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教案《哈哈小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哈哈小人》含反思

来源:九壹网
 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转变。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育幼儿的技术和艺术气质。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爱好和能力,体验成功的欢乐。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 2.体会预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体会。

活动进程:

1.观看明白得,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你最擅长画什么?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 妈(哦,你妈 妈听了确信很高兴)…… (2)幼儿明白得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汪教师也想请大伙儿来画一幅画,请大伙儿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

师小结:确实是头顶天,脚踩地,因此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要“头顶天,脚踩地”。 (评析:此环节尽管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看适应与观看技术,认真观看并擅长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预备,为探讨其趣味性埋下伏笔。) 2.观看讨论,发觉“小人”造型的转变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这张黄色的纸和适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 幼:被折过了。

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一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提示:不受折线的阻碍画小人。

(2)幼儿观看打开折纸后“小人”的转变。 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 幼1:手断开了。 幼2:躯体断开了。 ……

(3)幼儿试探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式。 师:有无方法把断开的地址连起来?怎么连? 幼儿上台尝试连线。

师小结:在折痕断开的地址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址都要连起来。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变形、脚变形…… 师:想一想应该怎么画呢?

师小结: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址用线连起来。 师:画一张不同凡响的。

(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看同伴作品的进程中自己发觉“变”与“不变”的缘故,发觉“变”的不同,寻觅转变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转变的乐趣,从无心转向了成心想象与制造。而那个地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幼儿展现、欣赏作品。

(1)幼儿观看、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

师:你感觉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 (2)欣赏课件各类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成效。

(评析:此环节幼儿彼此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欣赏课件部份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爱好。)

活动反思:

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小孩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进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超级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成效,充满童趣,小孩们对此超级感爱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转变。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一开始,请小孩绘画观看到的“小人”形象,这一环节尽管是让小孩绘画简单的单线小人,但实际是在挑战大班小孩的

观看适应与能力,能认真观看并擅长倾听的小孩就能够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所见,而不是自己的所想。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小孩不太了解,没有把这部份环节删除,若是班内幼儿有较好地探讨、观看的适应,讨论下来感觉这部份环节是能够删除的,删除以后小孩发觉的内容可能会加倍丰硕一些。另外,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进程中发觉个别小孩们拿到纸后会成心识地躲开折线来画,因此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强调什么是“顶天立地”,撑满整张纸,如此小孩犯错的概率就会变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