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公开签署的合伙协议是否有效?

非公开签署的合伙协议是否有效?

来源:九壹网

合伙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仅对合伙方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规定,合伙协议应明确合伙企业的各项事项,包括名称、经营范围、合伙人信息、出资方式等。只要协议内容真实、合法,并不损害公共利益,合伙协议受法律保护。然而,协议仅对合伙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方。如果第三方提起诉讼,合伙方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分析

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公共利益,合伙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护。按照协议双方约定是有效的,但属内部约定,不能对抗第三方。第三方如起诉,是需要承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十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十)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合伙协议的保密性对合法性有何影响?

合伙协议的保密性对合法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保密性是指合伙协议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仅限于合伙人之间知晓。这种保密性可以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确保合伙协议的机密性和商业敏感信息的保密。然而,保密性也可能对合法性产生负面影响。当合伙协议的内容未公开,其他相关方可能无法了解其中的权益、义务和责任,从而可能导致不公平或不合法的情况发生。因此,合伙协议的保密性需要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并确保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以维护合法性和公平性。

结语

合伙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只要双方真实表示意思,内容合法合规,即可发挥其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规定,合伙协议应明确载明各项事项,包括合伙企业的名称、经营场所、合伙目的、合伙经营范围等。同时,合伙协议的保密性也需要在合法框架内进行,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合伙协议的违约责任将由相关方承担,若涉及第三方诉讼,则需按协议约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七十六条 合伙人对合伙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合伙。

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继续执行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合伙合同继续有效,但是合伙期限为不定期。

合伙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合伙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其他合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六十九条 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

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七十五条 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依照本章规定和合伙合同享有的权利,但是合伙人享有的利益分配请求权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