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领导退休年龄大约为75岁左右,具体由党决定;部级退休年龄依据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文件,一般为65岁,但可延期3年;省级正职为65岁,但可延期至68岁;省级副职为65岁,但可安排在“二线”。另外,上级组织部门可根据需要批准干部的留任或延期退休。
法律分析
1、国家级领导在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退休年龄没有相关规定,大概是75周岁左右,要根据一届、、、政协的任期需要由党决定;
2、部级官退休年龄的依据主要有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党和中组部的两个相关文件;省级党政正职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是68岁;省级副职是65岁,但60岁以后要安排在、政协等“二线”。
3、另外,如果上级组织部门认为某一干部需要推迟退休的,经批准可以留任、延期等。
拓展延伸
部级退休有哪些规定?
部级退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规定。一般来说,部级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也有例外情况。根据个人情况和工作表现,部级可能会获得延长工作年限的特殊待遇。退休后,部级可以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和福利,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此外,退休后的部级还可以继续从事公益事业、学术研究等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具体的部级退休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建议及时关注相关法规和通知。
结语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部级退休年龄一般为60岁。然而,个别情况下,根据个人情况和工作表现,部级可能会获得延长工作年限的特殊待遇。退休后,他们可以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和福利,并有机会继续从事公益事业、学术研究等工作,为社会贡献力量。具体的部级退休可能会根据国家的变化而有所调整,请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和通知。
法律依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的决议: 第九条 注意发挥离休干部的作用。凡是能写回忆录的,要为他们口述或撰写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发扬传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生活,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的决议: 第一条 第一、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副及相当职务或行政十八级以上的干部,建国以前参加工作的行政公署副专员及相当职务或行政十四级以上的干部,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应当离休。
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当改为离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十一条 工人退休、退职后,不要继续留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他们到城镇街道、农村社队后,街道组织和社队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街道、社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如果需要退休、退职工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以付给一定的报酬, 但连同本人退休费或退职生活费在内, 不能超过本人在职时的标准工资。
对于单身在外地工作的工人,退休、退职后要求迁到家属所在地居住的,迁入地区应当准予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