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名词概念
流通功能 流通机构 流通成本 消费者合作社 批发商
二、单选题
1、在流通功能中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是:( )
A、所有权转移功能 B、物流功能 C、金融功能 D、信息功能
2、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关键,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否顺利实现:( ) A、商品交换 B、货物转移 C、货币支付 D、信息对称
3、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流通过程的本质即是( )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
A、商品实体 B、商品使用权 C、商品所有权 D、商品 4、以下关于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 B、购买批量小、次数多 C、属于非专家型购买 D、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5、现代社会的流通形式的主流是( )
A、产销直接见面 B、间接流通渠道 C 、消费者直接从原厂家购买产品 D、农业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消费者 6、以下对物流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与消费在主体方面是分离的 B、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与时间上是一个整体
C 、商品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 D、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
7、下列不属于消费者需求信息的传递途径的是( ) A、消费者向商品供给者订货 B、消费者运动 C、供给者的需求调查 D、消费者的需求调查 8、以下对供给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基本上是通过零售商与消费者的接触进行的 B、供给信息实际上伴随着商品流通机构的销售活动而传递 C、商品和供给信息的传递机构是同一的 D、供给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多样的
9、产销直接见面的直接流通情况下,流通风险承担者为( )
A、生产者和零售商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零售商 D、批发商和零售商
10、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形式不包括( ) A、赊销 B、分期付款 C、消费者信贷 D、储蓄
11、由专门的金融机构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金融支持的是( ) A、消费信贷 B、分期付款 C、赊销 D、储蓄
12、将商品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专业流通机构是( ) A、批发商 B、零售商 C、物流服务商 D、消费合作社 13狭义的流通机构不包括( )
A、批发商 B、零售商 C 、生产者与消费者 D、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 14、民族与宗教方面的差异属于以下哪个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的特征:( ) A、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 B、购买批量小
C、非专家型购买 D、需求的多样性 E、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 15、以下对消费者合作社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者合作社是由组织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 B、其本质是消费者的联合组织
C、其经营的目的是赚取利润 D、费者合作社大都将网点开设在商业区
三、多选题
1、专业流通机构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包括:( )
A、批发商 B、零售商 C、物流服务商 D、消费者合作社 2、专业物流机构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
A、从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中获得收益 B、物流经济性的要求 C、物流活动的技术要求 D、消费者的需求
3、流通成本主要表现为流通主体为达成交易,推动商品向消费者转移而付出的成本总和,包括:( ) A、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的成本 B、讨价还价与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成本 C、监督合同执行所需要的成本 D、实物转移所需要的成本 E、交易主体的运营成本
4、请为供求信息的循环传递排序:( )
A、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 B、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 C、供给者根据需求信息调整供给 D、新的供给信息再向消费者进行传递 E、新的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
F、消费者根据供给信息购买商品,并通过消费改变消费观念、习惯从而产生新的需求信息
G、供给者根据新的需求信息调整新的供给 5、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的特征包括:( )
A、需求的多样性 B、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 C、购买批量小 D、非专家型购买 E、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 6、下列哪些属于生产者( )
A、自然人 B、家庭手工业者 C、零售商 D、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
7、流通的功能包括( )
A、所有权转移 B、物流功能 C、成本节约 D、信息传递 E、风险分担 F、流通金融
8、产销直接见面的情况下,物流活动的承担者是( ) A、生产者 B、中间商 C、消费者 D、零售商 9、专业物流机构产生的主要原因:( )
A、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B、物流经济性的要求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物流活动的技术要求
10、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在推动商品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 ) A、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的成本 B、讨价还价与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成本
C、监督合同执行所需要的成本 D、实物转移所需要的成本 E、交易主体的运营成本
四、判断题
1、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功能是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其保证了消费者能够现实地完成商品的消费活动。
2、流通过程由于专业分工使每个流通主体都能够专注于其所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流通风险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风险必须由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来承担。
4、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否顺利实现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关键。 5、专业流通机构的职能就是通过商品的买卖活动来实现商品在流通渠道内向消费者的渐次转移。
6、在饱和经济时代,不是生产决定着消费,而是消费决定着生产。
7、个人消费者需要同生产者或中间商进行交易以获得其所需的商品,并且承担着部分流通功能,所以个人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流通机构。
8、消费者合作社出售的商品价格一般大大低于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缓解部分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
9、生产者所覆盖的行业范围的宽泛直接表现为其所生产的产品的多样性,这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所决定的。
10、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流通主体。
五、简答题
1、流通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流通的所有权转移功能。 3、简述流通的物流功能。 4、简述流通的成本节约功能。 5、简述流通的信息传递功能。
6、简述流通的分担风险和流通金融功能。 7、为什么说生产者与消费者也是流通机构?
8、专业化流通机构都有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消费者合作社?与其他专业化流通机构的区别是什么?
六、章节案例论述题
1、专业商人或商业专门化的驱动力是什么?
