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在批准后需履行职责:告知被取保候审人规定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监督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并掌握相关信息,监督保证人履行义务,如有违规行为需制止并告知决定机关。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被批准后,24小时可以出来。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二)监督、考察被取保候审人遵守有关规定,及时掌握其活动、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变动情况;(三)监督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四)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告知决定机关。
拓展延伸
批捕后取保候审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批捕后取保候审的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后,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具体程序包括:犯罪嫌疑人或其辩护人向检察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检察机关依法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如同意则向提出取保候审的建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决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遵守相关条件,如不得离开指定居住地、不得接触受害人等。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取保候审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取保候审程序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有责任监督被取保候审人的活动,同时监督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如有违反规定或保证人未履行义务,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告知决定机关。取保候审程序的实施有助于保证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以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人民、人民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县级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指定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派出所核实情况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