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词内容的变化,通过音乐活动享受快乐体验。
2、学习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以及如何做到准确地倾听和回答问题。
3、通过学习唱问答歌,培养幼儿们用歌唱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大象和白兔的毛绒玩具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玩具。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通过激趣游戏“我问你答”,引导幼儿用语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让小朋友思考一下,哪种动物的鼻子最长?教师可以出示大象毛绒玩具,边操作边引导幼儿说:“鼻子长的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再让小朋友思考,哪种动物的耳朵最长?教师可以出示毛绒玩具小白兔,边操作边说:“耳朵长的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长。”同时,教师边唱歌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节奏感,为后续学习唱歌做好铺垫。
教师可以问:“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游戏唱出来呢?”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问答歌,这个过程将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欣赏歌曲、感受情感:首先让幼儿完整地听一遍歌曲,让他们说出和刚才玩的“问答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并引导幼儿认识到,其实这首歌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一次是唱而不是说。
在第二环节中,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学习音乐的节奏。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朗诵歌词,帮助他们感知语言的节奏。在第三环节中,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和分组表演唱的形式,让幼儿整体跟唱。在第四环节,可以让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当发问者,一组当回答者,他们需要合作演唱歌曲。
在第三部分仿编问答歌中,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动物玩具,问幼儿们能否将它们唱进歌曲中。教师可以示范仿编,引导幼儿将动物唱进歌曲中。随后,让幼儿尝试仿编问句,征集答句并讨论如何回答比较合适。最后,选择一个大家都喜欢的问答句进行集体学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宏观,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教师应当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应当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主要的责任是引导幼儿去做事,然后通过实践和即兴创作,让幼儿感知音乐、培养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