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否定标准“不”和“没(有)”

浅谈否定标准“不”和“没(有)”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 ̄ity(Social Sciences) Ju1..2o02 Vo1.23 NO.3 第23卷第3期 浅谈否定标记 露 靳焱 倪 兰 中文系,L海200000) (1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2复旦大学[摘要】 文章对否定标记“不”和“没(有)”与动词、动词结构、形容词及部分助词的组合关 系做了详细的描述,试图从“不”和“没(有)”的分布特征中对它们的语义做一番比较。“不”和“没 (有)”语义上的对立互补,形成了一对语法范畴。 [关键词】 标记分布特征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语义时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2)03—0109—07 引 言 否定标记“不”和“没(有)”都可以做否定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做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①但“不” 和“没(有)”在同样表达否定意义的同时,在语法特征、语义分布及具体使用中有许多不同之处。那么在现代 汉语中哪些动词、动词结构、形容词可以受“不”修饰,哪些受“没(有)”修饰,哪些既可受“不”修饰,又可受“没 (有)”修饰,语义是否有差异,这些分布特征是否有其深层的语义基础,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不”和“没(有)”的分布特征 (一)对动词的选择 1.动作动词 “不”和“没(有)”可与动作动词组合,但表示的语义不同。如: 1)龙二不穿长衫,一身白绸衣,和他同来的还有两个人,帮他提着很大的柳条箱。(活15) 2)从那以后,我是再没穿过绸衣了。(活41) 同样修饰、否定“穿”这一动词,例1用“不”,表示“龙二”不愿、不想“穿”,尽管他可以穿。例2用“没”否定 “穿”,只做客观陈述,不表“我”的态度和意愿。 2.状态动词 除少数表判断、同一、归属等关系的状态动词可以用“不”来否定,大部分状态动词要用“没”来否定。例 如: 3)龙二的两个伙伴立刻泄气了,把牌一推说:“完啦,又榆了。”龙二赶紧说:“没榆,你们赢啦。” (活15) 4)仆人吓得连声说,“我不是公予,打死我也不敢。排长,我是县太爷的仆人。” (活50) 从例3上下两句的对立,我们可以看到“没输”是对“输了”的否定,而例4中“不是”与“是”相对立。“输 了”和“是”都是状态的持续或确定,并且是已经形成的状态。典型的状态动词如果用“不”否定,常常是在虚拟 语气中,有假设含义。如: 5)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活70) 6)不输他也不会回家。 7)“你不回去,我就不站起来。” (活18) 例5、6都是用“不”来否定典型状态动词,例5表示如果没有死,就会有福份的意思。例6表示如果他没 收稿日期】2oo2一O1—22 作者简介]靳焱,女,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倪兰,女,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10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有输,他不会回家,两者都表示假设,但仍有细微的差别,例5通常用在“死”的状态没有形成时,例6则在 “输”的状态已形成时,虚拟的语气更强烈。例7是“不”和动作动词“回去”的组合,在这里也表假设义,但“回 去”的动作还未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不”与状态词组合,也表意愿。如: 8)一连打了几,他就是不死。 9)船上已燃起了大火,可船就是不沉。 3.心理动词 心理动词一般用“不”来否定,不用“没(有)”。如果用“没(有)”来否定,往往要在后面加上动态助词“过”, 也有极个别心理动词(通常是不能同“很”组合,只能带动词宾语的心理动词,如:打算、认为等)用“没(有)”否 定,不加“过”字。如: 10)他的父母从没喜欢过他。 11)他的父母没喜欢他。※ 12)他的父母不喜欢过他。※ 13)他的父母不喜欢他。 14)我没打算去拉萨。 15)我不打算去拉萨。 例19用“没”否定“喜欢”,必须加“过”,否则不成立,这时用“不”替换“没”,即例12,则句子不成立,去掉 “过”,用“不”来否定“喜欢”,则成立,即例13。