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星期 第 节 NO:
雷电预防知识
教学目标:
能够了解雷电的危害等有关知识,并能掌握室内预防雷电的措施和雷电时自救及互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
雷电的危害。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教学难点:
雷电时的自救及互救。室内雷电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次安全教育课的主题: 二、询问同学们对雷电的认识。
三、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看到过或听说过的雷电现象。 四、老师解释雷电现象及说明其危害
1、什么是雷电 2、雷电的危害 3、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五、老师讲解雷电时的自救措施和互救知识以及室内雷电预防:
1、雷电中的自救措施 2、雷电时的互救
(1)有人遭雷击时应立即将被击者送往医院。
(2)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3)要注意给被击者保温。
(4)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3、室内防雷之专家建议
(1)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安全。 (2)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4)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5)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6)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六、同学们讨论雷电天气时预防雷击及自救的方法。
安全提示:课下不在楼梯间疯狂打闹。
时间: 星期 第 节 NO:
食品健康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2、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利用安全教育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学习《食品和健康教育》。 一、食品污染
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
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2、食物被化学毒物污染达到中毒剂量。 3、摄入含有天然毒成份的某些动、植物。 4、摄入通过动物和植物2次转移的毒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收割后越冬贮存中,由于环境不卫生,受到真菌污染,真菌就会在甘蔗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吃了有毒素的甘蔗就会发生食物中毒。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有的大便呈黑色,有的头痛、眩晕、复视,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双眼球同时向上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轻者很快恢复,重者死亡率颇高。
预防措施:①甘蔗成熟后再收割②收割后贮存时间不能过长③发现霉变的甘蔗坚决不能吃,要及时销毁。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①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②发芽土豆中毒 ③毒蘑菇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酸盐中毒
①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盐中毒。 ②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盐。
③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盐过量引起中毒。 ④古井水也可引起亚盐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1605、1059等,对人和畜禽都有很强的毒性。
3、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尽量不吃剩饭菜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5、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6、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7、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8、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安全提示:注意课间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