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工海商学院母辊 Journal ofShahgh Business School №4 Vol 16 Avg 2015 【现代流通】 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张大成 (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1400) 摘 要: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是快递服务中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用户会与电商以及快递企业 有面对面的接触。快递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客户满意度,所以说收件人的评价对企业的信誉来说是 非常重要的。如何提升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的问题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国内外社区物流终 端配送的现状和方式,然后结合现阶段我国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城市社区 物流服务共同化体系、推动电商物流与社区物业合作、推动社区物流发展、推广自助提货点和智能快递 柜的使用等建议。 关键词: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7—324X(2015)一()4—14—21—08 近几年来,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凭借 良好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改变人们日常消费 习惯的在线交易平台。作为电商与消费者之间重 要的物流通路——快递企业,以极快的发展速度 成长。 一、国内外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 研究 社区物流,又称为社区配送。南开大学的袁 伯友对社区物流的定义是:直接面向城市社区商 业和社区居民,将商品从供应商运送到社区店铺 或居民的末端物流形式,是物流中的“真正的最 据报道,我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总量在2014 年达到了140亿件,较上一年上涨了52 ,位列 世界首位,所产生的盈利收入上升到了2 040亿 元,较上一年增长了42 。其平均增幅在连续近 后一百米”。②社区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大体可以分 为送货到户、委托代收、客户自提三种模式,国 内外社区物流终端服务模式选择有所差异,具体 分析如下。 (一)送货到户服务模式 四年里累计超过5() 。①目前来看,相比我国 GDP的增长,国内快递行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是其的三倍。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快递增长源于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购行为,社区配送是网购的 重要环节,也是面向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在 商品由制造商到消费者的运送通路一般都是 由第一阶段的配货系统、第二阶段的运输系统以 及交货阶段的“最后一公里”组成,如图1所示。 第一公里(供货阶段)I运输干线至支线阶段l最后一公里(交货阶段) 制造商 1 分拨中心 I城市分拨中心I 图1 快递配送的三个阶段 这最后的环节中所提供的配送服务直接关系着客 户满意度,由此,提升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质 量的问题愈发突出。 最终用户 收稿日期:2015—08—12 ①②数据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访问网址:http://www. ocn.corn.cn/touzi/2O1507/kglas29102831.shtml。 作者简介:张大成,安徽寿县人,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系主 任、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信箱: zdacheng788@1 63.corn。 参见袁伯友.基于社区物流的物流企业配送策略探讨[J]. 物流技术,2009,10:4—6。 、]l,、vw.sbs.odu cn 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张大成 ZHANG Dacheng No 4 Vol 16 Aug 2015 由于配送的前两个阶段是在快递企业的直属 运营下,商品比较容易得到安全性和准时性的保 障。但当商品运送到由加盟商负责的城市分拨中 心时,由于客观资源条件的、配送人员的管 理差异以及城市具体的交通差异,使得“最后一 公里”成为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 对社区物流的终端配送属于销售配送,通常 连锁企业的销售型配送是面对消费者型用户,由 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 量、多用户的配送。