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泵入葡萄糖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泵入奥曲肽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天观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的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过性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治疗中使用奥曲肽能够有效稳定血糖水平,不影响生长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生长激素;血糖水平;安全性
新生儿低血糖是临床新生儿的常见症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大体可分为暂时性低血糖和持续性低血糖。这些患儿的临床症状不同,与低血糖程度密切相关[1]。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持续的低血糖超过30分钟,很容易导致脑细胞坏死,继而会导致脑损伤和其他并发症,严重危及这些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2]。因此本研究以进行治疗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为对象展开研究,探讨新生儿低
血糖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86例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体重(2.13-4.26)kg,平均体重(3.15±0.63)kg,胎龄(28-41)周,平均胎龄(33.45±2.45)周。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体重(2.02-4.28)kg,平均体重(2.98±0.43)kg,胎龄(28-40)周,平均胎龄(33.01±2.43)周。所有新生儿的监护人员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
①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资料不全;②中途退出研究者;③新生儿存在重要器官畸形等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泵入葡萄糖进行治疗,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泵速6~8mg/(kg·min),测量患儿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泵入葡萄糖的浓度及泵速。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泵入奥曲肽(生产企业: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9,规格1ml:0.1mg)进行治疗。静脉泵注10μg/(kg·h),最大剂量25μg/(kg·d),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
1.3观察指标
(1)血糖、生长激素水平。利用微量血糖检测仪(日本京都(爱科来)GT1810血糖仪)对新生儿空腹血糖(FPG)进行检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停药两天的生长激素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治疗后两组患儿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过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及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天观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比较(
)
时间
例数
FPG(mmol/L) 生长激素水平(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
455
1.83±0.
6
4.24±1.2
.74
16.84±6
.22
18.96±9
对照组
3
448
1.87±0.
6
2.95±1.3
.76
16.91±5
.47
18.54±8
t / 0.093 5.375 0.126 5.276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过性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功能紊乱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一过性高血糖
率
总发生
观察组
3
41(2.33)
0(00.0)
2(4.65)
3(6.98)
对照40213
组 3
(00.0) (4.65) (2.33) (6.98)
/ / / /
1.116
P / / / /
0.813
3.讨论
临床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为常见,新生儿出生后,母体葡萄糖的供应终止,但自身胰岛素的分泌不终止。在反馈作用下,血糖升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会增加,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3]。如果不及时治疗,低血糖症状将持续或复发,极易导致患儿中枢神经受损,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发育。
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是静脉输注葡萄糖,但这种方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血糖稳定到正常,而且因为快速输注葡萄糖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引起更严重的低血糖。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激素抑制剂类似物,可与生长抑素受体结合,抑制乙酰胆碱活性,减少钙离子在β细胞内的内流,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它是一种潜在的胰岛素释放抑制剂[4]。本研究中,治疗后2天观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使用奥曲肽联合葡萄糖泵入治疗能有效稳定患儿血糖水平,对生长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过性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奥曲肽辅助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治疗中使用奥曲肽能够有效稳定血糖水平,不影响生长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贾天明,郭芪良,张晓莉,等.回顾性分析207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特点[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9(03):13-16.
[2]薛丽.8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216.
[3]靳欢欢,周明菲,石若琪,等.奥曲肽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9),3280-3283.
[4]林莉.分析葡萄糖静脉滴注和氢化可的松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J].健康养生,2020,000(0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