵魂。
②村庄“很小”又“很大”。“很小”指村庄的空间范围很小;“很大”指对村庄的了解不可能穷尽,村庄包含了久远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以及众多游子的理想和追求。)
解析:
(2).题中的“温暖”在文中有哪些含义?(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村庄”可以让远行者漂泊、苦寻的灵魂得以栖息,那里有他们永远惦记的用物和吃物,有他们永远牵挂的活着的亲人和埋在故土的逝去的亲人,想起“村庄”,自会得到心灵的慰藉。)
解析:
(3).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尾呼应,“永远固定”照应了开头村庄的“固执”“自信”;强化主旨,村庄对游子不离不弃,永远是游子的心灵家园(灵魂栖息地)。)
解析:
(4).文章的标题是“温暖的村庄”,请分析他的表达特色。(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温暖”从触觉的角度(或“用通感手法”)形象地写出村庄的特点,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温情;“村庄”义兼虚实,既是生养之地,又是心灵的家园。表达出作者对村庄怀有一种依恋之情。)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分数:4.00)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围绕中心论点,全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①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②学习的作用: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③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贵在积累、坚持、专心。)
解析:
(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试以第四段为例,说说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四段全段使用了比喻论证,重点论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①强调积累的重要。先从正面设喻,“积土”可以“成山”,“积水”可以“成渊”,来说明积善可以成德,强调“积累”的重要作用;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的弊病。②强调学习贵在坚持。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反对比设喻说明坚持的重要。③强调学习要专一。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心躁也”正反对比设喻来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解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分数:4.00)
(1).这首诗的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的分析。(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表现月圆人未圆时,诗人翻腾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解析:
(2).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点及其作用作简要的分析。(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