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养活中国
——论中国粮食问题
摘要:随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束,中国人口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国外学者甚至是中国民众也一直在质疑着到底中国是否有能力来养活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土地来承载那近乎14亿以至更多的人口。本文从对布朗问题的反驳论证了中国在今后不会出现粮食供应不足,中国无论现在或者将来,都不会对世界粮食供应构成威胁。并且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得到的有益启示,提出中国未来的可行之路,为切实采取措施,使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粮食  人口  中国   土地   农民
古人云: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粮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被认为是治国强国的最重要环节:以民为本,农业丰则天下安!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近22%的人口,成功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一直被看做是一项值得自豪的成就。然而,现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人口问题所带来的粮食危机产生了质疑和恐惧【1】。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1994年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人不能够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会使世界跟着挨饿。他预计了中国在2030年时,人口会达到16亿,并且由于中国耕地的逐渐减少,将使2030年的粮食产量比1990年下降20%,仅达到2.63亿吨,世界的粮食市场也将无法提供更多的粮食来满足中国的需求。
粮荒问题是“杞人忧天”
很多中国的学者已经对布朗的观点提出了反驳。其实,对于中国粮荒问题在现今看来有杞人忧天的现象。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达到1339724852人(不包含港澳台),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内共增加73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4】。如果中国计划生育没有改变的话,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约为14.5亿人,很显然达不到16亿。由下图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数在近几年渐渐形成平缓趋势。
总人口数(万)140000135000130000125000120000115000110000105000100000【2】【3】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图1、1990年至2010年中国各年的总人口数
1
虽然中国在未来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包括人口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会持续地保持增长
状态,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劳动人口逐渐向城市靠拢的未来形势的改变,都会对粮食供应问题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是近一两年来,随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农村耕地却并没有相应出现大量的减少,由中国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至2009年为止,全国农村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0.5万公顷,新增耕地26.9 万公顷【5】。国家农业部的资料显示(图2),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以良好的趋势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连续8年持续增长。而人均粮食总产量也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表1)。
中国粮食总产量(万吨)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1985199019952000时间200520102015图2、1990年至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
时间(年)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55 356 333 361 370 378 380 398 398 2010 408 表1、2001年至2010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
中国有足够实例养活自己
有人说,未来的社会将会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再匀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农业发展,这个论点在中国,短期来说肯定是正确的,还有一点就是,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技术再如何进步,每亩农田的产出在未来几十年内很快会达到饱和状态【6】。也就是说,粮食的总量就那么多,不可能支持住不断的人口增长。早在l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华莱士就认为,未来的社会最终可能因为生活资料的增长,主要是粮食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而失败。但是二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证明,这种担忧毫无疑问是多余的。
第一、中国计划生育很好的抑制了人口的增加,且具严格的耕地保护。 由下表(表2)可以看出,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从1990年到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趋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虽然每年的人口都在增加,然而人口出生率也在近几年持续走低。更有学者预测,如果计划生育持续执行的话,不用等到2030年,十几年以后,中国人口将会开始负增长。全国政协副,中国工程院院长在一次访问中提到,即使我们的人口达到了14.5亿,中国依然能养活自己,因为第一我们人口已经到了最高点了,人口必然会相应减少,而粮食压力也会慢慢释放。第二,早已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的,用最严格的措施来保护农业的耕地【8】。
2
【7】
年 龄(岁) 0---14 15--- > 第四次人口普查 第五次人口普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27.69% 22.% 0% 66.74% 70.15% 74.53% 8.85.57% 6.96% 7%                      表2、中国人口年龄组成百分比 第二、中国依然具有科技兴粮的潜力。
由图2可知,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以良好的趋势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连续8年持续增长。
虽然我国科技用于粮食增产的份额为48%,但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
【9】
了30—40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技术潜力还是很大的。在粮食单产方面,我国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能提高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再提高到科研转化率,达到70%以上的先进水平。那么中国粮食生产将会有太幅度的增产,足以保证中国未来粮食的充足供应,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局部性过剩的问题。
第三、中国有足够外汇购买进口粮食。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称,中国2011年外汇储备可突破3.2万亿美元,我们拿其中的几十个亿,不到1%,就可以进口几千万吨粮食,中国人怎么可能会饿死,就是粮食的价格再涨二三倍,我们也买得起呢?
【10】
。更何况,中国每年还要出口粮食呢,要真不够吃,怎么还会出口
有些人对市场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担心外国人不卖粮食给我们,我们就完了。但是试想,全世界有多上粮商呢?全世界这么多家出口粮食,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世界粮商会统统说从今天开始,不卖粮食给中国了,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有钱不赚,这是什么道理啊?况且,还记得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吗?世界饥荒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中国人民基本粮食安全从未发生危机。总理在曾公开表示,我国粮食库存十分充裕,中国也免于受粮食危机影响。
中国未来的可行之道
当然,中国粮食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虽暂无近忧,但仍需远虑【11】
。比如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爆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减少,农产品价格持续波动和不稳定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攀升等等。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各种解决之道。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来还有几个农民会种田?这才是今后最大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流入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虽然中国有几亿的农民,但真正搞农业的却越来越少。据国家统计局马建堂说,中国有超过1.2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笔者在今年对宁波市的外来农民工做过抽样问卷调查发现,这些人中青壮年占了绝大多数。根据这些青壮年反映,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家里的田地很多也都已经闲置了,因为打工比务农在短期内更容易得到钱养家。这就导致了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家中的地即便有耕种,产出也不高,也并非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即使是青壮年中,也有很多种田的农民文化程度都很低,有些甚至不认识几个字,国家又如何能做到将新技术推广到农民中去呢?有人说以后种地肯定要科学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每个省里都有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将是以后种地的主力军。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种地是实实在在干活,要他们出办法可以,但要种地还是靠农民,如果种地的收入还是没有进城打工的收入高,是没有人愿意种的。农民的前途何去何从?以后的地由谁来种让人担忧,有时候很怕等父辈们干不动了,地是不是会荒掉没人要了。
所以,这些都是中国正面临的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农民创收,如何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3
【12】【13】
因此,摆脱目前农村的尴尬局面,首先必须加大对农业和科学技术的财政投入,提出更有利的保护,加大补助,帮助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同时监督和贯彻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
如果中国要承诺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那么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徐春祥,王海兰 21世纪,靠谁来养活中国[J]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6):12—17 【2】封志明   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讨论[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13):1—6 【3】陈百明    论“谁来养活中国”[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11):210—215 【4】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0)   2010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中国国土资源部   http://www.mlr.gov.cn/zygk/ 【6】Li .B. , Cheng.L. M.   2007   Food safety assurance systems in China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7】周天勇   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人[J]   企业家    2002:33—34
【8】刘学功,袁顺全    我国耕地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    许昌师专学报    2002,(21):26—27
【9】任兵雪    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增长潜力分析[J]  石家庄党校学报 2009:44—45
【10】茅于轼   不要被粮食危机所误导[J]    农村金融研究    2008:76—76 【11】马文峰, 王义斌   中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    粮食加工   2011:06—10 【12】白美清    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   粮食问题研究 2011:4—6 【13】张宇,刘涛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3—3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