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来源:九壹网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静脉溶栓可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应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AMI患者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在40~72岁,发病6小时以内15例,8小时2例,10小时1例。临床表现:有11例表现为持续性胸痛≥30分钟,2例表现为上腹痛≥30分钟,5例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含化速效救心丸或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至少2个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肢体导联抬高≥0.1mV,胸导联抬高≥0.3mV。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心梗4例,前壁心梗5例,前间壁心梗3例,下壁心梗1例,下壁+右室心梗3例,下壁+前壁心梗2例。

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常规静脉滴注极化液及酯类制剂,嚼服阿司匹林325mg,3天后改为75~100mg,每日1次口服,同时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50ml中于30分钟内滴完,在溶栓之前即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5~7天。

观察指标:①胸痛变化;②心电图检查,给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分别做心电图检查;③心肌酶谱变化,治疗前及溶栓后每4小时采血1次,共8次;④不良反应;⑤疾病预后情况。

疗效判定:以下情况均提示冠脉再通:①胸疼2小时内消除。②2小时内抬高ST段恢复≥50%或每0.5小时比较ST段回落≥50%。⑧ck-MB峰值于发病后14小时内出现。④溶栓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1]。

结 果

①胸痛缓解者18例,抬高的ST段在2小时内下降≥50%为15例(83.3%),4小时下降≥50%2例(11.1%),持续抬高不降者1例(5.6%),此患者为男性71岁,发病10小时入院,入院后第2天死于急性泵衰竭。②18例酶峰值提前,ck峰值距起病为12.1±3.5小时,ck-MB峰值为10.1±3.7小时。③溶栓后出现室性早搏4例,房早2例。④18例中6例皮下注射部位有瘀点、瘀斑,镜下尿潜血阳性1例。⑤溶栓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室上速1例,偶发房早1例,室早1例,于溶栓后均消失,本组存活17例,治疗2周后出院。

讨 论

溶栓治疗已成为AMI治疗的常规而有效的方法,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已发现溶栓治疗的疗效存在时间依从性,随发病时间的延长,溶栓治疗的再通

率降低,这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的凝块稳定性有关,因此应争取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前即开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缩短再灌注时间,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严重事件发生率[2]。我院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治疗AMI,对发病6小时内的AMI,再通率高、疗效安全、可靠,本组18例,再通15例(83.3%),均为发病6小时以内者,而部分再通2例(11.1%),为发病8小时者,未通1例(5.6%),为发病10小时者,通过本组观察,我们体会到,发病年龄小,发病时间短者ST段下降快,再通率高,同时我们于溶栓前即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预防左室附壁血栓,减少反复缺血发生,防止血管再闭塞。本文联合用药具有安全、简便、易行的优点,便于不能开展经皮冠脉内直接溶栓的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91

2 李亚红.低分子肝素钙对静脉溶栓再灌注的临床分析.2003,12(4)2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