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人作品著作权何时开始失效?

个人作品著作权何时开始失效?

来源:九壹网

本文讲述了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内容。著作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主体的形态为标准划分。自然人是作品的作者,但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或继受著作权人。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或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

法律分析

公民的作品,作者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自作品首次发表起计算。法人的作品,其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我国采用自动取得原则,即在作品创作完成后,只要符合法律上作品的条件,著作权即产生。著作权人可向我国著作权管理部门申请作品著作权登记,但登记并非著作权产生的法定条件。

一、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内容是什么?

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是指依照著作权的相关法律,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者在通常语境下指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侧重于身份,但作者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法律意义上的作者是依照著作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

2.著作权主体的种类

以主体的形态为标准,著作权的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创作是一种事实行为,不论创作者的年龄、智力水平如何,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一般而言,自然人是作品的作者,即一般情况下自然人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但为平衡、保护不同利益方的利益,以及考虑到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创作作品时付出的组织、物质等支持,法律也允许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以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为标准划分,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主体(继受著作权人)。著作权原始主体即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依照著作权的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即刻对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主体。继受著作权人即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方式获得著作权的主体。原始著作权人与继受著作权人在权利范围、权利保护方式上有所不同。

结语

公民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自作品首次发表起计算。法人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著作权人可向我国著作权管理部门申请作品著作权登记,但登记并非著作权产生的法定条件。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主体的形态为标准,著作权的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为标准划分,著作权的主体可以分为原始主体(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主体(继受著作权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六条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条 下列情形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装置或者部件,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而该作品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而该作品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

(三)国家机关依照行政、监察、司法程序执行公务;

(四)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五)进行加密研究或者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研究。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二章 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五条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