快递企业的配送直接到户, 可以配送,也可以共同配送,前者是不同物 流服务商汇集众多的货物后,通过干线运输通道 将货物运抵各自的城市中转中心,在中转中心经 过分拣后再通过营业网点各自完成市内配送。而 共同配送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破单个物流服务商 的界限,将不同的物流服务商收集的货物统一运 输和配送,实现物流企业之间资源的共享。 (二)送货至委托代收点服务模式 除企业自己送交客户以外,代收也是一种重 要的服务模式。现有的社区物流代收服务大致分 为两种:一种是以电商为主导的联合便利店、书 报亭等服务型店铺作为代收服务点;另一种是以 小区门卫、物业代为签收的非商务代收点。 目前社区内存在的代收服务形式主要有三 种:一种是物流企业在社区直接设立门店,如顺 丰速运旗下的顺丰嘿客店。但是这类门店以销售 商品为主业,而代收包裹则是其多种服务中的一 种。另一种是以电商主导的联合便利店、书报亭 等构成的代收服务点,消费者凭身份信息到店取 货。如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家快递企业共同组建 的收货宝、菜鸟驿站。第三种是以小区传达室、 物业中心作为代收点代为居民签收。从社区物流 代收流程图(图2)中可以看出当前社区物流虽 然提供包裹代收服务,但是因为网点归属复杂、 布局随意、功能单一、服务体验差、个性化选择 少等问题的存在并未有效地提升社区物流的效率 和质量。 通过对上海浦东、闸北、长宁、闵行、奉贤 等近20个社区的调查,依据学生网上问卷和社 区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的结 果,可以看出代为收件在当前的社区物流中运用 、Ⅳw.sbs.edl1 cn 图2现有社区物流代收模式图 十分广泛。一方面,有94 的被调查者了解包裹 代收业务,67.83 的社区已经设有包裹的代收 点,三种类型的代收点占有的比例大致相等。大 部分被调查者使用过社区代收服务,比例为 70.4 。另一方面,有72.62 的被调查者有过 被快递员将包裹扔在小区传达室的经历,其中 44 的收发室不提供包裹代收服务,还有12 的 包裹因为配送人员的这种行为而丢失或者损坏。 (三)送货至自提点(柜、箱)服务模式 自提模式是国外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主要模 式之一,相比国内正处于初级阶段的自助服务, 国外的自主提货服务要比国内的自主提货更完善 和更规范,其自动化程度也更高。在国外,自助 快件柜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公共储物柜以及私人收货箱是现阶段国外自提服 务的的两种主要方式。 1.公共储物柜 DHL智能包裹收发站(Packstation)和亚马 逊的储物柜可以作为国外公共储物柜的代表。这 些储物柜主要安装在部分特定的场所,然后由物 流公司负责规范管理,需要客户自己完成取件。 (1)DHL智能包裹收发站 智能包裹收发站是DHL公司免费为其注册 客户提供的一种自助提货服务。客户在订购某些 货物后,可以指定货物送至DHL设立的自提点, 货物到达后会通知客户,然后客户可以凭所持的 密码和智能卡到自提点提取货物,这个系统能够 在时间上以及位置上为人们提供便利,所以智能 包裹收发站获得了其使用客户的极大好评。 (2)亚马逊的储物柜 亚马逊的储物柜也是电子储物柜的一种。和 DHL的智能包裹收发站一样,亚马逊储物柜也 2015年8月 第16卷第4期 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al Service Mod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NO 4 Vol 16 Aug 2015 是被安装在一些特定的场所,例如商场、车站以 及便利商店等地方。不同的是,它需要用户进行 注册,也就是说每一个储物柜都不是拥有指定主 人的,用户只需在购物时选择未被使用的储物柜 作为自己的取件地址即可。在派件人员货物放至 储物柜内后,系统会自动告知用户具体位置以及 取件密码,凭借该密码,用户就可从指定的储物 柜中取走货物。 把储物柜作为自提点,客户自行取件的方式 能够在时间上为客户提供较大的便利,用户可以 选择自由时问取件,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投递的失 败,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 2.私人收货箱 私人收货箱一般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主要 是为私人客户提供配送以及附加服务,例如德国 的天空盒(SKYBoX)和日本的电子接收柜。 (1)天空盒 天空盒的工作原理就好比是私人信箱,根据 自身的需求,客户可以选择是否订购服务。其主 要的工作方式是当客户在完成网购后会获得相应 的取件密码,这个密码主要由订单以及收货信息 自动生成。快递员送件和收货人取件的动作都是 按照所提供的数字组合来完成的。 (2)日本的电子接收柜 在日本的一些公寓中会安装电子接收柜,其 主要服务客户群就是公寓里的住户,派送人员进 入社区后会将货物放在电子接收柜中。电子接收 柜会自动打印收条并将信息发送到收货人的移动 设备上,例如手机、平板或是电脑,有效期为三 天,如果过了这个时限用户未取件,服务器会重 新发送信息告知。除此之外,这种电子收件柜也 具备在线支付功能。 自助快件柜的使用在国内才刚刚兴起,而且 国外的公共储物柜和私人收货箱的模式都有其特 定的适用环境,并不能在中国直接套用。天 空盒的使用成本过高,不适用普遍的用户,此 外,它对安装位置也有一定要求,所以天空盒的 目标客户群定位较高。日本的电子储物柜的安装 地点普遍是公寓,通过公寓便利性来吸引居住 者。但是,国内是以社区为居住单位,由社区物 业对社区进行管理,难以提供这种服务的配套设 施。