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研究2007年4月第21卷第4期下旬版(总第212期) ・1091・ 3结果 变应性皮肤病病人吸入性过敏原的 测定 togen of patients with al lergic dermatosis 郝凤玲 Hao Fengling(Employee General Hospital of Xishan Coal 3.1与吸人性变应原的关系 18种变应原中引起皮炎湿疹 的、致敏率由高到低的变应原依次为PPI、HD、CMⅢ,致敏率 度仍以阳性为主。引起荨麻疹的、致敏率由高到低的变应原依 次为PPI、CMIII、HD、SPIII、PI、Df,致敏率在50%以上,致敏强 且致敏强度也偏高,而就每一种过敏原来说,致敏强 Determination 0f inspiratory anaphylac- 53%以上,度仍以阳性为主。从总体上观测,吸人性变应原对皮炎湿疹的 致敏率和致敏强度都低于荨麻疹。详见表1。 and Electricity Group Company of Taiyuan City,Shanxi 030053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493(2007)4C一1091—02 , … ……… …………… 变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有代表性的最复杂的多发病和常 见病,临床对其治疗多数情况下是对症治疗,或者通过对病人过 敏原的测定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但病人往往对其疗效的满意 度不高。为探讨吸人性过敏原与常见变应性皮肤病的关系,发 现引起变应性皮肤病的常见致敏原,我科对本院门诊变应性皮 肤病病人采用体内试验法进行吸人性过敏原的测定,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2例病人均来自我院2002年6月一2004年5月皮肤科 门诊,其中男44例,女58例;年龄12岁~84岁;皮炎湿疹64 例,荨麻疹38例。 2方法 2.1受试前准备病人在受试前至少在24 h内停止使用麻黄 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类药,在半个月内停止使用这类 药品的长效制剂。 2.2药物来原变应原由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研制中心 提供,其溶媒由华北制药集团太原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用于测 定的过敏原有18种,即:夏秋花粉I(PPI)、屋尘(m)、床垫料Ⅲ (CMIII)、春季花粉Ⅲ(spⅢ)、多价昆虫(PI)、尘螨(Df)、多价真 菌I(PmI)、多价真菌Ⅱ(PmⅡ)、春季花粉I(SPI)、蒿草花粉 ( )、春季花粉Ⅱ(SP II)、香烟(Ts)、蚕丝(Ms)、多价兽毛 (AH)、棉(CMI)、豚草花粉(Ra)、枕垫料(CMII)、多价羽毛 (FF)。 2.3测定方法用75%乙醇棉球消毒受试者上臂皮肤,将浓 度为1:10[1](Ra、Ar为1:10[ )的18种吸人性变应原编号分别 在上臂,按由上而下,由左向右排列次序分别皮内注射0.01 mL~ 0.02 mL变应原试液,15 min~30 min观察速发反应,24 h观察 迟发反应。用不含变应原的溶媒作阴性对照。观察期间避免搔 抓和擦洗局部皮肤。 2.4阳性结果判断标准 阴性(一):试验部位无反应,或仅出 现与对照试验类似的丘疹或红晕;可疑(±):试验部位出现直 径<0.5 crn的丘疹和不太明显的红晕;阳性(+):丘疹直径0.5 cIn~1.0 crn,有较明显红晕;中阳性(++):丘疹直径1.1 cIn~ 1.5 crn,有相当大的红晕,无伪足;强阳性(+++):丘疹直径> 1.5 crn,有明显红晕及伪足;极强阳性(++++):局部反应同 强阳性,同时出现周身反应,如发痒、皮肤潮红、憋气、哮喘发作 等[ 。 2.5统计学方法采用 检验。 表1 皮炎湿疹荨麻疹吸入性变应原测定结果 3.2与性别的关系 64例皮炎湿疹病人中,男26例,女38 例。38例荨麻疹病人中男18例,女20例,经统计学分析男女 性别在两种皮肤病的发生中无统计学意义( =0.442,P> 0.05)。 4讨论 变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复杂且多发,其内因是过敏体质,外因 是变应原。变应原进入体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的分子 量一般>10 000,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致敏率越高【Il。本 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变应性皮肤病最主要的吸人性过敏原是 PPI、CMIII、HD、SPill、PI、Df,不仅致敏率较高,而且反应程度 也较强,其原因:①花粉中引起过敏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PPI、 SPill致敏率高与其蛋白质成分含量有关。②HD成分复杂,是 一种混合物,以有机成分居多,包含有动物皮屑、人的表皮脱屑、 螨、昆虫残片及其排泄物、花粉等。Df是一类小昆虫普遍存在 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以CMIII内、浮尘、沙发填充物、枕 头、被褥、毛棉衣、地毯为多。所以HD、Df、CMIII往往容易混合 在一起,同时作为变应原,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Df的最适生 长温度为25℃±2℃,最适相对湿度为80%,所以与南方相比, 北方CMIII、HD、Df的致敏率应当偏低,但测定结果与广州学者 李森真等【 J报道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北方空气干燥、风沙大、 颗粒物易悬浮有关。这些变应原本身反应强度多集中在阳性和 中阳性之间,少数发生强阳性者多为病人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另外,变应原对荨麻疹的致病性 (即致敏率和致敏强度)较对皮炎湿疹的致病性强。临床中用特 异性脱敏疗法治疗这类皮肤病时,荨麻疹的疗效优于皮炎湿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pril,2007 Vol,21 No.4C 治疗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时,见效快,疗效好。据此认为, 致敏率和致敏强度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6:61—404. [2]李森真,黄谷孙,李佩华.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的 测定[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54. [3]乔秉善.变态反应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31. 作者简介:郝凤玲(1963一),女,山西省太原人,主管护师,本科,从事皮 肤性病研究,工作单位:030053,山西太原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 院。 皮炎湿疹、荨麻疹常可由精神因素诱发_l J,神经性紧张、失 眠、焦虑、压抑、过劳、情绪多变者易患此病。