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不缴纳五险一金。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缴纳五险一金的义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要求其限期改正;若逾期不改正,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罚款的处罚。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不交五险一金的约定是不可以的。用人单位不办理五险一金,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劳动者可以此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五险一金缴纳问题: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是否存在冲突?
在五险一金缴纳问题中,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雇主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然而,有些雇主可能试图通过书面劳动合同规定免除或减少五险一金的缴纳责任。这种情况下,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根据法律原则,劳动法规定优先于合同约定,即使合同中有规定,也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如果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相冲突,法律规定将优先适用。雇主应遵守法律规定,履行五险一金的缴纳义务,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相冲突时,法律规定优先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雇主有义务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如果雇主试图通过书面合同规定减免责任,这种约定是不合法的。劳动者有权根据此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等和公正,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雇主应遵守法律规定,履行五险一金的缴纳义务,确保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