自助提货柜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功能性、便利性以及完善性还远不及国外,因 此,国内需要结合我国自身的社区建设、用户需 求以及配套设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这一配送 模式。 二、社区物流终端配送问题与影响因素 分析 (一)与零售商合作的终端联盟模式及其问题 分析 随着居民社区化的进程,便利店、药店等零 售商纷纷人驻以五百米为半径单位的社区周边, 不仅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便捷,也促使企业广泛 与其合作。很多快递行业的终端配送都是采取与 第三方终端节点联盟的方式。比如在中国和 日本,快递商与便利店的结合方式已经发展的很 成熟,人们已经习惯于在购买生活所需的同时前 往便利店取货。正如7—1 1便利商店就成为很多 包括像宅急便、顺丰等快递巨头的终端配送载 体,消费者可以自由安排收取时间自提货物,这 样不仅提高了快递服务的配送效率,也给零售商 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国,顺丰速运也在 2011年开启了与零售便利商店合作的试点工作, 与100多家零售门店合作,建立相应的快递业务 代办点。 与零售商合作的联盟模式虽然有助于快递企 业减少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实 际运营中则暴露出无法避免的问题。 首先,对企业来说,两者的合作在实际运营 中难免出现不易协调的运作差异,关键是在双方 追求双赢的过程中能否达到各自期望的平衡点, 如果合作达不到互助共赢的局面,无法持久。具 体表现在:对于快递企业,无法获得用户信息和 反馈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难以进行有效客户的信 息收集和汇总,不利于对自身业务的改进和发 展。对于连锁零售企业来说,当消费者长期不取 寄送货物时,容易造成投递货物堆积,占用仓储 空间,影响运营成本。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 口分布不均,还并不能做到连锁零售企业的全分 布,分布网点的不足就可能导致提货点达不到用 户的期望范围;同时作为连锁企业,从自身利益 "vVWTVq .sbs cdu Crl. 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张大成 ZHANG Dacheng NO 4 VO1.16 Aug 2015 考虑,更多重视自营高利润业务,可能会忽视或 弱视快递代收业务,容易促使消费者不满意程度 提高。 (二)统一终端代理的社区配送站及其问题 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快递企业无论采取 与零售商联盟的方式,还是交由运营商统一 配送,或者设立专属的货物自提点,这些通过以 统一配送或自助取货的方式来解决快递终端“最 后一公里”问题的方法都存在自身局限性,不能 由方统一代理快递业务的收发模式兴起 于高教园区,以学生老师为目标的货物配送。在 该模式下,由运营方与各快递企业合作,力 求在社区一公里范围内实现同一区域货物的统一 配送。早在2011年,北京市就在多个社区和高 校附近建立了15个类似这样的社区配送站,实 现快递终端配送的全面整合,优化了相应的资源 配置。 建立的社区收发站在实际操作中有点类 似于零售店合作的终端联盟,但可以实现对消费 者的“不出门配送”。对于运营商来说,相 应配送站点的选择和分布就成为了影响消费者满 意度的重要因素。网点太密会增加开店、运营、 人力等成本;网点太疏则会增加配送时间,影响 客户时间安排。同时,当消费节假日来临,或用 户长期不取造成的货物堆积很容易形成“终端爆 仓”,使得货物堵在配送的最后100米。这些都 会成为这种模式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人员密集区的货物自提柜及其问题分析 货物自提柜就是指用户自行前往已投递的指 定地点,通过智能识别的方式获取订购商品的配 送方式。国外借助科技优势早在本世纪初就率先 实现了相应技术,比如美国的Amazonlocker、 DHL在德国设立的Packstation系统。而我国在前 几年也开始了相应产品的建立,2012年京东商城 就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交通枢纽以及商圈写 字楼附近设立相应的智能提货柜支持24小时取货。 先进的技术并不表示一定能够满足实际需 求,由于货物自提柜占地面积大、可使用数有限 以及每台高达4、5万元的安装维护费用使得这 种解决方式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和用户需求,同 时这样的提货柜一般建立在人口密集、流动大的 场所,对于货物的安全以及用户提货距离来说, 都不算是最优的解决办法。现如今,京东设置的 很多地铁自提柜都已经不再使用了,货物配送主 要还是回归于原先模式。 、)l,、Ⅳw .t I】.cn 完全适应我国实际情况。而且这些解决办法无法 持久推行还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一方面,对快递终端配送的理解有误。电子 商务是推动快递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电子 商务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依靠两方面因素:其一 是由于没有店面、导购等成本,网购带来的价格 降低;其二是借助互联网不需要用户出门便可享 受订购商品的便利性。