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起诉状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经济纠纷起诉状又称经济诉状,是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而向陈述纠纷事实、阐明起诉理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书状。经济纠纷起诉状一般由以下七部分内容构成:
(一)标题。标题要标明"经济纠纷起诉状"或"起诉状"。
(二)状头,即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原告人和被告人,要写明当事人的情况,或单位的全称,性质,所在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开户银行及帐号;有诉讼代理人时,应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和所在单位、代理权限和其它情况。
(三)案由或事由。即概括写明因何事起诉。
(四)诉讼请求。即概括写请求人民依法裁决的具体事项,或诉讼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五)事实和理由。这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人民是否受理此案。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事实经过、证据、理由和法律依据。
(六)结尾。结尾内容要求按信函格式写:"此致""××××人民";起诉人签名或盖章;写明年、月、日。
(七)附项。起诉状最后一页的左下角写附项。包括:本状副本份数,物证件数,书证件数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