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仲裁地点可以是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可以是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双方当事人分别向两地申请仲裁时,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具有优先管辖权。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由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地点的确定:
1、劳动仲裁地点可以是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可以是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可以择其一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若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则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也即劳动合同履行地具有一定的优先性。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如何解决?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双方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选择直接沟通,明确表达各自的诉求和意见,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纠纷。调解是一种相对快速、廉价的解决方式,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仲裁是一种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进行的法律程序,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诉讼是通过解决纠纷的方式,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在选择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结语
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双方可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劳动仲裁地点可由当事人选择,但劳动合同履行地具有一定优先性。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选择解决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 【制定仲裁规则及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四条 【委托代理】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