目前,与便利商店结合的 方式由于距离居民区较近,尚可满足用户不需长 距离取货的需求,但如果终端配送采用货物自提 的方式,尤其在节假日休息时间,通常会大大增 加用户取货的不方便程度,从根本上削弱用户网 上购买的行为动机,影响网上订购成交数,最终 影响快递订单数。 另一方面,用户取货时间不自由。便利店有 固定的营业时间,而统一配送的方式要求用户被 迫接受投递时间。这些都给消费者使用带来不 便,同时,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带来被动阻碍,消 费者往往只能被动接受,顾客不方便,影响消费 者的满意度。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把社区物流终端配送 服务模式存在问题概括如下。 1.效率低、成本高 简单来说,在目前国内社区物流配送服务送 货到户的模式中,快递人员从配送中心领取分拣 后的货物,然后划分各自的派送区域后进行派 件。由于目标客户覆盖面广且高度分散,所以现 阶段配送的快递企业采用的多为“人海战 术”。每个快递员根据自身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多 次往返配送的方式,对每一个快件的收件人分别 进行短信或电话通知。据统计,物流公司快递员 将外地快件分发送到客户手中,平均毛利在1~2 元左右/件,还不包括派件所需的运输费、燃料 费和通讯费等,如果遇到收件人拒签或退货等情 形,快递员又得将快递包裹做返仓处理,这部分 成本相当于额外开支,利润空间就很小了,可以 2015年8月 第16卷第4期 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al Service Mod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NO 4 VOl 16 Aug 2015 说,物流快递公司在最后社区物流的终端配送上 派送服务以及人员素质层次不一,从而导致了快 是损耗巨大的。虽然说,配送上门为客户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对于物流配送企业以及配送 人员来说所要承担的成本是相当大的。 2.货物安全难以保证 递投诉案件时常发生。有时,派件员会因为收货 人未在而长时间的等待对收货人怀有抱怨心理, 致使语气粗鲁,引起收货人不满。目前,快递员 派件采取收运费然后从提成中获利的方式,因 此,少有快递人员会顾及货物是否破损,以及服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统计来看,引起 客户的投诉的主要原因有货物的破损、丢失等。 务态度、货物送达的及时性,只管收运费拿提 成。而接到客户投诉的客服部门多数只负责接单 下单,问题出现后也不能及时协调解决。 5.覆盖面广且网点分散 派件人员在提供上门配送时,只会携带当前客户 的快件,其余的快件会留在运送车辆上,这存在 相当大的安全隐患。钱江晚报就报道过,快递员 配送时,连车带货被人骑走,近3万元的快递件失 窃。除此之外,一些客户会因为不在家中,而让 快递业务的特点就在于其客户的配送地点覆 盖面广,配送频次较高,这种情况下需要大量的 人力来支撑其配送的运转,物流配送成本也相对 快递人员将快件寄放在小区门卫或收发室,但毕 竟它们不是专业的货件安放区域,来往的取件人 会造成快件的破损,以至于最后很难界定责任人。 3.及时性差 较高。遇到像“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电子 商务企业促销节日,网购达到高峰期,配送速度 跟不上,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阻塞和延迟,以至 于“爆仓”现象的出现。目前,国内城市社区物 流服务的构成主要是发货人、中转中心、派送网 点及收货人。基本流程是由各销售厂商发货,物 流服务商汇集货物通过铁路、公路等运输通道运 至各物流企业在各城市建立的中转中心,在中转 中心完成货物分拣操作后会将货物运至派送网 点,最后各物流企业会采用人工配送的方式将货 物派送给不同社区的客户以完成物流的终端配 送,如下图3所示。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 国内城市社区物流传统的终端配送方式是人 工配送,也可以说是人海战术。物流企业多数采 用多联式单据的方式进行货物的交接;快件在各 区域的配送中心进行分拨、扫描、登记后交由各 区域负责派送的快递人员进行挨家挨户的派送任 务。一位派送人员携带多份快件,利用助动车进 行派送,时间难以掌控。多数送货人员派送前通 知收货人,避免送货人到达目的地时收货人不在 的现象,一旦重复投递,造成成本的增加。 4.配送人员缺少专业素质 现阶段,快递员从业门槛较低,以至于货物 不同厂商 的发货人 有:资源浪费、运输效率低、对社区环境造成污 染等。 社区 配送 i 同一礼区的 不同收货人 :于 不同物流服务 :・运输 ; 商的中转中心 一I :竺:!:: :I 一 磊 一L!:: :=I 一 磊 『] 市内 !不同物流服务 分拔 i商的派送网点 一 磊 磊磊 — \/ /一『,、 . ~ 图3不同厂商物流配送基本流程图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社区物流配送存在的 升用户满意度就变得很有必要。 问题主要有效率低、成本高、货物安全难以保 证、及时陛差、配送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意识 三、对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新模式的研究 (一)建立城市社区物流终端共同配送模式 淡薄、覆盖面广且高度分散。