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发明专利]

来源:九壹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266278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6.12

(21)申请号 202010247636.1(22)申请日 2020.03.31

(71)申请人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屏山

大道286号(72)发明人 崔阳 刘金萱 雷敬钦 吴有高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易娜(51)Int.Cl.

B05D 5/06(2006.01)B05D 7/14(2006.01)B05D 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使用溶剂型套色漆配套水性中涂漆和水性主色色漆进行套色喷涂,如此,可在水性中涂漆喷涂后进行流平处理,再接着直接喷涂溶剂型套色漆,使得水性中涂漆不用烘干即可喷涂溶剂型套色漆,中涂漆与套色漆一同烘干,并且,水性主色漆能够在色漆站喷涂,从而实现套色车一次过线,保证了套色车的产能与全色车产能一致,与全色车混线生产成为非必要条件,套色车产能约为传统回线工艺产能的4~5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1次烘干及1次闪干的能耗成本。CN 111266278 ACN 11126627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中涂漆喷涂:对电泳车身进行水性中涂漆喷涂,得到中涂车身;套色漆喷涂:将所述中涂车身流平处理后对所述中涂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在线溶剂型套色漆喷涂,得到套色中涂车身;

套色区域遮蔽: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烘干强冷之后,采用遮蔽材料在线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

主色漆喷涂: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打磨处理后对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水性主色色漆喷涂,得到套色色漆车身;

去除遮蔽: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流平闪干处理后,在线去除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遮蔽;清漆喷涂:将去除遮蔽后的所述套色色漆车身进行罩光清漆喷涂,得到套色车身,并将所述套色车身进行烘干强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涂漆喷涂步骤中,水性中涂漆喷涂为一道成膜喷涂,且膜厚为25~3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色漆喷涂步骤中,将所述中涂车身在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5~7分钟,使得所述中涂车身经流平处理后的水性中涂漆的固体份为65%~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色漆喷涂步骤中,溶剂型套色漆喷涂为两道成膜喷涂,且单层膜厚10~1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色区域遮蔽步骤中,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烘干保温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20分钟;强冷温度为20~25℃,强冷时间为3~5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色区域遮蔽步骤中,在采用遮蔽材料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之前,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进行压缩空气吹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材料的耐受温度为100℃,所述遮蔽材料包括遮蔽膜和分色胶带,遮蔽时,先用分色胶带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周边进行粘贴,再用遮蔽膜对各周边围合的区域进行遮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去除遮蔽步骤中,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在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3~5分钟后,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闪干保温4~5分钟,闪干保温温度为85±10℃,随后进行强冷,强冷送风温度20~25℃,强冷时间为1.5~2分钟,使得所述套色色漆车身经流平闪干处理后的水性主色色漆的固体份为80%~9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去除遮蔽步骤中,撕除遮蔽材料后并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进行简单擦净除尘。

2

CN 111266278 A

说 明 书

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套色喷涂工艺是指通过涂料选用与匹配、工序设置以及参数控制等手段,对车身不同部位涂装不同颜色。常见的有车顶套色和下部套色等分区方案及白套黑和金套灰等配色方案,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0003]在越趋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下,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水性漆进行涂装成为主流,而水性漆涂装线的套色工艺仍然以回线工艺为主,常见的回线工艺为:电泳车身→中涂喷涂(1)→烘干(1)→打磨(1)→套色漆喷涂(1)→烘干(1)→打磨(2)→套色区域遮蔽(2)→主色漆喷涂(2)→闪干(2)→撕除遮蔽(2)→清漆喷涂(2)→烘干 (2)→修饰下线(1表示第一次过线,2表示第二次过线)。采用回线工艺完成套色,主要是因为在水性中涂漆喷涂后,如果不经烘干工序直接喷涂水性套色漆会使得中涂漆与套色漆之间油漆互渗现象严重,中涂漆与套色漆之间以及套色漆与清漆之间的附着力降低,,油漆外观及性能无法保证,影响涂装质量,而水性中涂漆烘干后,为保证在线连续生产,套色漆喷涂就需要在色漆站进行,从而导致车身需要回线喷涂主色漆及清漆,然而前工序仍要正常生产,为了不堵塞前处理、电泳和涂胶等工序,套色车需与全色车混线生产,套色车穿插在全色车中,每小时套色车产能为中面涂产能与前工序产能之差,其生产效率低,而且,相对一次过线,回线工艺多消耗1次烘干及1次闪干的能源,能耗成本上升,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成本。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汽车的套色喷涂采用水性漆回线涂装线的套色工艺,其生产效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成本。[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0006]中涂漆喷涂:对电泳车身进行水性中涂漆喷涂,得到中涂车身;[0007]套色漆喷涂:将所述中涂车身流平处理后对所述中涂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在线溶剂型套色漆喷涂,得到套色中涂车身;[0008]套色区域遮蔽: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烘干强冷之后,采用遮蔽材料在线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0009]主色漆喷涂: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打磨处理后对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水性主色色漆喷涂,得到套色色漆车身;[0010]去除遮蔽: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流平闪干处理后,在线去除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遮蔽;