但例10与例13是有差别的,例10“喜欢过”是曾经发生过的, “没”是对完成的状态的否定,例13是对经常性的行为或状态进行否定。“不”和“没(有)”都可否定“打算”,但 例14是已完成的心理动作,例15是未完成的心理动作。 4.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除“将、必须、得、怕”不能用“不”否定,“要、可以”表示可能也不能用“不”来否定,一般都可用 “不”来否定,而不能用“没”来否定。如: 16)春生站在门外,不肯进来。 (活164) 17)当初你不该不让春生进屋。 (活164) 但“能、能够”表能力时,也可用“没(有)”来否定。 18)他没有能够活着回来。 此外,存在动词“有”,只用“没”来否定,而不用“不”否定,如: 19)家里没有人么? “有”表示客观存在,“没有”是对客观存在的否定。 “在”做动词时,“不”和“没”都可以对它进行否定,如: 20)他不在家。 21)他没在家。 例20是对“在家”这种现时状态进行判断,而例21表示“在家”的状态并没有形成。 (二)在动补词组与补充式复合词中的位置 1.动结式述补结构 这类词或词组可以用“没(有)”否定,放在动词前,表示对动作结果状态的否定。如: 22)我最后一次往火里加了树枝后,脑袋掉下去就没再抬起来。 (活95) 23)队长一想后说:“对啊,他娘的,我怎么没想到,快去食堂取油。” (活95) 当这些词或词组用“不”来否定时,放在动词前面,不能单独使用,后面必须有其他词语,表示假设义。如: 24)不说清楚,你别想走。 25)我们不冲出去,就会被烧死。 这类词或词组大部分加上“得”后会变为可能式述补结构,如: 认得清垮得考得上 遇得到11 0 跑得买得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小部分加上“得”后,肯定形式既可以是动结式述补结构,也可以是可能式述补结构,但它们的否定式 不同,如: 说得清楚[曩 另外,一些动结式述补结构没有不加“得”的肯定形式,如: 写得好 茎 写好※ 加上“得”仍是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词组,不可以用“没(有)”否定,用“不”否定时,“不”放在“得”字后面,表 示对结果的否定。 说得不清楚写得不好 没说得清楚※ 不说得清楚※ 没写得好※ 不写得好※ 例如: 26)大饼包得不结实,一落地就散了。 (活57) 例26“不”是对“结实”这个结果的否定,并没有否定动词“包”,表示包是包了,可“结实”的结果并未形成。 2.可能式述补结构 大部分的动结式述补结构中间加“得”成为可能式述补结构,对这类结构的否定,只能是去掉“得”,加 “不”否定。例如: 27)孩子在这个年纪是最睡不醒的,可有什么办法呢? (活82) 28)我就不信人民公社的火还烧不掉这破屋子。 (活89) “不”对可能式述补结构的否定,表示的是对可能性及能力的否定,并不表示做了但结果没有形成的意 义。 3.数量词语做补语 当动补短语的补语是数量词语时,若进行否定,“不”和“没(有)”都可以,但“不”常用于疑问句,若“不”用 在陈述句中,则表示假设义。“不”和“没(有)”都放在动词前。 29)不练七年八年,练不成。 例29表示“练”的动作可能已经发生,也可能还未发生。 有时“没(有)”也会放在动词和数量词语中间,表示对数量的否定。如: 30)(我)牵着羊往前,走了没几步,有庆在后面喊:…… (活ll2) 4.双趋动词 若双趋动词作为主要动词,否定时,“不”可以放在双趋动词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双趋动词的中间,“没 (有)”只能放在双趋动词的前面。如: 不起来 不出去 不进去 不回来 起不来 没起来 出不去 没出去 进不去 没进去 回不来 没回来 “不”放在双趋动词前,表示动作发出者或说话人的主观意愿,“不”放在中间,表示对可能性或能力的否 定,而“没(有)”则只表示客观的陈述。如: 31)他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起不来了。 32)都九点了,你还不起来。 33)他今天早上没起来。 (三)对形容词的选择 性质形容词一般都可以用“不”来否定,由于词汇方面的原因,只有极少数形容词不能受否定副词修饰, 性质形容词中含有变化义的形容词也可受“没”修饰。同样一个性质形容词既可受“不”修饰,又可受“没(有)” 修饰,其含义是不同的。如: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我进去时天还没黑。 (活127) 35)天不黑。 