因此,针对所出现 的问题,研究新的社区物流配送的配送模式以降 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社区物流的配送效率,提 结合国内传统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现状,本 文提出了城市物流中心和社区物流中心建设的 建议,主要工作流程是由各销售厂商发货,物 Vv'vv'gq.sbs cdu.cn 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张大成 ZHANG Dacheng No.4 Vol 16 Aug 2015 流服务商汇集货物通过铁路、公路等运输通 道运至各城市的物流中心,货物在物流中心 完成分拣操作后运至社区物流中心,最后各 不同厂商的发货人物流企业会采用人工配送的方式将货物派送 给不同社区的客户以完成物流的终端配送。 (如图4所示)。 : ; : ; 运输 ; 干线 : : 市内 : 分拨 i; 社区 配送 :同一社区的 ;不同收货人 统一信息平台 图4不同厂商城市物流与社区配送基本流程图 本文所构建的模式推翻了传统社区物流 配送的模式,旨在鼓励各企业共享资源,在电子 担额外的费用。因此,快递业与社区物业服务的 模式必将会成为未来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发展方 向,不过,有关双方的责任范围和怎样完善其运 营的问题还有待商榷。 (三)推广智能快递柜的使用 商务以及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首先,建立共同的城市物流中心,收纳来自于运 输各类发货厂商货物的物流服务商运送的货物, 统一进行分类优化后集运送到社区物流中心;然 智能快递柜可以在实现便捷的送件和取件的 后由社区物流中心依据社区居民需求,采用统一 化、规范化的单一窗口服务模式,由特定的社区 配送服务人员针对特定社区开展配送服务。城市 同时,还能对货物进行识别、存储、监控和管 理。它的主要工作流程是:当派件人员抵达目标 地址后,不用与客户直接接触,只要将快件放入 社区物流服务的共同化是对传统模式下的中转中 心或营业网点的横向整合,把分散配送转化为集 快递柜中就可以完成派件的任务。然后,快件柜 的系统会将快件运达消息以短信的形式自动告知 中配送,以实现配送作业的规模化,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降低物 流成本,同时也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二)推动与社区物业的合作 收货人。短信当中会详细告知收货人的收件地点 以及开柜密码,以便用户可以完成自助取件,为 用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如图5所示。 由于快递业务量增多,进出住宅社区的快递 人员复杂多样,考虑到居住小区的安全性,许多 社区物业会快递人员的进出,造成了派件人 员只能在社区门口电话通知收货人外出取件,这 无疑减少了配送的便利性以及效率性,增加了配 送成本。因此,通过推动与社区物业的合作,可 以促进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发展,从而缓解这样 的局面。以韵达快递为例,韵达企业与万科物流 签订了协议,开展了物流企业与社区物业的合作 模式,万科物业在我国23个省(区、市)的近 400个万科社区与韵达快递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 快件收递的服务,在保证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 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提升客户的便利性。而且,快 图5智能快递柜基本工作流程 智能快递柜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全天让用户在 方便的时间以及地点完成自助取件,为用户提供 递企业与社区物业合作的模式还不需要消费者负 v,、Ⅳ sbs.edu.ca 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Study Oil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al Service Mod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No 4 VoI 16 Aug 2015 了极大的便利性。智能快递柜通常安装于居民社 区、办公楼以及高校等公共场所,使用起来非常 方便。 例,在智能快递柜上装有高清监控摄像头,当包 裹被盗时会有视频记录,取件时,收件人也可以 当场拆开包裹,作为验收时的相关凭证,以确保 快件暂存时的安全以及纠纷时的责任认定。 不过因为我国智能快递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 阶段,所以除了它所提供的便利自助服务外,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解决。 1.安装数量少 智能快递柜的主要形式就是将一定数量的智 能快递柜安装在高档的居民社区或是一些商务楼 内,当派件人员到达收货地址后可以将货物放置 在快递柜中,收货人可以根据认证方式在可自控 时间开柜取货。现阶段,智能快递柜企业已经寻 觅到了多家大型电商以及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 伴,例如亚马逊、京东、天猫、韵达、圆通、申 通等。可见,智能快递柜在国内拥有很好的发展 前景。不过,我国智能快递柜的发展还处于初始 阶段,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安装位置、数量的限 制。