女性情绪易受精 神、神经因素影响,所以,临床中女性病例多见,但统计学分析结 果为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这与现实生活中男性更易受到环境 污染、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7—01—13;修回日期:2007—04—07) (本文编辑寇丽红)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迷走反射的 护理对策 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开导和安慰,并耐心 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简单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使病人及家属 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性,尽快消除他们的 并请已经做过手术的病人介绍亲身体会,进行现身说 Nursing strategies for postoperative an’ 思想顾虑,giocardiopathy patients with vagus reflex 施,使病人尽快熟悉和了解周围的环境。拔管前,向病人做好解 after intervention therapy 释,消除其紧张情绪;拔管时陪在病人的身边,多与病人进行交 流,分散其注意力,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完成手术。 钱小燕,李海燕,曹爱芳,王寿萍,姚肖肖,沈秋 Qi肌Xiaoyan,Li Haiyan,Cao Aifang,et al(Mfiliated Changhai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法。进入导管室时,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简单介绍导管室的设 3.1.2预防伤口疼痛疼痛刺激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使 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突然增高,引起内脏及肌肉的小血管反射性 的扩张,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有文献报道此类症 状最快在30 s内发生l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可在手术局 of PLA,Shanghai 200433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493(2007)4C一1092—02 部追加物的剂量;对于疼痛较敏感的病人拔管前,可以在 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以阻断疼痛引起的神经反射_5 J。医护人员 在压迫止血时力度以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防止用力过度, 造成病人疼痛,出现迷走反射等不良后果。两侧股动脉穿刺时, 避免同时拔管按压。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要适宜。也可以根 据病情给予镇静剂,保证病人的情绪稳定,改善其舒适度。 心血管病介入诊治是指通过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 种器械材料送入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_1 J。 它的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媲美,而对病人的创伤小,病人较易 接受,故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就是其中之一,如处理不得当或不及时,可能 会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3年1月一2003年3 月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共2 134例,出现迷走反射35例,经过及 时有效的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1.3维持有效血容量血容量的不足易引起下丘脑视上核 和室上核神经元分泌血管升压素,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 对牵拉刺激敏感而引起迷走反射_6 J。此手术采用的是局部麻 醉,全身情况受物的影响小,但对老年及体质较差的病 35例病人中,男27例,女8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61 岁。其中2例发生在手术开始穿刺时,对疼痛敏感导致迷走反 人,应尽量缩短禁食时间,一般术前禁食、水4 h,对手术时间无 法估计时,嘱后面进行手术的病人进餐或静脉补充液体,应以葡 萄糖为主,手术回病房后30 min,嘱病人尽快进食、水,一次量不 射,4例发生在手术中,因病人禁食时间过长而导致的;25例发 生在术后回病房拔除鞘管压迫止血时;4例因术后并发血肿而 引起。一般病人突感胸闷、头晕、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发 宜过多,应少量多餐,尽快实充体力,这对于维持血压,加速造影 剂的排泄及减少迷走反射的发生均有重要的意义。 3.1、4积极预防血肿发生病人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认真评 估病人伤口情况,嘱病人取平卧位,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30 min~60 min观察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注意观察穿刺 部位有无渗血、淤血,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及趾端的活动情况。 对于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更应该注意。早期不得对穿刺处 冷、大汗淋漓伴有恶心、呕吐,心率进行性减慢(<50/min),心电 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视物旋转等症状,严重者晕厥休克直至 危及生命,此症状称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Ⅵ s)_2 J。 2结果 35例经过止痛、解痉,及时补充血容量、升压,使用抑制迷 走反射的药物,挤压,切开引流血肿,对症处理,症状均在30 airn 内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 3护理 的周围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的活动影响动脉血管穿刺处血 管处血痂的形成和稳定性,从而导致出血或渗血 。 3.2迷走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3.2.1生命体征的监护病人术后予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应密 切观察病人的心率、脉搏、血压的变化及精神状态,及时询问病 人有无不适主诉,一旦病人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大汗淋 3.1迷走反射的预防 3.1.1心理护理 焦虑可引起心血管病病人的心肌缺血、缺 氧,增加心肌负担,从而刺激心肺感受器,引起迷走反射l3 J,所以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前护士要跟病人沟通,根据 漓、恶心、呕吐、血压、心率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四肢发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