例35“不”是对“黑”的性质的否定,表明“天”具有“不黑”的属性,而例34“没黑”是对“黑了”的否定,“黑 了”蕴含着“天”由亮变黑的变化过程,“没黑”否定的不是“黑”,而是“天”由亮到黑的变化过程,说明这种过程 并未完成或实现。 状态形容词没有否定式,既不能受“不”修饰,又不能受“没”修饰。减缓语气。 此外,“不”和性质形容词的组合还可以用程度副词来修饰,如:很不平常、极不高兴、那么不情愿,仍表性 质。 由以上例子可以说明“不”是“性质否定”而不是状态否定,因此“不”不能用来否定状态形容词。“没(有)” 是“动态否定”,状态形容词由于含有明确的程度意义而不能表示变化,不能带表示动态的“了”,所以也不能 受“没(有)”的否定。 (四)与动态助词“着、了、过”及副词“在”的组合 1.现实体标记“了” 有人认为不同的动词对“了”的需求不同,自主动词可以不带“了”能单说,可自由地做谓语或述语。非自 主动词属性动词能不带后缀“了”,自由地做谓语或述语,非自主变化动词要充任谓语或述语,非与“了”共现 不可。⑥“没(有)”只可以否定可以加“了”的动词或形容词,有些属性动词加“了”表变化,可用“没(有)”来否 定,也有些肯定式可加“了”,但不能用“没(有)”否定。此时,“没(有)”与“了”在句子中不共现。⑦如: 36)我盖上木盖对她说:“你怕是病了。” 家珍说:“我没病,只是觉得身体软。”(活94) 37)我没病了。※ 38)他知道了这件事。 他没知道这件事。※ 39)这辈子我再没像那次吃得那么香了。 例36中“没病”是对“病了”的否定,“没”和“了”不能共现,否则不成立。“足”是属性动词,表判断,不能加 “了”,因此也不能用“没(有)”否定。“知道”是属性动词,表心理动作,可以加“了”,表由“不知道”到“知道”的 变化,但却不可以用“没(有)”来否定,但“懂”可以受“没(有)”来否定。“像”也是属性动词,一般不与“没(有)” 组合,但例39中不但“像”用“没”来否定,而且句尾还出现“了”。“不”否定动词或形容词时,可以和“了”共 现。如: 40)“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 (活195) 2.持续体标记“着” 状态动词不仅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还可以表示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非自主属性动词不可以加 “着”,非自主变化动词只有少数几个能加“着”的,表示状态的持续。持续性动词加了“着”只能用“没”来否定, 表对过去某种状态的否定,不能用“不”否定,如果用“不”否定,有假设意味。如: 41)昨天下午上课时他没拿着书。 42)(我)抱累了就把儿子放到背脊上,一放到背脊上心里就发慌,又把他重新抱到了前面,我不能不看着 儿子。 (活130) 非自主变化动词能加“着”的,用“没(有)”否定时,一般都要去掉“着”,如: 43)墙上挂着画儿。 44)墙上没挂画儿。 3.经历体标记“过” 经历体标记“过”表经验,与事件的“受限”无关,因此可以用“没(有)”否定,不用“不”来否定,如:第(一) 节的例2“没穿过”,“没”和“过”在同一句现。心理动词一般不用“没”否定,但加上“过”之后便可以用“没 (有)”来否定,而加上“过”后,心理动词就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例12。 4.持续进行体标记“在” 11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副词“在”既可用“不”来否定也可用“没(有)”来否定。如: 45)他不在睡觉,他在学习。 46)他没在学习。 “没”和“不”与“着、了、过、在”的组合可用下表标明: 、、、、体标记 、 了 + 着 一过 —— 在 否定 、 \\不 没(有) 二、“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异 一 + + + 通过对“不”和“没(有)”的分布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语义分布是对立的,这表现在它们和不同类 的动词的组合关系上,即使是与同类动词组合,使用的时体上也有差异。下面就从语义和时体差异两方 面进行论述。 (一)语义 1.意愿性与客观性 动词用“不”和“没(有)”加以否定全看动词的语义与“不”及“没(有)”的用法是否能相互并存而定。“不” 与动作动词、状态动词中表判断、属性的词及心理动词、能愿动词组合,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性,但这种意愿性 可能是动作发出者的,也可能是说话人的评价,要视主语的人称而定。主语是第一人称,这种意愿性就是施事 者的,而如果主语是第二、三人称,则可能表明说话人对此事件的评价态度。