[0011]清漆喷涂:将去除遮蔽后的所述套色色漆车身进行罩光清漆喷涂,得到套色车身,并将所述套色车身进行烘干强冷。[001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中涂漆喷涂步骤中,水性中涂漆喷涂为一道成膜喷涂,且膜

3

CN 111266278 A

说 明 书

2/4页

厚为25~30μm。

[0013]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套色漆喷涂步骤中,将所述中涂车身在 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5~7分钟,使得所述中涂车身经流平处理后的水性中涂漆的固体份为65%~70%。[0014]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套色漆喷涂步骤中,溶剂型套色漆喷涂为两道成膜喷涂,且单层膜厚10~15μm。

[0015]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套色区域遮蔽步骤中,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烘干保温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20分钟;强冷温度为20~25℃,强冷时间为3~5分钟。[0016]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套色区域遮蔽步骤中,在采用遮蔽材料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之前,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进行压缩空气吹扫。[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遮蔽材料的耐受温度为100℃,所述遮蔽材料包括遮蔽膜和分色胶带,遮蔽时,先用分色胶带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周边进行粘贴,再用遮蔽膜对各周边围合的区域进行遮蔽。[0018]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去除遮蔽步骤中,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在 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3~5分钟后,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闪干保温4~5分钟,闪干保温温度为85±10℃,随后进行强冷,强冷送风温度20~25℃,强冷时间为1.5~2分钟,使得所述套色色漆车身经流平闪干处理后的水性主色色漆的固体份为80%~90%。[0019]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去除遮蔽步骤中,撕除遮蔽材料后并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进行简单擦净除尘。

[0020]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002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使用溶剂型套色漆配套水性中涂漆和水性主色色漆进行套色喷涂,如此,可在水性中涂漆喷涂后进行流平处理,再接着直接喷涂溶剂型套色漆,解决了水性中涂漆由于没有烘干导致固体份偏低,直接喷涂水性套色漆导致两个涂层油漆互渗现象严重,油漆外观及性能无法保证的问题,使得水性中涂漆不用烘干即可喷涂溶剂型套色漆,中涂漆与套色漆一同烘干,并且,水性主色漆能够在色漆站喷涂,从而实现套色车一次过线,保证了套色车的产能与全色车产能一致,与全色车混线生产成为非必要条件,套色车产能约为传统回线工艺产能的4~5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1次烘干及1次闪干的能耗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本发明的范围。[00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

4

CN 111266278 A[0025]

