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通知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
法律分析
1、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人民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民诉讼法对于被告提交答辩状的规定,主要是被告的一种权利,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赋予被告就原告的起诉进行答辩的权利。实践中有些被告会在答辩期内提出答辩状,有些被告则不向法庭提交书面的答辩状,民事诉讼法进而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审理。
2、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
人民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应诉通知书或者口头告知的主要内容有:当事人的举证义务、举证期限、申请调查取证的期限、提交证据的要求、准时到庭应诉及不按时到庭的后果、开庭时应当提交的证明身份的材料等,有关诉讼的权利义务至关重要,故而收到应诉通知书后,应当认真阅读,以免延误举证期限等,影响诉讼。
3、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提前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有利于对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发现合议庭组成人员有回避情形的,可以提出回避申请等。
4、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
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人民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些调查取证工作需要在异地进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调查。委托外地人民进行调查的,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有些情形下,受委托人民可以主动补充调查。受委托人民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
5、通知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结语
在民事诉讼中,人民应当及时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告知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权利。同时,也应当向当事人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确保他们了解举证义务、申请调查取证的期限等重要内容。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也应及时告知当事人,以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审判人员在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时,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充分性。对于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以保证案件的完整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第二十条 医师个体行医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第二十九条 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第二十 医师应当使用经依法批准或者备案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采用合法、合规、科学的诊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