“不”与动作动词(多为自主动词) 组合,多为将来时或现在时,由于自主动词在表现非完成义的将来动作和经常性动作的时候,强烈地表现出 自主的语义特征,这与“不”内在的主观性、意愿性相合,因此两者在语言的表层表现出可以组合的语法功能, 而非自主动词中的属性动词(是、像、包括、相符、等于)则通常有种主观的评价,不论是在过去时、现在时、将 来时也只能用“不”来修饰。“不”不与动结式述补结构或结果式合成词组合,因为动结式述补结构或结果式合 成词总是暗含一个动作产生了一个客观结果。而可能式述补结构则不同,它暗示着对产生结果的可能性及能 力的主观评价,因此“不”与可能式述补结构可以搭配使用。与此相反,“没”则在否定中表现出更多的客观性, 自主动词后面加上完成体标记“了”表示完成了的动作,语义上就很难说它是自主的,抑或是非自主的了, “没”是对“V自+了”的否定,这时自主动词的自主义已减弱或消失,只陈述客观事件的完成,极少表示主观意 愿。非自主变化动词一般只有加“了”才能作谓语或述语,“没(有)”对这类动词的否定,是对已形成的状态或 变化的否定,因此也是客观的陈述。动结式述补结构和数量词语做补语都是表示客观的结果。“没(有)”不与 心理动词、属性动词、能愿动词搭配,其深层语义原因在于它表“客观”的语义与这些动词的主观语义不一 致。部分心理动词加上“过”后可用“没”来否定,与自主动词加上“了”,自主义减弱或消失是一样的,客观事实 的成分增强,表示一种经验,而非主观意愿。 2.现实性与虚拟性 如果说“没”是对“V+了”的否定,而“了”是现实体的标记,既可以表示过去的现实,也表示现在现实和 未来现实,对“V+了”的否定,也就是对现实性的否定,指某事件还未实现,是对假想中本应做完或实现的事 件的否定。 “不”如用在表客观性的、本应用“没(有)”来否定的动词或动词结构前,如非自主变化动词前、动结式述 补结构、数量词语做补语等,表示假设义,是对现实中已完成、形成的状态的否定,真实的语义是“假如不v (已实现的状态)”,当然也可能指未曾发生过的行为。 笔者认为“没”否定的动词意味着该动词所代表的行为本应已经完成或曾经发生过,即是对虚拟的完成 或经历表示否定。“不”在假设条件句中既可以对现实的完成表示否定,也可以对动词所代表的行为发生的可 能性进行否定。 因此,“没”在表层显示出现实性,而深层显示出虚拟性;“不”在表层是虚拟性(条件句),深层却是现实 性。 3.持续性与非持续性 11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没(有)”可以否定持续性动词加上“着”,通常表单纯的过去时。⑤此外“没”和“过”可以共现,“没”和 “过 “着”的搭配使用,说明“没(有)”是对持续性的否定。因为“过”和“着”在时间轴上都表示一段时间的延 续,如下图 : 图1 r 了 过 着 “着”表动作的持续,因为“没”表示对虚拟中完成的否定,因而“没”和“着”的组合,是对过去进行的动作 的否定,即过去的某种状态的否定;“过”和非持续性动词搭配,指过去某个点上发生的动作,但这种影响持续 至现在,也可能一直延续到未来。而“不”则不和这两个标记共现,表示非持续性的否定。 4.静态与动态 无论是非自主变化动词,还是性质形容词,必须加上“了”,表变化产生或完成,才可以受“没”否定,这表 明“没(有)”是动态否定,而“不”对非自主属性动词和性质形容词的否定,表明“不”是性质否定,事物的性质 只在相对静止的某一点上才是稳定的,才可以判断、归属,因此“不”是静态否定。“不”与动作动词组合,只表 意愿,即对某一行为的态度,而不对它的动态进行否定。 (二)时体差异 许多学者认为“不”用在将来时和现在时中,“没”主要用在过去时中,偶尔也用在现在时中。但笔者认为 “不”和“没”均可用在三个时态中,如: 这里以前不穷。 他没去过拉萨。 他不喜欢大城市。 他没在学*-7。 “没”是对“V+了”的否定,即对预设中完成的动作或状态的否定,既然是预设,则这种动作或状态可以 是过去、现在、将来,而完成体“了”本身就包括过去现实体、现在现实体及未来现实体。在上图1中“了”的参 照点时间T。可以是过去、现在、未来。“不”可以在三个时态中使用,之所以人们认为“不”是对将来时和现在 时的否定,大概因为自主动词在表示非完成义的将来动作和经常性动作时,强烈地表现出自主的语义特征, 而“不”本身蕴涵着强烈的意愿,因此常在将来时和现在时中表否定。但这并不证明“不”仅限于这两个时态 中。“不”和“没”最显著的时体差异在于“没(有)”是对完成体的否定,“没(有)”表示的是在心理参照时间To 上的动作完成,当这一心理参照时间T0为将来某一时间点时,“没(有)”否定的是在将来某一时间点上已完 成动作的预设。“不”或是对未完成动作的否定,或是对不表完成义的属性动词、性质形容词的否定。 综上所述,“不”和“没”的语义差异如下表所示: \语义 意愿性客观性现实性虚拟性持续性非持续性静态动态完成 + (+) + + 一 + + 一 一 未完成义 + 否定 不 没(有) 一 + (+) + + 一 一 + + (+)表有条件的成立。