七、案例分析题
流通业通过其产值的增长及占GDP 比重状况、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吸纳的就业人数、以及对三次产业变动的影响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等主要指标, 反映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对生产的贡献
2000—2004 年, 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逐年攀升, 年均增幅约为13.33% , 占GDP 的比重稳定在16%以上, 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见表1), 列工业之后, 居第二位。与同类城市比, 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也处于前列(见表2)。根据流通与生产的相互关系原理, 零售业百强和制造业百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 在市场经由表3 可以看出, 零售业百强中将近半数左右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等地。从百强的城市分布看, 在大型商业企业较多的城市, 其大型制造业企业数量也较多,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流通对大生产的促进作用。经济发达的地区, 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突出。如表3 所示。
(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
近几年哈尔滨市第三产业从2000- 2004 年都稳定在47% 左右,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济南、沈阳,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升降大体相符,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表明产业结构基本合理。( 见表4) 。“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在适当超前发展基础上, 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使其更好地为优势、主导产业服务。 ( 三) 对消费的贡献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之一, 而在三者之中又属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和现代流通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流通的发展程度影响消费的实现程度,影响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由表5 可以看出, 2001- 2004 年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从182. 7 亿元增长到256. 4 亿元,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保持在36%以上, 说明流通与消费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稳定性。 ( 四) 对就业的贡献
哈尔滨市流通业就业绝对数和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呈现双提高趋势(见表6), 说明流通业对就业的贡献日益重要。 ( 五) 对哈尔滨综合竞争力提高的贡献
城市综合竞争力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力是以流通力为先导、以生产力为基础、以文化力为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实力, 既表现为科学技术应用所焕发出的现代生产力, 也表现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调节力和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结合的能力。从表7、8、9 可以看出, 流通力强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竞争力排序靠前, 哈尔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也从2003 年的55 名上升到2005 年的第10 名, 表现出良好发展
态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 流通大企业在这些城市也较多(见表3) 。城市流通发展相对较好,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竞争力提升来源于流通的发展, 揭示流通业是实现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途径。
表1 哈尔滨市流通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指标 流通业产值 GDP 占GDP比重% 2000 155.58 1002.73 16.0 2001 182.7 1120.11 16.0 2002 202.9 1232.12 16.5 2003 226.2 1414.80 15.9 2004 256.4 1680.5 15.2 2005 300 1839 16.3
表2 2004 年流通业产值占GDP 比重% 全国 广州 南京 济南 重庆 沈阳 哈尔滨 7.4 9.5 13.65 10.3 8.5 17.9 15.2
表3 中国零售业百强与制造业百强主要城市分布情况 北京 上海 深圳 天津 南京 杭州 沈阳 哈尔滨 18 14 14 10 6 4 6 3 3 1 1 2003 年零售业百强数 2005 年制造业百强数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5 8 4 3 1
表4 哈尔滨、沈阳、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沈阳 济南 哈尔沈阳 济南 哈尔沈阳 济南 滨 滨 6.4 9.98 17.6 44.3 42.54 35.0 49.3 47.48 6.2 9.11 16.6 43.8 41.57 35.1 50.0 49.32 6.0 5。5 5.8 8.22 7.57 7.33 16.2 15.7 14.4 43.9 47.3 49.5 哈尔滨 47.4 48.3 全国 2001 2002 2003 42.40 35.2 50.1 49.38 48.6 44.59 37.1 47.2 47.84 47.2 45.86 38.3 44.7 46.81 47.3
表5 流通业对消费的贡献 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②流通业产值 ②/① 37595.2 7918.8 20.9 42027.1 8476.7 20.2 45842.0 9238 20.2 53950.10 10098.50 18.7 哈尔503.0 182.7 36.3 滨 559.2 202.9 36.3 624.2 226.2 36.3 707.4 256.4 36.2 表6 哈尔滨市流通业就业人数及所占比重增长情况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①流通业就业人48.0 52.3 54.0 55.1 57.7 数 ②就业总人数 490.7 492.7 494.3 501.84 508.2 ②/① (%) 9.8 10.6 10.9 10.98 11.3 表7 2003 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排名 城市 人才本 企业本 生活环 商务环 综合 体竞争 体竞争 境竞争 境竞争 力 力 力 力 上海 1 550.92 0.515 0.481 0.824 1.577 南京 9 116.91 0.269 0.565 0.696 0.836 成都 25 76.66 0.246 0.061 0.445 0.71 杭州 6 146.3 0.268 0.101 0.615 0. 济南 18 90.01 0.258 0.051 0.512 0.606 沈阳 29 57.96 0.247 0.119 0.441 0.772 哈尔滨 55 48.6 0.27 0.077 0.602 0.695
表8 2004 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排城市综综合市综合综合就综合环综合生综合收名 合 场占有GDP增业增长 境资源产率 入水平 率 长率 成本节约 上海 1 0.83681 0.7394 0.9599 0.50931 0.71026 5 7 南京 16 0.38040.18280.52900.53088 0.49830.31710.35871 6 5 1 5 3 杭州 5 0.51760.27100.70030.58172 0.65370.53320.46596 6 1 7 6 4 济南 18 0.37060.10050.4621 0.20624 0.77760.46970.32871 2 6 7 9 沈阳 23 0.35710.05940.65310.10218 0.130.47760.22365 4 8 5 9 5 哈尔37 0.28680.05380.50860.001 0.62790.30680.25093 2004 2001 2002 2003 2004 滨 6 4 9 9 4
表9 2005 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天津 大连 南京 杭州 沈阳 哈尔滨
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流通的功能?