说 明 书

3/4页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在中涂漆喷涂

之前,将车身进行阴极电泳获得具有底层漆的电泳车身,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26]中涂漆喷涂:对电泳车身进行水性中涂漆喷涂,得到中涂车身,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几乎所有的喷涂都是采用机器人自动喷涂完成,优选地,水性中涂漆喷涂为一道成膜喷涂(即单层喷涂),且膜厚为 25~30μm;[0027]套色漆喷涂:将所述中涂车身流平处理后对所述中涂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在线溶剂型套色漆喷涂,得到套色中涂车身,其中,流平处理时,将所述中涂车身在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5~7分钟,使得所述中涂车身经流平处理后的水性中涂漆的固体份为65%~70%,中涂车身无需加热闪干从而节约能耗成本,由于涂溶剂型套色漆喷涂相较于水性中涂漆对固体份要求较低,因而水性中涂漆固体份达到65%~70%即可喷涂溶剂型套色漆,无需进行烘干处理,采用机器人编制套色区域轨迹即可自动喷涂,优选地,溶剂型套色漆喷涂为两道成膜喷涂(即双层喷涂),且单层膜厚10~15μm,溶剂型套色漆无需整车喷涂,仅对套色区域进行喷涂,降低成本;[0028]套色区域遮蔽: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烘干强冷之后,采用遮蔽材料在线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其中,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烘干保温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20分钟;强冷温度为20~25℃,强冷时间为3~5分钟,在采用遮蔽材料遮蔽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之前,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进行压缩空气吹扫,本实施例中,所述遮蔽材料为低温材料,其耐受温度为100℃,所述遮蔽材料包括遮蔽膜和分色胶带,遮蔽时,先用分色胶带对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周边进行粘贴,再用遮蔽膜对各周边围合的区域进行遮蔽,具体地,套色中涂车身烘干、强冷后,车身温度对手工操作无影响的情况下,立即对套色喷涂区域进行吹扫和遮蔽,避免套色喷涂区域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可以及时控制颗粒纤维数量。遮蔽时,先用分色胶带对套色喷涂区域(一般地如顶盖、A柱、尾门上部)周边进行粘贴遮蔽,再用遮蔽膜进行遮蔽,其中侧围分色胶带采用手持工装辅助操作,遮蔽膜采用仿形遮蔽膜,以提高遮蔽效率。由于遮蔽膜及分色胶带在闪干后即撕除,因此遮蔽材料采用低温材料,相对于高温材料,降低了成本。[0029]主色漆喷涂:将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打磨处理后对所述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水性主色色漆喷涂,得到套色色漆车身,对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的缺陷进行打磨,打磨后使用压缩空气对车身及遮蔽材料进行吹扫,以避免打磨灰附着在车身及遮蔽材料上带入色漆喷房;在水性主色色漆喷涂时,采用机器人编制套色中涂车身的非套色区域的专用轨迹即可自动喷涂,仅对非套色区域喷涂水性主色色漆,两道成膜,单层膜厚12~13μm。一般地,在水性主色色漆机器人喷涂前,对靠近分色胶带线的非套色区域的套色漆部分,用水性主色色漆进行人工点补,以防止该区域出现露底、失光或者色差等涂装不良的状况;

[0030]去除遮蔽: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流平闪干处理后,在线去除所述套色喷涂区域的遮蔽,其中,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在23~25℃的温度范围内流平处理,流平时间持续3~5分钟后,将所述套色色漆车身闪干保温4~5分钟,闪干保温温度为85±10℃,随后进行强冷,强冷送风温度20~25℃,强冷时间为1.5~2分钟,使得所述套色色漆车身经流平闪干处理后的水性主色色漆的固体份为80%~90%,去除遮蔽材料后,对套色喷涂区域进行简单擦拭除尘,对于有可能存在的杂漆,用鹿皮巾蘸98%酒精进行擦拭;

5

CN 111266278 A[0031]

说 明 书

4/4页

清漆喷涂:将去除遮蔽后的所述套色色漆车身进行罩光清漆喷涂,得到套色车身,

并将所述套色车身进行烘干强冷并修饰,完成整个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0032]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的套色涂装工艺,使用溶剂型套色漆配套水性中涂漆和水性主色色漆进行套色喷涂,如此,可在水性中涂漆喷涂后进行流平处理,再接着直接喷涂溶剂型套色漆,解决了水性中涂漆由于没有烘干导致固体份偏低,直接喷涂水性套色漆导致两个涂层油漆互渗现象严重,油漆外观及性能无法保证的问题,使得水性中涂漆不用烘干即可喷涂溶剂型套色漆,中涂漆与套色漆一同烘干,并且,水性主色漆能够在色漆站喷涂,从而实现套色车一次过线,保证了套色车的产能与全色车产能一致,与全色车混线生产成为非必要条件,套色车产能约为传统回线工艺产能的4~5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1次烘干及1次闪干的能耗成本。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调整了套色区域遮蔽和非套色区域打磨的工序顺序,即在套色中涂车身烘干强冷之后即遮蔽套色中涂车身的套色喷涂区域,使得套色喷涂区域在非套色区域打磨前完成遮蔽,未吹扫干净的打磨灰不会被遮蔽材料遮盖包裹并带入喷房,从而降低套色车身的颗粒、纤维数量约40%,该数量与全色车一致,减少打磨量及返修率。[0033]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6

CN 111266278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