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不”和“没(有)”的语义基本上处于对立互补的位置。 三、结语 相对于肯定句来说,否定句是有标记的,“不”和“没(有)”是两个典型的否定标记,它们的语法特征、 分布特征的差异正是语义分布差异的外部表现,语义差异是形成语法范畴的基础。“不”和“没(有)”的语 义差异影响了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它们形成了--x ̄语法范畴。叶斯泊生在《语法哲学》中的“否定”这 一章中认为“所有语言(或者是绝大多数语言)中的否定词涵义都是‘少于、不及’(1ess than)”。这是否定词 的共同涵义,但具体如何表达“少于、不及”,不同的否定词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不”和“没(有)”的语法语 义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否定的内涵和语法功能,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否定范围、否定焦点等 问题 1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附注: ①“没”有时做动词,兼表否定和存在动词“有”的双重意义,如:“他没什么本事。”石毓智认为“没”做否定 副词或动词在深层的语义基础上是一致的。《汉语语法》中认为“没”可以否定动词“有”,组成“没有”, “没有”不是动词,而是动词词组。史锡尧(1995)也持此观点。 ②马庆株(1988)将动词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又包括属性动词和变化动词。 ③《汉语语法》中作者认为不共现的原因在于“不”表“受限”完成,而“没”表未曾完成,语义上出现矛盾. 因此不能共现。 ④《汉语语法》第l2章否定,第325页。 ⑤文中的“活l、2、3、4……”指选自余华中篇小说《活着》的语料及页码。 参考文献 [1】Charlesn.Li、Sandraa、Thompson,否定、汉语语法[M】、黄宣范译、文鹤出版有限公司,l982 [2】吕叔湘.肯定・否定・疑问[J】.中国语文,1985,(4). [3】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J】、中国语文,1984,(6). 【4]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l988,(3)、 [5】钱敏汝、否定栽体“不”的语义一语法考察[J】.中国语文,1990,(1)、 【6】朱晓亚 否定句研究概观【J】、汉语学习,1992,(5)、 【7】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中国语文,1993,(5). 【8】李宇明.程度与否定[J】.世界汉语教学,1999,(1). 【9】戴耀晶、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A Discussion on the Negating Words“不”and“没有” jing Yah Ni Lan [Abstract]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negative markers“不”and“没(有)”and the syntag. matic relations of them with verbs,verb phrases adjectives and some auxiliary words and attempts to compare their meanings in their distributional features.An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semantic opposite-c0mplementati0n 0f them constitutes a grammatical category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Key Words】marker distibutrional feature independent verbs non—independent verbs.semantic restraining tense—aspect difierences ll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