智能快递柜安装对地点也有一定的要求,并 不是所有社区都能提供合适的位置,除此之外, 智能快递柜的成本也是社区是否安装的因素之 一。另外,从工作效率角度考虑,在特殊时期 (例如电商企业的“双十一”或是其他商品促销 节日)消费者会产生“疯狂的”网购行为,造成 快递企业大量的派送量,而智能快递柜的工作量 达不到需求容量,快递行业依旧需要“人海战 术”以达到派送任务的完成。因此,智能快递柜 的规划安装以及提升其工作效率问题就需要尽快 提上议程。 2.责任界定 智能快递柜的便利性来自于其不需要派送人 员与收货人再接触,减少了派送过程中的等待时 问。这却隐含着智能快递柜的一个弊端,那就是 责任界定的问题。与传统的上门配送不一样的 是,收件人不能在收货时完成验货的动作,一旦 出现破损或是丢失的问题,那么其责任归属问题 就很难界定。媒体曾报道过因为智能快递柜的责 任范围不明确,从而导致快件损坏或丢失而导致 责任归属问题的纠纷。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也是目前影响智能快递柜推广的重要因素。不 过,部分智能快递柜生产经营企业已经做出了一 定的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速递易为 3.收费问题的解决 智能快递柜自助服务是否收费(包括收费的 方式、收费的对象、收费的多少)也是快递企业 和使用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据媒体报道,目前国 内部分智能快递柜自助服务开始在有偿使用和创 造效益方面展开探索,如“4、5、6”的收费方 式:大的柜子收费是6毛,中等柜子收费5毛, 最小的柜子收费4毛,有的服务商规定在一定时 间内收件人免费使用,当超过了48小时后才需 支付超时收费。从快递派送人员方面来讲,派件 人员的盈利来自于送货的提成,如果只能通过快 递柜采取收费方式,那么派件人员的盈利就会减 少。从收货人方面来讲,本来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上门的服务,而现在却要支付费用,那肯定是不 能接受的。 作为快递服务终端的一种形式,我国智能快 递柜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对于国内单一快递服务 业而言,智能快递柜行业机会尚多,它存在的意 义远不止包裹业务,如日常生活缴费、信用卡还 款、公交卡缴费、广告、信息发布等都可能在这 个终端上实现。当然机会和风险并存,为避免智 能快递柜设施布点不合理以及快递企业盲目扩张 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应出台相关与标 准,正确引导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智能快递柜 企业三方面的合作,以利于智能快递柜自助服务 在市场的正确引导下,规范而有秩序地发展,早 日实现快递智能化,同时优化电商企业物流公司 的社区物流终端配送,降低物流企业的人工成 本,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涛.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2]陈新武.网购节之物流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 经济信息,2013(15). [3]章成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终端配送额模式探究[j]. 时代金融(中旬),2014(1). "WVg'vV sbs cd1L1 cn 第16卷第4期 2015年8月 张大成 ZHANG Dacheng No 4 Vol 16 Aug 2015 ,143李德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贸 易,2013,27(8). [15]杨述志.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易引发的延误问题及对 策[C].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2012. [16]李冰漪.跨过“最后一公里”的门槛[J].中国储运, 2012(5):37—42. [5]张昕.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基于点 上物流和社区服务的供需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3(3). [17]李冰漪,李静宇.电商和电商物流的觉醒:从攻城略 地到精耕细作[J].2013(10):55—59. '118]李朝敏,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及实施策略研 究[J].物流科技,2013(3):49—52. [19]黄验然,吴光先.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收货模 式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4(4):37—41. I-6]宋银全.创薪物流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学家, 2{)13(14). [7]姜燕宁,郝书池,龚建周,周涛.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社 区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1(12). [8]邓正华.