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缓刑的判决由谁来决定?

缓刑的判决由谁来决定?

来源:九壹网

缓刑是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法庭、人民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提出缓刑建议或请求。法官可以判处缓刑,并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的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和接触特定人。

法律分析

缓刑由法庭宣告,人民可以提出缓刑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可以在辩护意见中提出缓刑的请求。只要符合缓刑条件,法官就可以或者应当判处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拓展延伸

缓刑的判决责任归属及相关法律规定

缓刑的判决责任归属是指在刑事审判中,谁来决定是否给予被判刑人缓刑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缓刑的责任通常由来承担。会根据被判刑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危险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法作出是否给予缓刑的决定。在决定缓刑时,会考虑被判刑人的悔罪表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特定犯罪行为是否适用缓刑的条件和。因此,在刑事审判中,缓刑的判决责任归属于,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评估和决定。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缓刑判决责任归属于,其会综合考虑被判刑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性质和社会危险性等因素作出决定。会评估被判刑人的悔罪表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特定犯罪行为是否适用缓刑的条件和。因此,在刑事审判中,缓刑的判决责任归属于,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评估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