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四大进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四大进展

来源:九壹网
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四大进展

佚 名

【摘 要】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近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随着中国现代农业信息化之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年(卷),期】2013(000)024 【总页数】2页(P3-4)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农业产业;智能化;网络化;高效化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126

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近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随着中国现代农业信息化之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2013年4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提出,围绕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促进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研院校、企业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一大批科研单位和IT公司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及产品研发应用,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以生产智能化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生产环节中实现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自动化和组织化水平,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途径和模式。近年来,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黑龙江农垦、北京大兴、江苏无锡等地在涉农各个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今年5月,农业部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建设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

经营网络化为目标,电子商务驱动着农产品经营方式的变革。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化流通方式,使得农业经营方式正由“先产后销”向“先销后产”方向演变。2012年阿里平台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1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农民通过上网“触电”,真正成为了善于利用互联息的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市场经营主体。

以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农业政务水平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建成了14个涉及农业生产进度、农产品价格及贸易等方面的大型数据系统,建设了农业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各省也建立了涉及面广、更新及时的农业行业发展数据库,初步实现了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

以服务便捷灵活为目标,构建覆盖部省地县各个层级的全国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以12316热线为纽带,包括农业信息网站、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