快递配送中“最后100米难题解决措施研究” [J].科技信息,2014(10):175—182. 1-9]范云兵.争夺“最后100米”[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 (7):20—22. [20]于春艳,智能快递柜自助服务[J].中外企业家,2015 (3):236—237. ,121]付军,智能快递盒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I-J].科技 创新与应用,2014(31). [10]徐柳,贾继红,赵蓉.民营快递终端物流管理的现状分 析及对策I-J].大众科技,2010(6):225—226. [11]吴先锋,洪阳.中国快递企业电子商务产品快递终端 环节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I-J].中国集体经济,2009 (31):75—76. [22]成业,“快递闹!”——绿色可循环智能快递箱 l-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 '123]李朝敏.从供应链整合视角优化城市社区物流服务 [J].物流技术,2014(19):31I一314,440. '124]李朝敏.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及实施策略研 究[J].物流科技,2013(3):49—52. [25]袁伯友.基于社区物流的物流企业配送策略探讨[J]. 物流技术,2009(10):4—6. [26]李超杰.共同配送模式在社区物流中的应用探讨[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3(1):101~103. [12]魏亚丽,赵鹏宇.浅析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后一公里存 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3(21):156. ,113]丁国良.物流“最后一公里”浅析[J].科技视界,2013 (33):292—293. [14]路欢欢,晏绍庆.基于共同配送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 里”配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3(10):116— 118.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al Service Mod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ZHANG Dacheng (The Faculty of Management,Shanghai Business School,Shanghai 201400,China) Abstract:The logistical servic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 is the last step of express,in which process the consumers would have a direct connect with the E-commerce companies as well as the express suppliers.The satisfaction of customers depends on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express,SO the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express suppliers.Thus,the question,how to improve the logistical servic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s greatly.The article giv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ethods and the situations of the logistical service for distribution in community,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in China.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gives suggestion such as building the uniform system of community logistical service,promoting the corporation between express suppliers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ty,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logistics and advocate using of self-delivery and smart-express equipments. Key Words:community logistics,termina1 distribution,service mode,study on the innovation (责任编辑/陈Ⅵ,、Ⅳ、Ⅳ.sbs.edu.cn 彬)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