2 结合以上案例具体分析流通功能对社会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重点名词概念
1、流通功能: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
挥的作用或职能。
2、流通机构: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专
业化流通机构,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等;广义的流通机构是指所有参与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流通主体。广义流通机构除专业化流通机构外,还包括生产者与 消费者。
3、流通成本: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4、批发商: 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那里购进商品,然后转售给其他批发商、
零售商、产业用户和事业用户的专业流通组织。
5、消费者合作社:由城市消费者自愿联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流通
组织,该组织以微利价格向社员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社员的生活所需。
二、单项选择
1、B 2、A 3、C 4、D 5、B 6、B 7、D 8、A 9、B 10、D
11、A 12、B 13、C 14、D 15、B
三、多项选择
1、ABCD 2、ABC 3、ABCDE 4、BCAFEGD 5、ABCDE
6、ABD 7、ABCDEF 8、AC 9、ABD 10、ABCDE
四、判断
1、F 2、T 3、T 4、T 5、T 6、T 7、T 8、T 9、F 10、F
五、简答
1、流通功能是指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职能。具体包括:(1)所有权转移(2)物流功能(3)成本节约(4)信息传递(5)风险分担(6)流通金融。
2、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功能是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社会分工造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性分离,由于消费者自己不能生产供其消费的商品,而必须要消费由专业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因而消费者必须首先取得商品的所有权。也只有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这种转移,商品才能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通过商品交换过程(流通)完成的。
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仅仅为消费者现实地消费商品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仅仅有所有权的转移,并不能保证消费者能够现实地完成商品的消费活动。所以,只有在完成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也发生相应的转移,才能使消费者现实地消费,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目的。
3、商品流通的物流功能是商品流通的基本功能之一。物流活动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生产与消费不仅在主体方面是分离的(社会性分离),而且在空间与时间上也是分离的。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意味着商品的生产地点与消费地点的分离;而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则意味着生产与消费的时间是不一致的。而物流活动正是要通过商品运输、储存等活动来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问题。因而,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但是,为了商品更好地运输和储存,还需要对商品实体进行诸如装卸、包装,甚至是一些加工活动,这些活动和运输与储存活动一起构成了商品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
4、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即流通成本,主要表现为流通主体为达成交易,推动商品向消费者转移而付出的成本总和。流通过程由于专业分工使每个流通主体都能够专注于其所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专注于流通活动的中间商业机构的出现,则更好地协调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问题,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过程的效率。
5、为了使商品的供给与消费更好地匹配与结合,供求信息的相互传递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流通的主要功能。供求信息的传递包括两个过程,即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和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并且供求信息的传递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循环进行的。通过供求信息的循环传递使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从而实现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统一。
6、品在流通过程中,总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各种风险。流通风险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风险必须由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来承担。专业流通机构的介入分担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的流通风险,既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为保障商品流通活动的顺利进行,流通主体对经营投入资本以及周转资本等必要资本的融通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流通的金融功能。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资金融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对流通机构商品销售活动的资金融通;二是对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资金融通。流通金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商品流通活动的速度和效率。
7、生产者是指从事提取、种植以及制造产品的各种机构,既包括自然人、家庭手工业者,也包括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生产者是流通客体——商品的生产者,因而它们是流通活动的起点。为了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生产者必须参与商品流通活动,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生产者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完成商品的转移;而在间接流通的情况下,生产者则需要与各种流通中介机构进行交易,以推动商品的转移。所以生产者是流通机构。
个人消费者是指那些为满足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而购买商品的人。个人消费者需要同生产者或中间商进行交易以获得其所需的商品,并且承担着部分流通功能,所以个人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流通机构。
8、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专业化流通机构,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等。
(1)批发商
批发商是从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那里购进商品,然后转售给其他批发商、零售商、产业用户和事业用户的专业流通组织。
(2)零售商
零售商是将商品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的专业流通机构。 (3)物流服务商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流是指商品实体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转移过程中,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种活动所构成的集成系统。
(4)消费合作社
消费者合作社是由城市消费者自愿联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该组织以微利价格向社员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社员的生活所需。
9、消费者合作社是由城市消费者自愿联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该组织以微利价格向社员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社员的生活所需。
作为一种合作经济形式,消费者合作社具有明晰的产权,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形式,社员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决议权。消费者合作社与前述的专业化流通组织有本质的不同,其本质是消费者的联合组织,所以其经营的目的即是提高消费者的经济福利,而不是为了赚取利润。因此,这一组织是排斥利息、投机、租赁费、高工资以及分红等特殊利益的。但消费者合作社为了向其社员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或与市场价格相同的更高质量的商品,也必须通过合理化经营来节约费用,降低经营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消费者合作社除了要大量采购和大量销售外,有时还通过与批发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参与制造商的生产活动,从而承担了更多的流通职能,并且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群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影响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