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劳动仲裁的途径包括向劳动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信访渠道、集体上访、劳动局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五天内受理申请,45天内作出裁决,延期不得超过15天。逾期未作出裁决可向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投诉劳动仲裁,可以通过如下部门:,
1、向上级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向当地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
3、通过信访渠道投诉;,
4、集体上访;,
5、向该劳动局上级机关申请复议;,
6、该劳动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投诉程序及注意事项
劳动仲裁投诉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法律途径。投诉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提交书面投诉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其次,劳动仲裁部门将受理申请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部门将组织仲裁庭进行公正裁决;最后,双方当事人可对仲裁结果进行上诉。在进行劳动仲裁投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投诉内容;按照规定的时限提交投诉申请;积极参与调解过程,提供真实的情况说明;遵守仲裁庭的决定并及时履行义务。劳动仲裁投诉程序和注意事项的遵循将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正的劳动关系。
结语
劳动仲裁投诉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法律途径。投诉程序包括提交书面申请、调解、仲裁庭裁决和上诉。要注意提供充分证据、按时提交申请、积极参与调解、遵守裁决并履行义务。遵循劳动仲裁投诉程序和注意事项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公正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160;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章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0;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